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花!兩個一等獎

2020.04.07

第607次推送

1月19日,教育部公示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結果,共評選產生擬獎勵成果1537項。其中著作論文獎1236項,含一等獎152項,二等獎778項,三等獎306項。

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和《王安石全集》分別獲得著作論文獎歷史學類和中國文學類的一等獎。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周振鶴 主編

撒花!两个一等奖

中國第一部大型行政區劃變遷通史

國家“九五”“十五”“十二五”重點規劃圖書

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周振鶴主編

全國各高校20多位專家參與

歷時20載編撰

作者說

周振鶴教授曾用這樣兩句話來總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三卷)叢書:“如果我們把《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用一句話來形容,我想可以叫做‘橫看成嶺側成峰’。橫看這是一道山,但是側成峰一本一本就是一個峰,每一個朝代都是一個峰。也就是說每一本就是一個斷代政區地理,但是連起來就是一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第二句話就是‘行不由徑’。‘行不由徑’在《論語》裡頭有,但是,是子由講的,不是孔老夫子講的,所以不大有人注意。‘行不由徑’是什麼?就說走路不走捷徑,要走大路。因為走捷徑就可能有時候會出毛病。我們的每一步考證,每一句話的寫作,每一章節的分佈安排,我們都是行不由徑,就是說話一定要有根據,沒有根據的話不說。這是我們寫這套書的一個信念。”

學界說

在譚其驤先生學術脈絡之中,該書的編纂歷程突破了小圈子,建立起縱橫捭闔的通史大局。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辛德勇

《通史》的學術意義不只在當下,也在未來。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 唐曉峰

媒體說

該書不僅是中國第一部大型行政區劃變遷通史,也是繼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之後在政區地理研究方面最為重要的學術成果,將我國曆史地理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人民網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自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這一研究不僅是傳統的關於歷時政區沿革的考證(縱向),而且對同一年代各政區並存的面貌作出復原(橫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相關的復原以詳細至逐年為尺度。全書在總論外,分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漢卷、三國兩晉南朝卷、十六國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國卷、宋西夏卷、遼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華民國卷。

在掌握傳世與出土歷史文獻的基礎上,本書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大可能地反映歷史真實。全書以重建政區變遷序列、復原政區變遷面貌為主要內容,而由於歷史時期中國行政區劃的變化很大,在正式政區以外又有準政區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區層級、幅員及邊界在不同時期的變遷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獨立成書,其考證過程和編寫結構有各自的側重點。

本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學術意義上的行政區劃變遷通史。各卷作者在相關領域有長期的學術積累,全書的寫作也傾注了十餘年之功,希望能成為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著作。

撒花!两个一等奖

周振鶴,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治歷史地理學,創立政區地理概念,將行政區劃史研究延伸至斷代的變遷,並進行政治地理研究。創新文化地理研究,開創歷史語言地理與宗教地理研究,並倡建文化語言學概念,提倡語言接觸研究方向。在中外文化交流史與出版史、新聞史方面有所涉獵。著有《西漢政區地理》《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方言與中國文化》(合著)等十餘種,主編《上海歷史地圖集》《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總 目

先秦卷

秦漢卷

三國兩晉南朝卷

十六國北朝卷

隋代卷

唐代卷

五代十國卷

宋西夏卷

遼金卷

元代卷

明代卷

清代卷

中華民國卷

延伸閱讀

撒花!两个一等奖撒花!两个一等奖

王安石全集

王水照 主編

撒花!两个一等奖

復原了一個迄今為止最完整的“王安石”

復旦大學資深教授王水照先生主編

彙集華語地區相關專家學者參與

史上搜羅最全的全新整理校勘本

作者說

我們在輯佚方面用功尤深,就是對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他存世文獻中的已經失傳的文獻材料加以蒐集整理,使已經佚失的書籍文獻,得以恢復或部分恢復。以前人們對《易解》《禮記發明》《老子注》《楞嚴經解》這些文獻,關注得少,而我們則從中挖出了不少寶貝。

——王水照

媒體說

王安石的著述,除詩文集外大多散佚,一直沒有一種學界公認可放心使用的善本。這一缺憾,由近日出版的《王安石全集》作了彌補。

——上觀新聞

內容簡介

被後人稱為王荊公或臨川先生的王安石,是我國北宋時期極為重要的政治家、經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在現代學科分類中,屬於文史哲領域都不能不研究的鉅子。而由於其“歷史價格”(陳守實先生語)隨現實需要而不斷沉浮的緣故,千百年來王安石的著述除詩文集外頗有散佚,又以牽涉太廣,迄今沒有一種學界公認可放心使用的善本。《王安石全集》由中國宋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宋代文學專家王水照教授主編,融合兩岸學術力量,汲取前賢已有成果,收錄現存王安石全部著述,包括前人較少注意的《易解》《禮記發明》《老子注》《楞嚴經解》等,按經史子集分類,其中經、史、子部著作大多為數十年來優秀的輯佚成果,而一直有成本流傳的詩文集部分和《唐百家詩選》,也進行了詳校、廣集與匯注。此外,又整理和輯錄了王安石獨子王雱現存的關於《老子》和《莊子》的註釋及其他佚文作為附錄,以使更多讀者瞭解這位少年英才的思想世界。《王安石全集》乃新時期古籍整理的重要成果,對宋代政治史、哲學史、文學史、學術史乃至整個中國文化史研究界而言,意義重大。

撒花!两个一等奖

王水照,1934年7月生,浙江餘姚人。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即進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78年3月調入復旦大學任教。1980年11月任副教授,1985年9月晉升為教授。1990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唐宋文學方向)的博士生導師。1992年10月獲“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1998年9月當選為復旦大學首席教授。現任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籌)會長、全國蘇軾學會副會長、中國韻文學會常務理事、上海作家協會理事、《文學遺產》編委等職。長期從事宋代文學的研究,尤著力於從中國文化-文學史的整體背景上探求宋代文學的時代特徵和歷史定位。在蘇軾研究、宋詞研究、宋代散文研究、文人集團研究上取得了頗為突出的成績。主要著作有《唐宋文學論集》《蘇軾論稿》《王水照自選集》等。

總 目

第一冊

易解

禮記發明

字說

第二冊

尚書新義

詩經新義

第三冊

周禮新義

三經新義附録

第四冊

熙寧奏對日録

老子注

楞嚴經解

第五冊

臨川先生文集(一)

第六冊

臨川先生文集(二)

第七冊

臨川先生文集(三)

第八冊

唐百家詩選

第九冊

老子訓傳

南華真經新傳

元澤佚文

第十冊

王安石全集附録

編輯手記 | 《王安石全集》出版緣起

撒花!两个一等奖
撒花!两个一等奖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