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怀揣初心解烦心

摘要: 最近,困扰界首市邴集乡赵寨村村民赵思山的烦心事解决了:由于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他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无法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如今,开展上门办证,现场评残定级,他只跑了一趟,就把残疾证办好了。    第二 ...

最近,困扰界首市邴集乡赵寨村村民赵思山的烦心事解决了:由于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他一直没有办理残疾证,无法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如今,开展上门办证,现场评残定级,他只跑了一趟,就把残疾证办好了。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界首市坚守为民服务初心,聚焦百姓身边小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了一批困扰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以往办证过程中,残疾人需要多次往返,非常不方便,而且时间还长。为切实解决残疾证办理多跑腿问题,我们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改革残疾证核发程序,实行‘一次办好’,提供‘上门服务’,让残疾群众在家就能享受便捷服务。”界首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界首市残联再次组织医生进村入户,为瘫痪在床、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市医院接受残疾鉴定的群众开展上门办证,现场评残定级,对残疾人提供人性化的“一次办好”服务,受到一致好评。截至目前,该市残联共为残疾人办理证件215份,上门服务残疾群众15人,切实解决了残疾人办证的实际困难。

  

  百姓身边的难事,再难也要啃下来。文昌街,一个承载着界首市井文化的老旧街区,也承载着老界首人的回忆。但饱经岁月的侵蚀,道路年久失修,污水横流,沿街建筑凌乱,这个有90家经营户的东城农贸市场,不知何时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备受市民诟病。

  

  啃下来,花钱不说,难度更不小。群众有期盼,再难也要办。界首市从解决群众最盼最忧最急的角度出发,筹集资金4260多万元,铺装市政道路435米,改造商铺立面231间1万多平方米,安装路灯39个,清理空中“蜘蛛网”等。通过疏通管道、道路维护、整修立面、绿化亮化等,东城农贸市场旧貌换新颜,“脏乱差”形象彻底扭转。

  

  如今的文昌街焕然一新,道路整洁、风格典雅。界首市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未来,这里还将打造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高级私人会所、传统特色商业、特色手工艺品等业态的情景消费街区,成为界首市的一张新名片。

  

  百姓身边事,都是民生事。主题教育中,界首市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将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来办。芦村镇郭寨村、高任村在村内均已建成供群众休息娱乐的小游园,但由于周边没有路灯,随着入秋天黑较早,晚上散步出行、开展娱乐活动很不方便,群众反映强烈。

  

  主题教育期间,芦村镇党委通过调研走访,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各方面资金1.5万元购置路灯,切实解决了问题。此外,针对路洼村、枣林村群众反映道路差、出行难等问题,芦村镇党委反复研究、积极对接,最终把7.3公里巷道建设列入“一事一议”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64万元,全力保障群众出行。

界首:怀揣初心解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