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為輔導作業自捆雙手,媽媽因孩子學習吞藥,這屆父母太難了

近日,一則爸爸輔導兒子作業的新聞,看得我心裡五味雜陳,如鯁在喉。圖片中的爸爸雙手被捆在身後,身體微微前傾,聚精會神輔導兒子作業。

對此,爸爸的說法是輔導作業過程中,怕自己忍不住發火,會打兒子。為了提高兒子的學習積極性,身為教育工作者的爸爸可謂用心良苦。他曾經做過一張獎懲表,可是效果並不明顯。

所以,從今年三月份開始,爸爸開始用自捆雙手的辦法,也是無奈之舉,講過的題目,還是反覆錯,一不小心就想動手。冷靜下來之後,才找了根繩子把自己捆起來,避免誤傷孩子。

爸爸為輔導作業自捆雙手,媽媽因孩子學習吞藥,這屆父母太難了


發照片的目的也純粹就是讓大家開心一下,不要太過焦慮,要學會和自己的情緒和解。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孩子就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當父母出現不良情緒時,孩子就會立即警覺;當父母放鬆時,孩子立即感到愉悅。

父母的情緒穩定與否,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積極的情緒有助於發揮孩子的潛能,消極的情緒可能使孩子的心理失去平衡,影響人格構建,甚至影響到將來的生活和事業。

這則新聞當中的兒子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有一位善於控制情緒的爸爸,雖然方法有待商榷,但能堅持半個學期之久,可見爸爸是想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壞情緒而傷害兒子。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杭州的一位媽媽也因為孩子學習上過熱搜。身為小學教師的媽媽,對孩子的要求就是100分,因為一次成績考了98分,這位媽媽實在難以接受,感到自己太失敗了,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在給孩子留下遺書後,吞藥自殺。幸虧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

難以想象,這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兒子,平時是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當中,僅僅因為沒有達到要求的分數,媽媽竟然以死相逼。這件事會給孩子留下怎麼樣的影響,暫時還不好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位媽媽的壞情緒,肯定會讓她和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

爸爸為輔導作業自捆雙手,媽媽因孩子學習吞藥,這屆父母太難了


父母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1. 影響孩子的智力。

父母積極的情緒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消極的情緒可能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科學研究表明,情緒積極樂觀的兒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緒悲觀憂鬱的兒童的智力水平更高。

智力水平不只體現在智商上,還體現在記憶、思維、創造、想象等眾多方面。在孩子學習過程中,如果保持一種積極的情緒,做到“樂學”,這樣會提高學習效率。消極的情緒不僅對提高學習成績沒幫助,而且會影響學習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父母越吼,孩子越差的原因。

2、影響孩子身體健康。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上的以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父母的不良情緒會影響孩子,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免疫系統,使他們更容易受到疾病侵害,經常感冒、發燒等。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3年時間內跟蹤調查了169名5--10歲的兒童,研究人員記錄父母當天的情緒狀況,同時記錄孩子的患病情況,並且每半年為這些父母進行一次心理健康評估。結果發現,那些具有很高的情緒壓力的父母,如有焦慮或抑鬱等問題,其子女患病次數會明顯高於父母情緒穩定的孩子。

這進一步證實,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有積極樂觀的父母,即使有再大的壓力,也儘量不讓孩子感覺到,儘量不把壞情緒帶回家,更不能發洩在孩子身上。

爸爸為輔導作業自捆雙手,媽媽因孩子學習吞藥,這屆父母太難了


3、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

“龍生龍,鳳生鳳”,這話雖糙,道理卻很明顯,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在父母的情緒薰染之下,當然也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麼樣的環境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不懂情緒控制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更容易暴躁、敏感多疑、內心脆弱。

正如俞敏洪說過:斤斤計較的家庭是走不出胸懷博大的孩子。

父母情緒控制不好,會讓孩子不敢靠近,不敢向父母講出真心話,時刻處在擔驚受怕中,缺乏安全感,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最終影響人生走向。

身為父母,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1. 學會急停。也就是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情緒波動,先停止嘮叨、吼叫或者責怪,因為這麼做只會讓自己的壞情緒不斷升級。離開當前環境,通過深呼吸、冷水洗臉等方式平復自己的情緒,等冷靜下來再處理。

2. 識別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孩子一個不算嚴重的行為就會讓我們火冒三丈,從而斥責孩子?孩子的行為只是一個導火索,把父母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所以父母要識別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對所見所聞換個角度想一想,可能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嚴重了,從而避免情緒失控。

爸爸為輔導作業自捆雙手,媽媽因孩子學習吞藥,這屆父母太難了


3. 向孩子承認自己情緒失控。傾聽孩子的想法,向孩子道歉,在親子關係中,比“我愛你”更重要的三個字是“對不起”。從而不斷探索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安東尼·羅賓斯說: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改變某個行為需要刻意練習,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持之以恆!

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太陽,你得一束鼓勵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讚許的點頭,就會讓他們擺脫迷茫。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孩子才能從父母身上汲取養分,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這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