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發起於2013年的“探尋世界名校之旅”,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CEO周成剛親自帶隊實踐,迄今已持續7年,走訪了四大洲20多個國家的200多所世界名校,採訪教授、招生官、留學生500餘人。本文節選自周成剛“世界名校啟示錄”系列文章,希望通過一則故事、一個人物、一段歷史解讀世界名校的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涵,帶給我們關於更美好教育的啟示。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截至目前,官方已先後揭曉了2019年度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剩餘獎項也將於近期陸續揭曉。

當地時間10月7日,在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分別來自約翰·霍普金斯、牛津、哈佛大學的三名教授分享這一獎項,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可用性”。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當時時間10月8日中午,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了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和日內瓦大學的三位物理學教授獲獎,他們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有助於我們理解宇宙在大爆炸後如何演化。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傳,來自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名城大學的三位教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當地時間10月10日,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於分別獲得2018年和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諾貝爾獎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就備受世界矚目,至今沒有其他獎項可與之媲美——貫穿多個自然和人文學科,跨越如此之多的國家,代表著世界至高無上的榮譽。

2017年9月,我們從探訪歐洲名校之旅的首站赫爾辛基飛抵斯德哥爾摩,希望在這裡探尋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期待去了解瑞典教育的風貌。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東海岸,坐擁24000個島嶼,有“北方威尼斯”之稱。城市內水道縱橫,大大小小的島嶼由70多座大橋連接在一起,猶如天幕中鑲嵌的群星,散落在茫茫無際的湛藍之中。這座美麗的城市就是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故鄉。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美麗的斯德哥爾摩

不可錯過的諾貝爾博物館

諾貝爾博物館坐落在古色古香的斯德哥爾摩老城區,與瑞典皇宮、國家博物館相鄰。走近後你會發現,博物館並不是想象中的恢弘壯麗。入口只是一扇普通的玻璃門,參觀者有序地排隊購票進入。展廳面積大約500平米,莊嚴而簡樸,分為歷屆獲獎人物介紹、諾貝爾獎得主私人物品展覽、頒獎典禮影像資料、紀錄片展映、書籍及紀念品商店和咖啡廳。

走進主展廳,諾貝爾獎百年發展史就在眼前生動地展開。青黴素的發現、晶體管收音機的發明、柏林牆的倒塌、數碼相機的問世、一戰中紅十字會的卓越貢獻……一個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事件見證了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羅曼•羅蘭、泰戈爾、葉芝、蕭伯納、艾略特、海明威……不同時期的文學巨匠以其偉大的作品豐富著人類的精神世界。讓人不得不感慨,諾貝爾獎的發展歷程正是人類奮鬥、求知、仁愛的百年史!

諾貝爾獎得主私人物品展覽是博物館的一大亮點,一頂帽子、一條圍巾、一雙鞋子,簡樸的生活瑣物讓遊客們在心裡揣測科學家和文學家們的生活工作狀態;而他們用過的一把剪刀、一輛自行車、一疊稿紙可能就在向我們訴說著某個重大發明前一次可愛的靈感。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諾貝爾博物館獲獎者手稿

在工作人員講解的過程中,一名遊客提出疑問,為何不設立諾貝爾數學獎?博物館講解員表示,諾貝爾在其遺囑中明確提出設立的獎項反映了其本人的研究興趣和關注點,但諾貝爾並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有說法稱,之所以沒有設置諾貝爾數學獎是因為諾貝爾與當時一位傑出的數學家發生過沖突,但尚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同行的同事提出疑問:諾貝爾經濟學獎與其他獎項的性質和分量一樣嗎?我們在博物館的自助答疑機中找到了答案:諾貝爾捐贈自己95%的財產用於獎金設立,目的是為了表彰全世界範圍內,在物理、化學、醫學或生物學、文學與和平五個領域的突出貢獻者。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週年慶典之際,諾貝爾經濟學獎首次頒發。然而,在大眾的認知中,只有諾貝爾本人在遺囑中明確提出的五個獎項才能稱為“諾貝爾獎”。

諾貝爾:我是世界公民,應為人類而生

諾貝爾的父親是位發明家,對火藥武器研發很有興趣,同時富有創業精神,生意涉及軍火、石油,成功時富可敵國,落魄時曾兩度破產。諾貝爾早年的理想是當個作家,然而父親卻把他送到國外學習,希望他成為一名化學工程師。

自17歲開始,諾貝爾就在父親的安排下游歷歐洲與美國。與此同時,他還在父親的化學工廠和實驗室裡實習,年紀輕輕就對研製炸藥產生了濃厚興趣,經過多次試驗,期間發生了好幾次事故,他終於發現硝酸甘油,製成了安全炸藥。此後,諾貝爾的工廠開遍歐洲20多個國家,僱傭上萬名工人。

1896年諾貝爾去世時,早已成為一代工業鉅富,名下有90家工廠,355項專利,個人財產達3000多萬克朗,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諾貝爾一生未婚,也沒有子女,他在彌留之際留了一份遺囑,將財產用於設立獎金基金,也就是今天的諾貝爾獎。

獎金設立後,首次頒發的單獎金額為150,782克朗,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工人100年的工資,此後獎金金額更是連年上漲。如今,3000多萬克朗發了117年,不僅沒用完還增值近百倍,這全靠科學的投資理財。

哪些人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呢?遺囑中這樣表述——所有剩餘的可變現資產將按以下方式分配:由我的遺囑執行人將資金轉換為安全證券,設立基金,其利息將作為獎勵,每年給予那些在上一年為全人類最大利益作出貢獻的人。

