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6,《切尔诺贝利》观后感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并不是它会被错当成真相

真正的危险是 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 会再无法分辨出真相

到时我们要怎么办

只能抛弃追寻真相的希望 而满足于编造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 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

只想知道 该责怪谁

从故事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爆炸的发生,预示着敲响了灾难的丧钟。慌张的操作员在固执己见的负责人指挥下,一步步走向死亡深渊。操作员做错了什么吗?如果从一到五集完整观看完,在第五集可以看到,当时情况的还原。操作员据理力争,明确告知负责人,操作存在隐患的时候,负责人大发雷霆,并以结束对方的职场生活为威胁,操作员妥协了。不知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因为上司的一言指令,哪怕违背本心,哪怕决定是错误的,只能照办。

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居民,在灾难发生后,不知道自己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大家一起去铁路上遥望核电厂发生火灾的样子,孩子们在核爆炸的灰尘中嬉戏,众人丝毫未察觉,那些灰尘是死亡雪花。还有那些处于核污染范围内,未能及时撤离的居民们。患癌率跟畸形胎儿的几率大大提升,瞒报、谎报造成了这一切。

事实已经发生,再怎么责怪也于事无补。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那些,前仆后继参与救援的人。

第一批赶到现场的人——消防员。凌晨时分,在充斥着金属味道的爆炸现场,消防员们尽职的履行着自己的任务。其中之一瓦西里,他的妻子在爆炸时已经怀孕,因妻子与严重受到辐射的丈夫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胎儿出生仅4小时就夭折。胎儿吸收了大部分辐射,却将母亲残忍的孤零零的留在世上。参与灭火的消防员,都受到了致命辐射。去世后,必须用铅制的棺材安葬,墓穴还要用混泥土填充起来,以免遗体散发出核污染。

紧接着,是投放5000吨硼和沙子的直升机驾驶员,他们没有过多的镜头。但是从投放距离爆炸中心半径小于10米就会坠机来看,牺牲的驾驶员不在少数。

而后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受到辐射的消防员、伤员,他们也未能逃离辐射的威胁。让我记忆尤新的镜头,一名女医生在触摸完消防员的衣物后,手掌变成了暗红色,那是受到辐射的现象。而她只是愣了一下,随即继续投入到救治伤员的工作中去。

在爆炸中心天台,参与手动清理包裹核燃料的石墨外壳。90秒的生死之旅,那是具有无畏精神的普通士兵。

被征召挖掘隧道的矿工们,事故处理负责人跟教授的谈话中,有这么一段话:这些人在黑暗中工作,凡事看的一清二楚。在矿工工头了解核辐射、矿工们的安置事宜过程中,负责人没有向他撒谎,而是说出实话,赢得了工头的信任。

事故处理负责人人和核研究的教授,两人一开始并不对脾气,经过在前线并肩处理事故,建立起了男人间的友谊。在第五集中,负责人力挺教授说出实情,虽然真话没有人会在乎。

前四集我看的只有伤感,无力。最后一集越看越愤怒,大概真相没有面子重要。

人的寿命平均不足百年,历史却有几千年的厚度。那么,凭什么让只有百年经历的人,去接受千年的过往?我个人认为,历史是值得怀疑的,因为我没有亲身经历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