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由於鈣元素在果樹當中移動性差,缺鈣時果樹的葉片、枝條、果實以及根系等各個器官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理障礙,甚至發生病變,所以,果樹缺鈣時,要根系施肥和葉面追肥同時進行。土壤根系方面,首先要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從而提高根系對鈣元素的吸收利用。其次,在秋施基肥時,適當加入含鈣的肥料。在葉面及果實噴鈣時,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1)抓住關鍵時機,及時補鈣。

果實吸收鈣有兩個高峰時期,一個是花後50天以內,果實所需要的鈣80%以上已進入幼果,應補鈣3-4次,相隔7-10天:另一個是果實採收前30-40天,補鈣1-2次。因此,必須在兩時期內進行重點補鈣。具體操作時,在花後的第一次用藥開始,一直到套袋前的2-3次用藥當中,每次都加入優質鈣肥。在摘袋後,噴施一到兩次鈣肥。


(2)一定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鈣肥,最好選用螯合鈣。

目前市場上鈣肥比較混亂,一些無良廠家生產的鈣肥,以次充好,以無機冒充有機,低含量或者零含量等。所以廣大果農選用時一定要注意。由於一些無機鈣吸收利用率低,容易發生沉澱,所以我們在選擇鈣肥時最好選用氨基酸鈣或者螯合鈣。


(3)不要隨意加大使用濃度,科學補鈣。

補鈣是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倍數進行,不要隨意加大使用濃度。隨意加大濃度,會對葉片和幼果的產生刺激,形成直接藥害或隱性藥害。另外補鈣時應儘量將鈣液噴施在果實或葉背面,以利吸收。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蘋果補鈣的四個誤區!

鈣是蘋果中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由於其在果實細胞中的特殊作用,缺乏後常常導致蘋果果實的生理病害,最典型的是苦痘病、痘斑病和水心病,果實的硬度和貯藏性、貨架期也與果實含鈣量密切相關。

誤區一:只有葉面噴鈣。

才能防止果實的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等生理病害。實際情況是,果樹根系從土壤中吸收鈣素是提供樹體和果實所需鈣元素的主要途徑,葉面噴鈣只是次要補充途徑。由於我省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大多低於1%),pH大多在8左右,偏弱鹼性,因此根系對施用的過磷酸鈣等化學鈣肥吸收利用率很低,果農應通過增施有機肥,果園生草、覆草,秸稈還田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或調節土壤pH值,增加土壤交換性鈣離子含量,以達到根系更強的吸收鈣的效果。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誤區二:幼果期補鈣效果最好,過後補鈣沒有作用。

實際情況是,在果樹生長的整個過程中,葉面噴鈣都會起到補鈣作用,而且越到後期補鈣效果越明顯。幼果期由於果皮較薄,果實較小,就單位面積和單位重量來講,吸收鈣的能力相對較強,但就一個果實來講,由於果實較小,接觸到的藥液較少,補到果實的鈣的絕對量很少;隨著果實的生長,果實表面積增加,噴鈣後果實吸收鈣的絕對量也在增加,因此,套袋果實除袋後,補鈣的作用最好。


誤區三:氨基酸鈣補鈣效果最好。

氨基酸是一種含氮有機化合物,能夠提高葉片的光合作用,並能起到迅速補充氮肥的作用;氨基酸與鈣鬆散結合形成氨基酸鈣,隨著葉面噴施,樹體吸收氨基酸的同時也會吸收鈣,鈣的吸收利用率高於氯化鈣和硝酸鈣,但氨基酸鈣補鈣製劑一般含鈣量大約4%,經過(500-1000倍,甚至更高的倍數)稀釋後,噴施液的鈣濃度非常低,補鈣效果並不是最佳。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誤區四:含鈣量越高,補鈣效果越好。

補鈣效果確實與葉面肥含鈣量有重要關係,但實際上原料型氯化鈣和硝酸鈣具有含鈣量高的特點(可達35%以上),補鈣效果並不好,主要原因在於鈣的存在形態和鈣的活性較低,樹體和果實吸收效率低。

貝納圖糖醇鈣®的特性

先進的螯合工藝,其有效鈣含量可達到170g/L,雙向傳導吸收,全面補充作物生長中後期對鈣的大量需求。

☞與細胞壁中的果膠酸結合,形成果膠酸鈣,增加細胞壁的厚度,防止果實裂果。

☞有效抵禦植株因缺鈣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如大白菜“乾燒心”、番茄“臍腐病”等。

☞雙向傳導,在植物木質部和韌皮部內自由移動,可有效補充植物所需的鈣素營養。

蘋果樹花後需補鈣,補鈣技術很關鍵!

產品特點:

●糖醇鈣是最新一代有機螯合的液體鈣肥,純天然螯合劑,不含任何激素

●可通過木質部與韌皮部雙向傳導快速到達需鈣部位及時補充鈣元素,矯正早期作物缺鈣症狀

●可有效提高果實外觀品質,增加作物抗逆性

適用作物:

各種果樹、蔬菜、瓜類、花卉、經濟作物及大田作物,特別推薦葡萄、櫻桃、番茄、辣椒、草莓、哈密瓜、西瓜等對鈣需求量較大的作物。

使用方法:

★整個時期均可使用

滴灌或衝施:500ml-1L

葉面噴施:稀釋1000-1500倍,均勻噴灑於作物正反面,連續使用,間隔10-15天噴施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