播下一棵自信的种子,你的孩子才能在毕业后有野心进入高层发展

我曾有一个问号在心里:为什么在国外公司的高层,基本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却有很多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犹太人,土耳其人,为什么在国外发展的中国孩子很难升到管理层呢。而且能够留下来在国外工作发展的留学生,看似有点风光,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是没有很大野心的,能做到中层就很满足了,满足于过衣食无忧、得过且过和与世无争的生活。

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在他们身上缺乏一种叫野心和自信的东西。而这,与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联。也就是说跟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父母习惯指责孩子,习惯按照高标准或近乎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言行,特别表现在学习上,成绩不好就生气发怒,不想做作业就指责批评,孩子在一件事上做不好,就认为在别的事上也不能做好。习惯于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孩子,学习不好就一切都不好。对“做人”这件事也特别苛刻在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按照各种严厉标准来严格要求,要求孩子向高标准好同学看齐,而且,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不够努力,不够聪明。

播下一棵自信的种子,你的孩子才能在毕业后有野心进入高层发展

所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聪明,不够努力。内心深处被种下了一棵自卑的种子。

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后成了大多数留学生在国外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也是很难获得更好更高发展的一个障碍。因为往高处走,需要很多的因素,包括运气人缘实力等,但这些还不是最最重要的原因,这些或许他们并不缺乏,中国孩子真正缺乏的是野心和自信。

换言之,做不到高层,高层做不上去,固然有很多因素,但缺乏自信和野心是最关键的原因。

带着童年时代的自卑烙印,潜意识里有股我不行的印记,一旦到了国外,在更大的平台上参入世界各国的竞争,能驱使他们奋力前行吗?

所以,你如果想要你的孩子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就要改变以指责为主的教育方式,要以鼓励为主,播下一棵自信的种子。

鼓励孩子有许多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增加自信心,累积觉得自己很行的动力,这是一个人成长中最宝贵的东西。例如西方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以鼓励为主,所以他们总是显得很自信。美国电影的两类经典形象,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一类是天生的英雄,如西部牛仔,生来自信满满,另一类是成长中的英雄,如阿甘正传,不断地增强着自信。

我们普通人可以教育孩子成为后者的英雄,鼓励孩子不断地向前奔跑,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去做成长中的英雄,这是普通人的成长路径,就是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奋斗,自信和我行的意念就是奔跑的动力。

同样是人口大国,如果说印度的孩子能做到顶尖公司的高层,中国孩子为什么不能做到?如果把缺乏的东西补上去了,就行。

我们总喜欢把自身的一切都归结到是文化问题,不少家庭还在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观念在教育孩子,是不行的。因为,现在时代变了,观念跟着也要变。

文化中的教育问题,从小如何教育孩子,是以指责为主,还是以鼓励为主,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自卑和自信的孩子,心理状态是很不一样的,确立的人生高度也不一样。所以,如果想要孩子在大学毕业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多多鼓励、多多肯定。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这颗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的果子就很丰硕,

我们身为父母的不能只满足于上一个好大学,而要看得更远一点,帮助他们找到一个好工作,再帮助他们有更高的发展。小时候的正面教育就很重要,能帮助他们确立一个更高的人生目标,因为将来孩子能走得多远,取决于内心的野心和自信心。

播下一棵自信的种子,你的孩子才能在毕业后有野心进入高层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