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链体系与传统产业的数字转型

传统产业完成数字化的转型,码链可以提供关键技术。自2018码链元年起,人们聚焦码链应用的两条思路。

码链体系与传统产业的数字转型

一条思路是码链体系和新型产业结合,形成新型产业化的码链架构,进展相对的容易。例如,像电子商务天然贴近数字化。所以电商产业是很容易融合进入码链体系的,因为它本来就基于数字经济产生的。

另一条思路是码链体系与传统产业结合,并为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现在的关键是要解决如何是改造传统产业,怎样实现应用和赋能?进展相对困难的多。例如,餐饮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餐饮业要不要进入码链体系?又怎样与码链相融合?一般来说,基于码链体系的餐饮业需要实现从上游到下游的“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双重改造。

在技术上,需要将链条分解成不同的环节,把不同的环节连接在一起。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产业码来解决。不是说整个饮食业可以由一个产业码组成,例如海底捞可以有它自己供应链上的产业码,麦当劳也可以有它自己的,整个产业会被无数的不同的产业码重构。

2019年百大产业码的落地,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也是个极有挑战的课题。因为,探讨和试验码链体系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涉及到数字经济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这可能不仅在中国,很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次。我反复思考码链与传统产业的结合问题,传统产业引进和应用码链模式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以下三点与大家分享:

(1)加速生产资源数字化。当前,整体的和动态的生产资源需要数字化和数据化,这样思路已经十分清楚,唯有通过码链体系,生产资源,例如矿产储量的数据最终实现可以追溯、不可更改,高度可信。不仅如此,唯有通过码链才能够把矿产储量这样的数字变成数字资产。这个意义很大,涉及到矿产资源可否向石油资源一样数字化、金融化,实现可持续开发。

(2)实现产业价值链重组。一些传统产业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也在不断现代化,传统产业链和价值链呈现不断拉长的趋势。码链体系有助于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传统产业从生产、销售、管理以及支持产业的技术、金融板块的重组。

(3)推动传统产业管理创新。传统制造业是劳动密集产业,现在正在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所以,传统产业需要通过码链体系实现管理形态和管理方式的创新,空间极大,其中核心部分是建立新的员工激励体制。

自1970年代末期所实行的经济改革,并非简单地否定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富有效率的经济制度,为此需要构建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的机制。经过40余年的改革,同时也借鉴国际经验,共享经济是重要的选择。码链体系有助于共享经济的建立,至少可以向共享经济赋能。在未来码链和实体经济融合的过程中有助于经济组织变革,推动每个企业不断增加共享经济的成分,实现对每一个生产者贡献记录的精准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保障他们的利益。

总之,码链体系有助于传统企业社会化,成为共享经济网络的节点,使得包括企业在内的经济组织都成为数字经济的受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