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最近朋友跟我說,她兒子這段時間很反常,什麼事情都要搶著做,每天拖著個掃把滿屋子跑,吃飯後捧著碗搶著要自己來洗。

更讓人頭疼的是他特別喜歡把東西扔到垃圾桶,遙控器,繪本,小汽車這些有用的都往裡扔。不讓他做就哭鬧個不停,給他做吧,又搞得一團糟。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改掉這些問題?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聽到這,我對她說,你可以阻止,但以後不要後悔。

因為你現在阻止他的話,等到孩子進入學齡期,你會發現孩子的動手能力會比同齡人弱,做手工的時候老是搞得一團糟;專注力也不好,上課的時候容易分心,一堂課下來什麼也沒聽懂,作業還沒寫完又想玩,一到考試就坐不住,慢慢地,學習上就和同學落下了好大一段距離。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個時候孩子正處於動作敏感期。

“動作敏感期”是由瑪麗亞·蒙臺梭利通過對兒童的觀察和接觸提出來的。瑪麗亞·蒙臺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幼兒教育法,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場幼兒教育的革命,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

她認為0-6歲是兒童發展動手能力的最佳時期。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使用東西,學著大人做各種家務活。

比如,ta看到你在擇菜,會跑過來跟你學,但小手不太靈活,對青菜不是掐就是扯或直接掰;還會有樣學樣的拿著抹布學大人擦桌子,拖著掃帚幫你掃地……

這時候如果你阻止ta的話,會打擊到ta的好奇心和主動性,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很難培養起來了。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不做家務,是“巨嬰”形成的開始

生活中我們很少聽到動作敏感期這個詞,對它也不太瞭解,所以忽視了它對孩子的影響。但因為錯過了動作敏感期而導致孩子變成“巨嬰”的事件卻頻頻在新聞上爆出。

最近就有這樣一則新聞,杭州一學校新生訓練現場,有5成新生不會疊衣服、繫鞋帶,然而這些都是發育健全的初中生。

很多學生說,在家這些都是媽媽做的,穿鞋帶是第一次做,不會疊衣服,只會疊襪子。家長也認為這沒什麼,覺得自家孩子還小,剛上初中一年級,對ta沒什麼大要求,學習最重要。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琪姐看到這都驚呆了!都9102年了,竟然還把孩子往“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方向教!

今年教師節回了趟母校,母校是南方的一所老牌211,歷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之一。母校的實驗室擁有大批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並全部對學生開放,師弟師妹們想什麼時候做實驗都可以。

可老師卻告訴我,雖然學校全面開放了實驗室使用權,卻只有6%的學生申請了實驗室用房和配置。大部分學生都不去學校實驗室做實驗,直接就在網上購買實驗成品來寫論文。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部分學生說網上買更快。而大多數學生卻說,自己也試著親手做過實驗,但做了好幾次都失敗了,無奈之下只能網購實驗成品了。

我跟朋友說這兩個例子,告訴她,這些學生非常缺乏動手能力,都是源於家長重學業,輕勞動的教育方式。這樣教出來的孩子,就算上了高中、大學還是不會收拾行李,不會洗衣服,放暑假拎了一大袋衣服床單回家洗。

以後工作了,不主動思考,做事拖拖拉拉,只能成為一個每天等著領導分配任務的小職員,一輩子別指望當上領導。有些乾脆直接在家啃老,不肯出來工作。

聽到這些朋友就著急了,問我該怎麼辦?其實,我們只需在ta小時候做一件事情,就是讓孩子做家務。

讓孩子做家務有什麼好處?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長期跟蹤調查研究,並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發現:愛做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做家務的孩子相比,前者犯罪率只有1/10。

可能你會說一般人家孩子都不會犯罪,那我們來看就業率,做家務的孩子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高15倍!而且收入比後者約高20%,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婚姻更幸福。愛做家務的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和責任感也會更強。

也就是說,愛做家務的孩子未來更有前途!

難道我們養孩子只是盼著他未來前途光明嗎?當然不是!現在的我只希望他能自己好好吃飯、睡覺、玩玩具,不需要我天天跟在他屁股後頭,事事都要操心。而叫孩子做家務就是可以讓我當甩手掌櫃的的好方法。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平時8個小時都在公司,下班回到家又餓又累,還得給孩子洗澡,餵奶,哄睡,洗衣服… 一套流程下來就十點多了,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讓孩子做家務的話,ta可以自己玩幾個小時,我們也有更多的時間休息。

不過家長也得有個心理準備,因為孩子肌肉發育不完全,加上玩心太大,所以ta剛做家務時現場會比較慘烈:可能洗碗的時候會把自己衣服弄溼,擦桌子時把桌上的東西全扒拉下來……

這個時候,家長先深呼吸默數10秒平復下情緒,告訴自己這是親生的,然後再教ta正確的做法。比如,“洗碗時要把碗放進洗碗池裡洗,這樣衣服就不會被水弄溼了。”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注意,這時千萬不要責怪孩子,“怎麼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怎麼這麼笨?”如果孩子聽到這些話,會覺得自己做了錯事,生出退縮心理,為了不惹爸爸媽媽生氣,放棄做家務。

適當地鼓勵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寶寶表現不錯,可以多誇誇ta。但也不能一味的誇ta“好棒!”,而是要誇他具體做了什麼,比如,“桌子擦得好乾淨,寶寶真厲害!”

