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诞生本土版黑石和KKR?


中国能否诞生本土版黑石和KKR?


最近感觉美国buyout基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做的那些事在中国开始有土壤了。


1. 一批做到一定规模的一代创业者已经过了60岁,但不是每个二代都愿意接班,所以客观上就有了同友好PE牵手的可能。自己不完全退出,但可以让PE控股。


2. 美元PE对有正向现金流、有利润、估值相对合理、负债率偏低、还能收购控股权(或者对运营能够产生实质影响的股权比例)的项目热情空前高涨。有没有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底盘够不够结实。


3. 随着行业增长普遍降速,资本回报下降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保险等资金方客观上有通过参与相对安全的并购投资和行业整合寻求更高回报的需求。


4. 与此同时,新一代VC可能会更深地介入被投公司的孵化、策略制定和市场整合。相对于老一代创业者,新一代创业者在企业出售这件事上会更开放更主动。


5. 市场上新募集的人民币并购基金玩儿的是一二级市场联动的游戏,因此会把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A股市场的定增。自备退出渠道,会是中国特色并购投资的一道风景。


6. 把上面几件事连在一起,有了1的愿望和2的意向,如果还能有3的支持,就会有更多PE控制的行业整合平台出现。这些公司可以通过收购4让自己变得年轻和有活力,当然4做大了也可以反向收购前者。无论谁收购谁,最终的目标要么独立上市,要么卖给上市公司,甚至两家上市公司之间也可以并购整合,于是5就变得十分重要。


7. 这波浪潮袭来,最好的故事不再是故事,而是数字;最好的估值方法不是市销率更不是市梦率,而是市盈率;最好的接盘侠不是BAT也不是孙正义,而是各细分产业巨头。


8. 能否诞生中国版黑石和KKR取决于两件事:1)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否足够商业;2)中国的证券市场是否足够市场。这两点不具备,路就还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