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要大補特補嗎?

“懷孕了,要開始注意保胎,要進補!”

“懷孕了,要開始注意飲食,要多吃肉!”

“孕期頭三個月非常重要,一定要讓寶寶贏在起跑線!”

準媽媽懷孕後常常會被告知這些,覺得這些就是孕期飲食的“金科玉律”,這是真的嗎?孕早期不補就真的會被輸在起跑線上嗎?

我們先來看看指南怎麼說吧!

懷孕應該怎麼吃呢?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特定人群膳食指南中關於孕早期的飲食推薦即“孕早期應維持孕前平衡膳食。如果早孕反應嚴重,可以少食多餐,選擇清淡或適口的膳食,保證攝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預防酮血癥對胎兒神經系統的損害。”

解讀:其實沒有什麼好解讀的,孕早期由於胎兒也沒有增大,對於孕媽媽來說沒有什麼額外的負擔,能量消耗也和孕前一樣,因此,也不需要額外的飲食攝入。像是網傳的要吃燕窩、吃海參、每次要吃5個蛋等等,也都是無稽之談。

懷孕要大補特補嗎?

但是,孕早期飲食有幾點需要注意:

1、葉酸。葉酸對於預防神經管畸形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促進紅細胞成熟和血紅蛋白的合成極為重要,尤其是孕早期,也是胎兒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孕媽媽一定要注意多攝入富含葉酸的食物,例如動物肝臟、蛋類、豆類、綠葉蔬菜、水果和堅果等。如果飲食無法平衡,也要注意每天補充600ugDFE的葉酸。

懷孕要大補特補嗎?

2、澱粉。孕期的新陳代謝會加快,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吃任何澱粉類的食物,就會導致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分解又過快,很容易出現酮血癥,而酮體能夠通過胎盤,對胎兒的神經系統、大腦發育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如果孕期反應嚴重的媽媽,也要注意澱粉類食物的攝入,可以試著少食多餐,不能完全不吃。

懷孕要大補特補嗎?

3、安全。除了這些營養物質需要注意,也要注意飲食的安全,例如遠離油炸、燒烤等不良的食品,遠離過度加工的食品,儘量選擇新鮮的食材,例如新鮮的葉菜、新鮮的水果、新鮮的牛奶、豆漿、新鮮的雞鴨魚肉等,不吃發黴變質的食物。

關於孕早期的飲食注意事項其實很簡單,就是放鬆心情,不需要大補特補,但也要注意飲食的均衡、食材的新鮮以及葉酸、澱粉類食物的合理攝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