孩子聽到你們這樣誇ta,會感覺自己做了件了不起的事,以後更有動力做家務了。

為了讓孩子更容易上手,我們可以試著把做家務當做遊戲來玩,用遊戲的方法教孩子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做家務的技能。

疊衣服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遊戲說明:

1、拿出衣服,給寶寶介紹不同的衣服款式,比如說“這是短袖,可以露出手臂,是夏天穿的哦!”

2、然後讓他根據衣服的款式進行分類,分類好後,我們要教寶寶不同衣服的摺疊方法。

短袖的摺疊方法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褲子的摺疊方法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長袖的摺疊方法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這些摺疊方法叫做“麻理惠式心動折衣法”,是由近藤麻理惠所創,她是非常有名的日式整理收納達人,因為發明了“konmari整理法”被TIME雜誌評為“世界最有影響的100人”之一。

“麻理惠式心動折衣法”的進階版是“口袋式疊衣法”,這個疊衣法更適合小孩子,很容易上手。而且,這樣疊出來的衣服也會更牢固,隨便孩子怎麼玩都不會散開,還可以拿來玩“枕頭大作戰”哦!

遊戲tips:

1、不同的衣服款式對應不同的摺疊方法,所以在折衣服前我們先要教寶寶如何區分衣服的款式,給不同的衣服分類。這不但可以幫助寶寶認識衣服,而且還可以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和邏輯能力。

2、我們在教寶寶疊衣服的時候,可能有寶寶不願意配合,喜歡拿衣服來玩。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強制寶寶,就讓他玩,等到他願意的時候再教,因為這樣子總好過在我們疊衣服的時候搗亂,浪費我們做家務的時間。而且他在玩的時候,家長還可以騰出時間做其他家務。

3、“口袋式疊衣法”對孩子來說,比較困難的是找“口袋”,所以我們在疊衣服的時候要先引導孩子學會找“口袋”。比如,“這是一條牛仔褲,它的口袋是在褲腰還是褲腳呢?”“答對了,褲腰才是口袋,我們把衣服塞進這個口袋好嗎?”,這樣可以鍛鍊寶寶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哦!

4、“口袋式疊衣法”不像“麻理惠式心動折衣法”那樣疊成正方塊,而是捲成一卷。所以疊衣時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跟孩子說,“寶寶看!像不像毛毛蟲在爬行?我們一起來比比誰的毛毛蟲跑得快好不好!”,以此增加遊戲樂趣。

“麻理惠式心動折衣法”囊括各種衣服款式的摺疊法,但限於文章篇幅,只列了一些常用款式的摺疊方法,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摺疊方法,可以在後臺回覆“收納”,即可查看。

洗襪子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遊戲說明:

1、把寶寶的襪子放進盛好水的小盆。

2、給寶寶示範怎麼洗襪子,在示範的過程中給寶寶介紹襪子的不同顏色,比如“這是黃色,是不是和小鴨子身上的顏色一樣呢?”,方便寶寶記憶。

3、示範完後,就可以讓寶寶自己動手洗啦。

遊戲tips:

1、給寶寶準備3-5對不同顏色的襪子,方便寶寶區分。

2、晾襪子的時候教孩子配對襪子,告訴孩子顏色和圖案一樣的襪子才能配對,讓孩子學會分辨襪子之間的相似和差異,鍛鍊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3、這個遊戲最好在夏天的時候玩,孩子才不容易著涼,冬天玩的話記得要打開浴霸,用溫水洗。

4、如果家裡有乾溼隔離的話,可以讓孩子在裡邊玩,家長坐在旁邊看看書或玩手機,以便隨時能關注孩子的動靜,確保孩子的安全。

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千萬不能阻止他,不然……

可能你會說孩子還小,讓他疊衣服、洗襪子會不會太難為他了,而且每次最後還得自己收拾殘局。

其實不然,我們來看看日本的教育模式。琪姐一直都非常羨慕日本的父母,因為他們的小孩非常愛乾淨,每天都會把自己的東西收拾的井井有條,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他們父母從小就讓他們做家務,而且日本的幼兒園有縫紉、烹飪的課程,需要用到針線和菜刀,孩子們都要學。

難道他們爸媽就不擔心他們傷到手嗎?當然會有些擔心,但是不受傷怎麼能學得到技能呢?日本的父母覺得既然要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傷到手是很正常的,受傷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情。

如果我們老是阻止孩子做事情,ta的動手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專注力也越來越差,更嚴重的是缺乏內驅力,他們會覺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父母打理,自己不用動手,以後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動力,更沒法獨立生活。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多玩上面琪姐提到的家務遊戲,用遊戲的方法教孩子做家務,從中鍛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什麼是三省遊戲育兒法?

三省遊戲育兒法,以心理學巨擘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為基礎,在兒童早教大家蒙特梭利順應兒童敏感期發育的理論前提下,主張以不同的遊戲方式來進行兒童早期教育。三省遊戲育兒法利用孩子喜歡遊戲的天性,通過專業性測試+針對性育兒遊戲,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寶寶的各項能力,激發他們的潛能,讓家長不用吼、不用罵、更不用打,就能教出每個家長所期待的好孩子。

文章 | 爹媽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