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磅礴,画雄奇险秀名山,龚贤绘《匡庐图》

大气磅礴,画雄奇险秀名山,龚贤绘《匡庐图》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望庐山瀑布》,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世人对庐山的美景充满了向往。庐山位于江西省境内,名列“中华十大名山”。在古代,庐山又被称为匡庐,很多画家以庐山为题创作《匡庐图》,其中名气最大有两幅,一幅是五代荆浩的作品,另一幅是明代唐伯虎的作品。现在要欣赏的这幅《匡庐图》在知名度上不及前面两幅,但也是名家画师的精心之作,值得细细欣赏一番。这幅《匡庐图》是清代画家龚贤的作品,画中采用全景式构图描绘出庐山的雄伟气势。

大气磅礴,画雄奇险秀名山,龚贤绘《匡庐图》

龚贤 匡庐图

庐山之美在于雄奇险秀,传统绘画技法很擅长描绘这样的景色。嶙峋瘦硬的山石可以用浓墨勾勒,峰峦丘壑可以用淡墨渲染,至于山中云烟雾霭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表现。龚贤作为一位名家,他在创作中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照搬前人的技法,他还要去寻找一些新的表现手段。龚贤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朝代,历经明末清初的战乱,让他格外向往幽深宁静的山林生活。他晚年久居南京,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作伙伴,经过互相启发引导,走上一条积墨为法的创作道路。

大气磅礴,画雄奇险秀名山,龚贤绘《匡庐图》

积墨法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渲染技巧,用淡墨一遍又一遍进行染色,墨色由浅变深,最后形成黑中透亮的效果。龚贤利用这种技法为传统山水画带来了明暗效果,让人一看就觉得画面鲜活生动,仿佛随时能走入画中游览。在这幅《匡庐图》中积墨法的痕迹不太明显,只是出现在了近景处。这样运用也有一定道理,庐山高大挺拔,并非一座山峰耸立在天地之间,群山并峙的景色看上去层次不会特别明显,如果龚贤在这个时候还要用积墨法,那就成了炫技。对于大师级的画家来讲,创作只是寻找一种感受,寄托一段情愫,炫技的作品无法承载这些内涵。

大气磅礴,画雄奇险秀名山,龚贤绘《匡庐图》

龚贤 匡庐图 局部

龚贤画庐山时还借鉴了宋代范宽的一些手法,山高林密气势磅礴,这样巨嶂式的景色北宋画家最擅长处理。龚贤有很强的摹古能力,他在画中很重视苔点的处理方法,运用点苔这个国画特有的技术手段,表现出幽深的感觉。龚贤在创作中强调“以拙胜巧”,这个“拙”字不是说他不注重细节,而是特指他在创作中追求一种古雅的韵味。一幅画可以传递多种情感,当世人看惯了正统派的华美山水,野逸派的个性山林,再看龚贤的《匡庐图》就会觉得格外平和隽永,充满了乐山乐水的潇洒坦荡。

大气磅礴,画雄奇险秀名山,龚贤绘《匡庐图》

​ 龚贤 匡庐图 局部

在清代早期有六位最著名的画家被尊称为“清六家”,龚贤没有被列入其中。并非是龚贤的创作水准达不到,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太有个性。对于画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个性十足,作品有独特的风格。一切名头都是虚幻的,唯有作品受人敬仰,才是最高的褒奖。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认为小编写的还可以的话,请点击小程序看一看。您的点击,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