利息平均分成五份,分配如下:

一份給予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者(獎項由瑞典科學院頒發);

一份給予做出最重要化學發現或改進者(獎項由瑞典科學院頒發);

一份給予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者(獎項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斯卡研究所頒發);

一份給予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最傑出作品者(獎項由斯德哥爾摩學院頒發);

一份給予為增進各國間的友誼、取消或裁減常備軍、建立和促進和平會議做出最多或最佳努力者(獎項由挪威議會遴選出的五人委員會頒發)。

我明確希望授予獎勵時不考慮(獲獎人的)國籍,將獎勵頒給最有價值的人,無論他們是否是斯堪的納維亞人。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等任何外部因素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就是本人的成就和貢獻。

然而,遺囑公佈後卻引起輿論譁然,當時很多人認為,不把遺產捐給瑞典就是不愛國。諾貝爾在遺囑中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物理學和化學獎金,結果院長主張把諾貝爾的財產捐給瑞典皇家科學院,還拒絕參加研究評獎細則的會議。後來經過遺囑執行人的不懈努力,瑞典國王在1898年宣佈遺囑生效,1901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首次頒發。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斯德歌爾摩市政廳金廳

近年來,諾貝爾獎帶給廣大中國人的深刻記憶應該是莫言和屠呦呦獲獎。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為其“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佈,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學家及一名愛爾蘭科學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瘧疾治療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莫言在瑞典文學院報告大廳舉行的諾貝爾文學獎演講中對來自世界各國的文學家、文學愛好者和學生們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獲獎後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今後的歲月裡,我將繼續講我的故事。”

莫言的文學跨越國界,成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財富。如今,不論是文學、醫學,還是物理、化學領域,世界各國間的交流與融合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們為了感興趣的課題組成科研小組,發揮各自的專業特長,去啃 “科研硬骨頭”,而所有科研成果的受益者將是全人類,不分國界。

百年之前的諾貝爾沒有將獎項侷限在本國,而是決定獎勵推動了人類社會進步、來自全世界的傑出人才,他說,我是世界的公民,應為人類而生。這樣的遠見和胸襟讓人敬佩,這也是諾貝爾獎百年來長盛不衰的原因!

你瞭解瑞典的大學教育嗎?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瑞典多年來一直被評為世界十大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這是因為瑞典經濟實力雄厚,社會制度公平,福利水平高,自然環境保護得當,科研與實際應用結合緊密,創新成果領先。

只有1000多萬人口的瑞典,孕育了汽車行業的沃爾沃、家居行業的宜家、時尚行業的H&M和空氣淨化品牌Blue air,此外,起搏器、安全帶、拉鍊等發明也來自瑞典。這種令世界矚目的創造力從何而來?我們期待從瑞典教育中探究一二。

瑞典擁有歷史悠久的大學教育,在全國40多所大學中,烏普薩拉大學成立於1477年,歷史最為悠久。隆德大學常年穩居世界百強名校,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烏普薩拉大學緊隨其後。除此之外,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哥德堡大學等院校在專業領域成果斐然,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注重培養批判和創造性思維,已經成為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圖書館

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前後,瑞典的大學都會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學生可以申請花50克朗(約人民幣36元)買一張諾貝爾獎晚宴的門票,如果有幸被選中,將與諾貝爾獎得主、瑞典皇室成員和世界政要共享佳餚。

此外,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將在頒獎典禮後被邀請在瑞典各個大學舉行巡迴講座,學生將有機會與他們近距離接觸,甚至在提問環節面對面直接交流。斯德哥爾摩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皇家理工學院還會組織一年一度的 “睡帽派對”,與諾貝爾獎得主一起慶祝到深夜。諾獎在瑞典各個大學備受追捧,也折射出當地高等教育體系一貫尊崇知識、學術、科研的價值文化導向。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皇家理工學院的校園活動

自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以來,除因戰時中斷,每年的12月10日,頒獎典禮都會如期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晚宴則在市政廳進行。每年的這一天,諾貝爾獎得主、瑞典皇室成員、政府官員、各國外交使節等上千人相聚在市政廳的藍廳,享用瑞典手藝最棒的廚師精心烹製的佳餚。

據市政廳工作人員介紹,廚師和菜品的選擇就要花去半年時間,反覆比較、推敲後才最終確定。2018年,3億人觀看了諾貝爾晚宴直播,被稱為是“全世界最受關注的晚餐”。

每年諾貝爾盛宴之後,當地的Stadshus Kallaren餐廳會按照當年晚宴的菜單,適時推出同款大餐,提前一個星期預約即可。我們也來體驗了一把諾貝爾獎得主食用的美味,真是有趣的經歷!

餐廳牆壁上懸掛著歷屆諾貝爾獎得主的照片,每把椅子下都有獲獎者的親筆簽名,而餐具則是當年晚宴使用過後遷移至此,十分難得。菜單上只有瑞典語,看不明白,只記得滿桌的傳統北歐美食,最有意思的是餐後咖啡搭配的諾貝爾獎章巧克力,好幾位同事都捨不得吃掉,帶回去送給家人、朋友或是自己留作紀念。

“諾獎周”開始:走進諾貝爾博物館是什麼體驗?

提供諾貝爾晚宴同款菜單的餐廳

在瑞典的行程結束了,這裡的所見所感都與諾貝爾有關,一切都在告訴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和愛的追求以及人類發自本能的同理心。無論興趣何在,我們的視野都應該比眼前的世界大一點、再大一點,唯有心繫寰宇,才有遠走的衝動;唯有心懷蒼穹,才可豈止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