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區重大項目建設 按下“快進鍵”

4月9日,華晨寶馬研發中心、杉杉奧特萊斯綜合體、法國佛吉亞汽車零部件等3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65.9億元,開啟鐵西區二季度項目建設大幕。

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雙線作戰,鐵西區項目建設穩穩按下“快進鍵”。

今年,按照全市部署,鐵西區肩負全年完成240個億元以上項目的任務。截至目前,已落實市重點項目185個,總投資2188.85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268.28億元。其中,續建項目143個,新開工項目42個。

隨著大項目、新項目集體開復工,經濟“壓艙石”效應開始顯現,不斷對沖疫情帶來的影響,提振投資信心,釋放發展動能。

鐵西區主要領導表示,緊緊咬定全年目標任務,聚焦先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工業旅遊、生物製藥等主導產業,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以更有效的投資拉動高質量發展,打贏經濟平穩運行的總體戰,繼續當好“領頭羊”“排頭兵”。

近期開復工重大項目一覽

項目名稱 投資額

恆大集團新能源電池項目 360億

恆大輪轂電機項目 220億

華晨寶馬第三工廠項目 190億

萬科國際社區(寶馬配套生活服務區) 100億

北方生物醫藥科技園項目 50億

賽輪(瀋陽)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 30億

華晨寶馬全新3系及X2產品建設項目 23億

瀋陽杉杉奧特萊斯購物廣場項目 20億

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發動機擴建項目(三期) 19億

九泰醫藥中間體項目 10億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擴建項目 8億

華晨寶馬動力電池組裝車間擴建項目 7億

瑞士GF汽車產品項目 7億

法國佛吉亞汽車零部件製造項目(二期) 5億

紅星美凱龍星藝家項目 3.5億

世盟創展鐵西Z廣場國際文化產業園項目 3億

經濟戰“疫”一季報大項目開復工逆勢增長15%

大項目是做好“六穩”工作的重要支撐。從疫情發生之始,鐵西區不緩不等,緊盯開復工,超前謀劃部署,以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手段和全流程的包保服務,護航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大項目開工復工、新項目穩穩落地。

鐵西區項目建設“一季報”不僅頂住了疫情壓力,更實現了逆勢增長。一季度開復工91個項目,同比增長15.2%。4月份,華晨寶馬第三工廠、恆大新能源電池、杉杉商業集團奧特萊斯等56個優質項目如期推進。截至目前,全區累計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111個,同比增長15%。

確保如期完成全年項目建設任務,鐵西區以項目全週期管理平臺為依託,建立項目調度體系、問題解決體系。按照“土地規劃、土地徵收、土地整備、基礎配套、公共服務、項目審批”六條主線及“8+2”的問題分類方式,針對潛在項目源重點推進,集中研究用地、規劃、徵遷、配套等項目建設重大事項,強化要素保障,高效推進重大項目儘快落地、開工建設。

優化服務,提升項目管理效能。繼續推進重點項目領導包保制、重大項目專班服務模式和重大項目專員“AB崗”,實行從項目落地到竣工投產全鏈條“保姆式”服務。定期對項目問題實行點對點調度,並明確問題解決時限,提高問題解決效率,不斷優化項目服務工作效率,確保項目儘早投產、見效益。

營商環境建設年

圍繞“1420”再造投資發展新高地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穩住企業也就穩住了發展的“基本盤”。鐵西區將2020年作為營商環境建設年,著重在優化體制機制、簡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質量、暢通企業訴求上下功夫,以“時時好、處處好、人人好、事事好”的營商環境,提升區域綜合發展競爭力,再造投資發展新高地。

據悉,圍繞“1420”展開的一系列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具體方案已經出臺。

即打造“企業至上、服務為本”這個服務理念

即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優化服務、強化監管四條主線

即推出20項重點舉措,以簡環節、壓時限、降成本為重點,強化建機制、造流程、優服務、重監管,推動全區營商環境整體水平大提升

從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工作推進、強化多維協同三個方面形成工作制度和長效機制,統一思想、凝心聚力,形成“尊重企業家、優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良好氛圍,使鐵西區(開發區)成為國內外投資者信賴、海內外人才嚮往的發展熱土。

