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對於大多數中國式家長來說,孩子就相當於手中的一塊寶,握的鬆了怕摔壞,緊了怕捏碎,因此也出現了許多令人費解的家庭模式,孩子成了“小祖宗”,家長成了伺候他們的“傭人”。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許多力所能及的事都由家長包辦,孩子則負責吃喝玩樂,撒潑打鬧。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家庭教育的錯誤方向別無他樣。

小王有一次就去到了學生家裡家訪,剛一進門就被眼前的場景傻了眼:四年級的孩子竟然還有家長餵飯!雖說這類場景在獨生子女家中也是不少見的,但孩子已經到了力所能及的年齡,家長就沒必要為他們包辦一切事物。

而這次王老師來家中家訪的主要原因是反映孩子的上課與做作業的情況,這孩子上課特別不聽講,作業也完成的不認真,不過從家中的場景可以推斷出該孩子的德行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大多數家長要麼是不捨得孩子動手做家務,要麼就是認為他們做的不夠好,不願他們來添麻煩,甚至從孩子出生到他們長大成人都要包辦他們的一切事物,上學、找工作、相親,各方面都被家長安排的細無鉅細,可是這種包辦式撫養對孩子真的有利嗎?

包辦型父母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一、家長過度的溺愛孩子

世上沒有父母是不為孩子考慮的,恨不得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塞給孩子,但是這類父母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嗎?

大多數家長的想法是自己能夠做的事情,也是沒必要讓孩子幫忙的,還有的家長是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有過上好日子,所以他們更會格外的疼愛孩子。

孩子也因此過上了被寵溺的生活,從小到大就幾乎沒有鍛鍊的機會。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二、過於關注孩子的成績

有時過度的關注就會將其變成“唯一”,即家長由於過度的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因此為了讓孩子節省時間去學習,會幫助他們包辦一切事物,比如聽他們疊被子、整理書包、穿衣餵飯等,諸如此類的瑣事。

而這類父母的至理名言是:你只管學好你的習,其他的事情不用你管。因此自然而然的家長就會忽視對孩子其他方面的培養,而正是這些被忽略掉的鍛鍊,成為了它們成長路途中無法躲避的短板。

當孩子在經歷過一段輕鬆而完美的階段後,便迎來了由此帶來的消極影響。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三、事事包辦

這裡所說的包辦並非只是家長代替孩子的一切勞務,還有成為了孩子的人生指揮家。家長會給孩子制定一系列的規則計劃,讓他們按部就班的,按著家長給出的計劃,一步一步走下去。

就比如小學要學習鋼琴,書法,繪畫等,到了初中就開始練習舞蹈,唱歌,再接著高中時的報考院校及大學後找工作的方向,都需要父母來一手操辦,孩子基本上沒有表達自己需求和想法的權利。

這類父母完全忽視了一點,即各位家長應該將孩子視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而存在,家長在孩子生命中的作用是一個引導者和指路人,而並非指揮家。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包辦型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會有什麼不利影響?

一、孩子過於依賴,無法獨立

家長習慣於將孩子大小小的事物進行包辦,當孩子習慣了成為伸手黨的生活後,就會離不開父母的幫助,而無法獨立於社會當中。

即便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的庇護,到那時候他們便會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而手足無措,無法自理。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二、缺乏判斷能力,考慮事情不周

過於全能的家長就會將孩子的一切都考慮的十分周到,因此也會讓孩子輕易地失去判斷與判斷是非的能力,這對於他們今後的獨自生活,會有很大的阻礙。

他們根本沒有經驗去鍛鍊自己的動手與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在他們家要的生活中,他們即便遇到困難,也不會獨立思考,而是想著尋求他人的幫助。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三、在社會中無法獨立行走

一旦步入社會,就會命令許多成年人的問題,人際關係就是一門學問,但是在父母的庇護下,就會表現出自私自利的品性。

做事情沒有任何規矩,並且也總是以自我為中心,除此之外他們還缺乏同情心,無法替別人著想,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始終處於劣勢的地位。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家長如何避免成為包辦型父母?

一、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些事也是在鍛鍊孩子要學會擔當,替自己做出的選擇而承擔責任,只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且為之負責,才能在今後的社會中獨當一面。

一方面父母總是認為孩子的選擇是錯誤的,不靠譜的,另一方面,有些父母還會擅自替孩子做決定,利用從眾心理隨大流幫孩子報一些他們並不感興趣的培訓班,興趣班等。

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心,實際上並沒有很大的效用,所以說,為了孩子以後在社會中的發展,一定要從小培養他們的自主動手能力,讓他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總是依賴父母。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二、不要輕易否定孩子想法

家長因為不信任孩子,能夠自己完成事情,就會毅然決然的否定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但實際上這種方法往往會讓孩子形成一種對家長不可避免的依賴。

因為當他們的想法一旦被否決,在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時,就會下意識的去尋求父母的幫助,無法進行獨立的思考,因此也不能鍛鍊獨立能力。

所以說當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時,家長不要忙著去否定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去嘗試,失敗一次無所謂,畢竟成功都是無數次失敗積累而來的。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三、給孩子多一點耐心

父母要了解孩子在特定的年齡段所擁有的能力,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時,可能會表現得懶惰,或者是怠慢,其實這也無妨,因為這些可能就是他們年齡範圍內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沒必要極力推進,逼迫他們完成某些不可能迅速達成的事,而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戒驕戒躁,因為這樣會提高孩子的積極性。

比如當孩子主動要求做家務時,可能因為不太熟練而做起來,笨手笨腳的,這時父母不應該用指責的口吻去責怪他們,而是進行適度的鼓勵,讓他們從中得到樂趣和經驗,給他們多一點耐心,就會收穫一番別樣的風景。

“包辦型”家長不可取,合格的父母要適當“偷懶”,讓娃自己補缺

家長於孩子而言,不只是唯命是從的長輩,更是人生導師,指引著他們走向成功的指路人,家長應該認真對待這場修行,並且教會他們學會如何創新和自我發展,全盤包辦切忌不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