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战友的搪瓷缸子

老战友的搪瓷缸子

周三义

老战友的搪瓷缸子

老战友刘成林在微信群发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印有“辽化建设纪念”的搪瓷茶缸子,一张是喷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00221部队“第一流队伍纪念”字样的陶瓷茶杯。两件物品都很珍贵,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我眼里它已经不是一件普通“物品”,而是一件异常珍贵的“文物”了,尤其是那个白搪瓷缸子,早已面目全非,表面的烤瓷都一块一块的脱落了,黑线条的缸口也裂开了一道道小小的密密麻麻的细纹,“辽化建设纪念”的几个大红字还清晰可见,鲜艳夺目,其新如初。看到这张照片,一下就勾起了我对那段经历的回忆。

辽阳化学纤维总厂是国家的重点项目,1974年奠基。我们基建工程兵是该项目建设的生力军,大批人力、物力、财力、设备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调集到这里进行大会战。有搞土建的、有负责设备安装的、有机械化施工的、有专供物资的。场面之宏大,气势之磅礴,进度之神速都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那时,我们虽然只拿着每月六七块钱的津贴,干的却是前无古人的现代化大工程。战友们年轻有为,生龙活虎,干起活来都是拼命三郎,不管份内份外,不分白昼黑夜,不计报酬多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辽化建设添砖加瓦,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义务兵,就是来为祖国为人民尽义务的,所以,只知奉献,不求所得。当时有个响彻云霄的口号:“只要骨头不散架,就要拼命建辽化”。在这个口号的激励下,涌现出了多少先进集体和个人,难以记述。这个口号早已变成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和我们大干快上、奋进不止的具体行动。“一个礼拜一层楼,通宵达旦连轴转。心甘情愿做奉献,沒有牢骚和怨言”。刘成林战友是土建中队的一名瓦工,老实本分,为人忠厚,他不仅能吃苦,而且还勤奋好学,几年下来,就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瓦工技术,也为辽化建设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那个搪瓷缸子就是对他和所有参与辽化建设者的最高奖赏。带着它履行完军人义务后又伴随着刘成林复员回到了祁连山脚下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难生活。他用那个缸子喝水、漱口、刷牙,须臾不离。上山打柴,下地种田,走到哪带到哪。他也凭着在部队学习掌握的瓦工技术,走村串户的给人家修房子挣个零花钱,养家糊口,艰难度日。他没有什么奢望,只求不愁吃穿,平平淡淡,全家幸福安康。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4年,他30岁的儿子,突然就得了重病,由于沒钱医治,早早就夭折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情打击,对刘成林来说是毁灭性的,老两口痛不欲生,犹如死了一场。刚刚缓过气来,儿媳妇又带着心爱的小孙子改嫁了,这种雪上加霜式的打击,又在老两口尚未愈合的伤口上洒了一把盐,其痛难忍,撕肝裂肺。但为了生存,为了留给他们的大孙子,老两口还得强打精神,拼死拼活地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随着大孙子一天天长大,老两口才从生活的阴影中逐渐地走了出来。

孙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和指靠,为此,老两口才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刘成林年过60后巳干不动瓦工活,再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经济收入极线下降,日子又陷入了困境。乡上出于对他的同情和对复员军人的照顾,就把离村子不远的一个林场交给他看管,一年下来也有几千元的收入,勉强可以维持简单的生活。他早出晚归,认真负责地看护着那个林场。从辽化带来的那个用了几十年的搪瓷缸子,也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每天上山下地时都带着它,渴了用它接山泉水喝,闷了拿出来欣赏一阵,有时还陪他说话聊天,排解寂寞,消减忧伤,抚慰千疮百孔的心灵。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那个搪瓷缸子所具有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看到它,刘成林战友就象看到了辽化一样,就会想起同战友们一起在辽化战天斗地,忘我奉献,热火朝天的那段岁月,就会想起同战友们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相互关心照顾,体贴入微的战友情谊和难忘的军营生活。那是一段艰苦而光荣的历史,也是永远都忘不了的青春记忆。有条件的战友,后来都陆续去辽化故地重游,寻根溯源,找回了青春的记忆。而沒有条件的战友只能把那段难忘的第二故乡的经历留存心底,不断地去翻晒回忆,或者寄托于某一物品,作为真实无虚的纪念去慢慢地把玩品味,聊以自慰。刘成林战友就是如此,让那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搪瓷缸子跟随着他走过了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痛苦不堪、难以回首的一生。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其中隐含着怎样的情感寄托、沧桑变化、难言之苦,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呢?有个成语叫“敝帚自珍”,意为自己用过的哪怕是一把不起眼的扫帚也会十分珍惜,舍不得丢弃。刘成林战友除了这种普世共有的情结之外:恐怕还有更多更深的难以述说的心理障碍、情感因素在里面吧。每个参加过辽化建设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缸子,可真正保留至今的又有几人呢?刘成林战友除了他的细心之外,把那个缸子保存、珍惜、慎用、挚爱了几十年而不遗弃,恐怕还有更深层的一个原因吧?那就是这个缸子已经物化为一件具有生命意义的价值连城的真心朋友了。或者说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满目疮痍,历尽沧桑,荣辱与共。也或许就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吧,端起它就会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就会使他激动不已,荷尔蒙就会迅速地释放升高,将化作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他度过最艰难的老无所依的岁月,承受最沉重的打击,穿越最黑暗的时光遂道,去实现那个“中国梦”。但愿这个缸子一如既往地陪伴刘成林战友度过一生一世,直至生命的终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