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4351個城鄉社區為單元 全方位“體檢”城市安全

成都以4351個城鄉社區為單元 全方位“體檢”城市安全

8月2日,彭州市丹景山鎮花村街“花村堂屋”內,年近70歲的夏進東老人作為“堂屋召集人”,組織當地群眾一起為街道立面美化提意見。今年以來,以平安社區工程百日攻堅行動為契機,這樣的意見會常常在花村街舉行,推動這條曾經“髒亂差”、信訪問題突出街道變為成都平安和諧“最美街道”。

花村街的“變美”是成都市推進平安社區工程百日攻堅行動的成果之一。自3月23日起,成都市啟動該行動,以4351個城鄉社區為基本單元,重點聚焦社區商圈市場、學校、商務樓宇、重大活動周邊等人口密集區域,為城市安全進行了一次全覆蓋、落到底的“體檢”。百日攻堅行動啟動以來,成都市化解了大批積累沉澱、動態生成的風險隱患,排查問題隱患近20萬件,解決19.23萬件,解決率98.78%。

群眾問題群眾查

在成都,各地創新施策,發動多方力量廣泛參與百日攻堅行動。

“孃孃一吹哨,社區一定到。上報到街道,隱患消除掉。”如今在春熙路步行街,不時可見身著藍衣、佩戴紅袖套的春煕孃孃志願服務隊隊員。她們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院落樓宇,排查安全隱患,調解矛盾糾紛,開展文明勸導。

不久前,暑襪北街老院一株構樹生長茂盛有擠裂院牆的危險。一名孃孃發現後立即上報社區,社區上報街道,街道聯動城管園林等部門迅速排除隱患。華興街社區黨委書記樓建文介紹,目前春煕孃孃志願服務隊已吸納48名成員,今年以來發現社區安全問題隱患136個,代理接待來訪群眾30餘人次,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7起。

雙流區嘗試引導專業力量介入,撬動更多群眾參與。該區設立工貿、建築、交通運輸、特種設備等12個安全專家庫,常態化參與安全監管執法和安全檢查。在村、社區層面,雙流發動社區民警、專職網格員、綜治隊員、樓棟長、平安志願者等擔任“安全管家”,第一時間發現、蒐集和報告問題隱患。

“彭州花村街的轉變來自於變‘政府查’為‘一起查’,協同花村街群眾解決各類問題328個。”彭州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彭州創新推出一本手冊明方向、四種方式造氛圍、七條途徑全收集的“147”動員排查工作法,為群眾廣泛參與提供指南。

第三方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平安社區工程百日攻堅行動知曉率達88.95%、參與率達77.9%、總體滿意率達91.65%,對常態化推進平安社區建設的支持率達97.48%。

基層“呼叫”各級“響應”

8月1日,各區(市、縣)遞交百日攻堅行動問題臺賬,梳理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時效清單,“追蹤”問題整改全過程。這些“派單”的問題來自於群眾、社區的“呼叫”。

“此次行動問題隱患解決率達98.78%,與呼叫響應機制的建立不無關係。”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社區發現、分級響應、協同整治”為核心,成都搭建起一套上下聯動解決問題的機制。

不久前,龍泉驛區大面街道因管道堵塞導致汙水橫流。問題出現當天,大面街道好日子社區第一時間“呼叫”。當天下午,龍泉驛區社治委、城管、水務、物業等相關部門集聚,商討解決辦法。

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推動問題隱患分級分類快速處置,本級不能解決的問題“呼叫”上級協調解決,單個部門不能解決的“呼叫”工作組統籌研判解決,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的納入長期臺賬逐步消化解決。問題解決有保障,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也相應提高。以花村街為例,當地群眾成立共建、共治、共營委員會,設立群眾公開議事場所“花村堂屋”,群眾推選代表輪流值守擔任“堂屋召集人”,集體商討問題解決辦法,自行解決油煙亂排等群眾身邊的“小問題”53個,帶動183戶居民籌資110餘萬元整治問題隱患。

“百日攻堅行動排查發現的問題中尚有2371件未化解,其中有些是長期積累未得到解決的‘硬骨頭’,還有一些已化解的問題有可能出現反覆。”成都市委社治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百日攻堅行動雖已結束,但常態化長效化推進平安社區建設工作還將繼續推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