受疫情影響,今年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必然面臨新困難、新問題。鐵西區將進一步做細做實“萬人進萬企”活動,開展“企業問題大排查、大起底”。要求各單位將幫服工作中瞭解到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建立工作臺賬,製作魚骨圖,掛圖作戰,限時辦結,逐個銷號,全力以赴解決企業困難。與此同時,全面運行“六個一”服務保障模式,即:設立一支服務隊伍、一個服務窗口、一條服務熱線、一輛服務直通車、一個訴求反饋平臺、一套跟蹤督辦系統,構建鐵西特色的營商服務新體系。

放大中德園集聚效應

建好國際化開放合作平臺

作為國家7個重大外資項目之一,4月1日,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在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正式開工建設。在此輪重點項目集中落地開工潮中,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再度顯現出強大的集聚效應。

截至4月8日,已有華晨寶馬全新3系及X2產品建設、華晨寶馬第三工廠地基處理工程、中德園寶馬新工廠區域綜合管廊、華晨寶馬動力電池車間擴建、遠大壓縮機、萬科國際社區、微控飛輪物理儲能、大堤路快速路、敬信汽車零部件等35個項目實現開復工。

今年,鐵西區將進一步優化中德園空間格局,發揮其在創新要素集聚和示範引領作用,打造項目加速集聚的開放新高地,建好中德園國際化開放合作平臺,夯實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智能製造、高端裝備、工業服務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五大產業,打造特色鮮明的產業地標。

2020年,中德園落實併入庫市重點項目60個,總投資896.4億元,計劃完成投資116.3億元。儲備重點項目38個,累計儲備項目98個,總投資1208億元。

強產業鏈,育新動能 搶抓產業升級新機遇

依託寶馬、恆大,沈鼓、特變,東藥、三生等重點產業的龍頭企業,鐵西區大力引進上中下游供需鏈、橫向協作配套鏈上的項目。同時,瞄準疫情觸發的新產業、新業態和消費新模式,借勢推動傳統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深度融合,加速向產業鏈、產品鏈和價值鏈高端邁進。

“這次疫情敲響了產業鏈短板的警鐘,也是我們對全區主導產業的產業鏈進行深度剖析和研究的時機。”鐵西區主要領導提出,“下一步,我們要圍繞產業鏈抓項目,圍繞新舊動能轉換抓項目,將困境作為產業結構優化的拐點,尋找產業升級新機遇。”

在省市通力協調省外配套商恢復供應、確保寶馬開復工的同時,鐵西區攜手寶馬共同跟蹤推進68家一級供應商的對接工作,對本地26個一級供應商進行全面梳理,探討合作引進二三級供應商。依託寶馬研發中心、德中研發創新聯盟等強化技術創新,加快推進“一個平臺、五大體系”建設,構建集整車、電池、電機、研發、配套服務等於一體的汽車全產業鏈生態圈,加速向4000億元的世界級汽車生產基地邁進。

今年,鐵西區還將強力推進瀋陽中關村“一中心、一基地、一園區”同步建設,加速集聚企業總部、科技研發、高端商務、金融服務等科技CBD項目,確保5月首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力爭今年集聚60家創新型企業。

目前,雖然各類招商引資、洽談對接活動受疫情影響無法成行,鐵西區引進項目、儲備項目的腳步卻並沒有因此稍息。疫情期間,在省市的統一部署下,鐵西區採取“不見面”的方式招商引資,變“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圍繞有投資意向的項目開展網上洽談,與企業保持密切互動,為“走出去”招商做好準備。3月5日,總投資287億的10個項目通過“雲簽約”落地鐵西區,其中北京特斯聯科技集團光大新科技智能產業生態園項目投資額達200億。

在對現有項目跟蹤服務、落實推進的同時,鐵西區依託4個招商中心+2個離岸創新中心+下設19個招商局,充分發揮聘請的50名企業招商顧問的作用,大力實施專業化招商、市場化招商、全員招商,力爭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0個、3000萬元以上項目100個。

目前,一大批重點項目已進入“儲備庫”。截至目前,以中關村科技園、瑞士GF汽車零部件、光大特斯聯智能產業生態園、中南高科智造谷、萬科工人村改造、漢民半導體等69個億元以上項目已經簽約或正在重點推進,項目總投資1062億元。開工一批、落地一批、簽約一批、推進一批,正在成為鐵西區項目建設的新常態。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葉青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