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一幅山水画,不能只看画得像不像,这是很肤浅的

文|夏绍毅

导言:普通老百姓和一般的书画爱好者,他们在观看一幅山水作品时,可能更多的关注点是在色彩、画面形象等方面,其实这种观看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欣赏。而真正的山水画欣赏必须要放到美学、画史里进行,其角度、关注点与前者有较大的出入。因此,山水画的欣赏水平高低跟个人的艺术修养密切相关。

关键词:山水画;欣赏;艺术修养;

欣赏一幅山水画,不能只看画得像不像,这是很肤浅的

北宋 李成《读碑窠石图》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一、中国山水画的美学范畴有哪些?

中国山水画有许多美学范畴,如气韵、风骨、意境、神韵等。其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是“合而不同,违而不犯”。 对于“美”的感悟,不是先天具备的、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因此山水画的欣赏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加强艺术修养的修炼的。老百姓之所以欣赏水平不高,关键在于艺术修养不够深,只看到外在的东西,如色彩、画面外形等,对于内在的东西,如笔墨、风骨、神韵等是没法感知的。但也有例外,下过功夫的人是不一样的。

欣赏一幅山水画,不能只看画得像不像,这是很肤浅的

元 倪瓒 《六君子图》

二、欣赏山水画要看画面信息量的有多少,而不是画得像不像。

对于一幅画是否包含有丰富的信息量,是评价一幅好画的重要标准之一,画面信息量的大小主要是看画面能否给观众产生联想。能否看出画面隐含的信息,也是考验观赏者的艺术修养水平的,有的人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能说出好在哪里;有的人能看出但是说不出来,基本美学理论不过关。这说明各人所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是不同的,同样一幅画,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欣赏一幅山水画,不能只看画得像不像,这是很肤浅的

元 黄公望《丹崖玉树图》 故宫博物院藏

例如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老画师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许多学生所画的作品都非常普通,唯有一名学生画得与众不同。但见画中一座挺拔的高山,林木葱茏,云雾缭绕,山间看不到寺庙,甚至连庙宇的一角也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时隐时现,通向山脚下的小河边。河岸上一个小和尚正在用水桶打水。观众通过仔细观赏并思索之后,悟出深山中隐藏着寺庙。该画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准确的理解并把握了话题中一个“藏”字的含义。巧妙的处理画中物象的“藏”与“露”的辩正关系。该藏的藏,该露的露,寺庙要藏,而蜿蜒的山路、打水的小和尚就要露,否则直接画出寺庙,即便是画出庙宇的一角,也谈不上是藏。但如果不画小路与小和尚打水,观众也联想不到山中有寺了。其实每一幅精彩的山水画,都是作者的自身艺术理念及人生志向的写照,其思想境界的高低往往决定其作品含金量多少。

欣赏一幅山水画,不能只看画得像不像,这是很肤浅的

元 黄公望 《天池石壁图》

三、结语。

总而言之,欣赏一幅山水画,切记不能只看画面的表面形式,也就是说不能只看画得像不像,这是很肤浅的。中国山水画,并不是对大自然山川的客观描摹,对自然界的再现,客观写实,是西方绘画的思想。而中国画的宗旨是,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面信息量的多少才是衡量一幅山水画水平高低核心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