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核心提示

  4月20日,我市202所中学的5.6万名初三学生返校复课,正式结束这个特殊的寒假。

  相比于高三,初三学校分布点多面广,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更多困难。昨日,本报记者、通讯员走访了我市部分学校,看他们如何迎难而上,稳妥有序做好学生复学复课工作。

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漳州一中龙文分校,学生们依次通过红外测温仪,工作人员可通过监视器查看学生体温数据。本报记者 沈昊鹏 摄


  有着近800名初三学生的漳州第一中学(龙文校区):

  进班二测体温课桌“一分为二”教师课间“蹲点”

  4月20日,是我市初三年段开学复课的日子。15个班级的787名学生早早在漳州第一中学(龙文校区)西门口等候,他们即将告别寒假,重回那个熟悉的课堂。

  6点52分,初三七班的何磊第一个来到学校,他望了望阔别近3个月的校园,感到些许陌生。学校空气还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气味,隔离桩、引导线、指示牌将校门分割成3条进出通道,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龙文区疾控、龙文交警大队、步文派出所、学校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到场,准备着学生入校前工作。

  “昨晚一想到即将回到课堂,就兴奋到睡不着。”初三二班赖译鸿同样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告诉记者,对在家上网课的学习效率自己是不满意的,也一直盼着早日回到校园,接下来自己将及时调整状态,全力以赴备战中考。

  7点17分,在教师的指引下,第一批入校学生间隔一米排队,依次走过红外热成像测温点,几乎不需要任何停留,体温立刻呈现在电脑上。在经过出示健康绿码、测量温度、手部消毒等一系列防疫流程之后,学生们有序进入校园。龙文校区党总支书记林立雄介绍,15个班级学生分为两批入校,上午7:30-7:45和7:45-8:00两个时间段,下午则是13:30-13:40和13:40-13:50。校门实行定时开关,放学时学校只出不进。

  为了这个非同一般的开学日,付出了多少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林立雄介绍,寒假期间,学校实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层层上报。4月13日,学校进行初三年开学部署及防疫培训,为复学复课做好准备;同日,初中部全体行政人员及初三毕业班全体教师参加实地防控演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各项防控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步骤。此外,学校对全体返校人员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健康台账信息全覆盖、无遗漏、真实准确;对学校食堂、安保、物业等后勤人员逐一开展健康状况筛查,并组织所有后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于返校学生,学校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层层审核,从外地返回漳州的学生需居家观察14天后身体健康才可返校,且需要取得健康码,填写承诺书、信息申报等。

  “铃……”8时许,上课铃响,校园里响起了久违的琅琅读书声。此时的教室也与往常不同,教室课桌被隔离板“一分为二”,学生单人单座;教室排气扇启动、窗户开放,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学生也需经过第二次测量体温与手部消毒,才能进入教室。

  “今天我们就组织了摸底考试,以掌握学生上网课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明确学习方向。”初三年段段长黄素兰说,针对考试结果,教师将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案,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跟上学习节奏,尽快适应校园学习。

  大至校门、教室防控,小至走廊、楼梯、洗手间“蹲点”,学校将防控措施做细做实。“学生取水、上厕所都需要排队,保持一米的距离,不得扎堆。”黄素兰表示,负责“蹲点”工作的老师课间在走廊、洗手间处维持秩序,下课则按照先前所设置的疏散路线图,引导各班按顺序下楼,减少聚集风险。

  11点10分,第一批师生用餐。林立雄告诉记者,学校采取了错时就餐、列队取餐、间隔就餐和无声进餐的就餐流程,500多名师生分11点10分、11点30分、11点40分三个批次在校就餐。学生错时到食堂就餐,进入餐厅需先洗手,再排队取餐。餐厅地面设置排队1米间隔线,学生保持安全距离取餐后单人独桌就餐。林立雄说:“目前学校消杀物资储备充足,我们将每天对餐具以及食堂等场地进行消杀。”

  天渐暖,花愈开,正是少年读书时。⊙本报记者 廖瑜婷


   

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漳州八中开学第一课,老师开讲“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4月20日,龙海市程溪中学初三学生进教室前接受体温检测。陈建和 摄

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龙山中学实行分批、错峰用餐,学生按前进线路领取套餐。

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漳州市华侨中学学生在进行体温检测后,使用无接触消毒设备进行手部消毒。本报记者 沈昊鹏 摄


  农村中学南靖县龙山中学:提前筹划有序复课

  龙山中学位于南靖县龙山镇,距县城约20公里,是一所农村独立初中校。

  4月20日上午,龙山中学初三年级6个班级282名学生分成5批,有序、错峰返校。返校学生在校门口依次换上学校配发的口罩。党员教师志愿者和学校工作人员在校门口引导学生做好各项防疫措施,进校通道每人间隔不少于1米,进入校园一律要戴口罩、测体温、洗手和全身消毒。

  面对疫情防控,和城区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大都存在基础设施较差、后勤管理薄弱等问题。龙山中学也不例外。

  物资不足怎么办?龙山中学校长苏立忠介绍,为做好防疫物资筹备,早在2月26日,龙山中学就向社会发出募捐防控物资的倡议。截至目前,通过社会捐赠、学校自购、县教育局配送等渠道,共筹集到1台快速测温仪、23支额温枪、18973个一次性口罩、8台安全饮水机、433瓶洗手液、800升消毒液。其中,社会捐赠的占学校储备防疫物资的一半以上。

  龙山中学寄宿生占比达90%以上,人数多、管理难度较大。为做好疫情防控,南靖县卫健局安排了两名医生入驻学生宿舍楼,并设有医学观察室和4间单人单间备用宿舍。学校事先还开展了3次疫情防控演练,让全体教师进一步熟悉相关防控流程和要求,确保遇到突发状况,能快速处置。同时,加强宿舍楼封闭式管理,适度扩大床位间距,每间宿舍不超过4人,宿舍由原本的26间增加到54间。

  “为弥补学校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学校行政及后勤人员将实行全员坐班制,通过明确防疫职责、分岗到人,细化到每个时间节点,落小落细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苏立忠介绍道。

备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在漳州微信矩阵、今日头条上做品牌宣传,开业广告,产品推广,各种活动直播等,联系电话:18359614989(+微信同号,请备注“推广”)

漳州:不负春光 书声琅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