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鐵路是經濟大動脈、流通大通道,是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基礎性工程,是區域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無可替代的作用。加快推進鐵路大通道建設,既利當前,更利長遠。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一、當前廣水鐵路交通現狀

廣水地處鄂東北,隔全國八大名關之一的武勝關與河南信陽毗鄰,位於大別、桐柏兩座山脈結合部,地處長江、淮河兩大水系分水嶺,自古為南北交通要衝,素有“鄂北門戶”之稱,全市人口93萬,轄17個鎮(街道辦事處)和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武漢城市圈與中原城市群節點位置,境內京廣和武襄兩條鐵路、107和316兩條國道穿境而過,是鄂豫皖地區重要的人流、物資集散地,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戰略地位尤為重要。進入新世紀,隨著石武、武西等高鐵的相繼建設,廣水鐵路交通漸趨“萎縮”,優勢悄然喪失,已明顯落後於周邊縣市,特別是高速、高鐵的痛失嚴重製約了區域經濟發展。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電視劇中民國期間的廣水火車站)

一是廣水火車站輻射範圍有限。

2007年,京廣鐵路信陳線改造,廣水火車站由我市廣水街道辦事處外遷至武勝關鎮107國道旁,位於我市東北角邊緣,遠離廣水市主城區及西部、南部等大部分鎮辦,加之主城區和重點鎮辦直達廣水火車站時間較長,群眾出行大多首選客運班車、網約車或到隨州、大悟等地繞行,因客源流失導致廣水火車站停靠車次被壓減。目前,日均停靠客運列車僅25趟(不含節假日增開的往返漢口至廣水間的臨客亅,且大部分為普速列車,特別是2018年底以前往武漢方向的客車在上午7點30分至下午3點34分的出行高峰期沒有一列在廣水站停靠,乘車人數大幅萎縮,日均發送僅1762人,趟均不足100人。申鐵活動雖引起政府重視,武鐵向鐵總爭取後,從2019年元月5日始才加開了k1275次,由於整個上午才一趟車,無法滿足市民上午去孝感、漢口之需求,且節假日更是一票難求。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二是與周邊縣市對比差距明顯。

對比孝感市,其位於大悟縣的孝感北站已於2012年9月建成運營,孝感東站也於2016年12月正式啟用,開通了漢孝城際鐵路。反觀廣水,於2008年開通的廣水至黃石東城際列車已於2013年停運,目前尚未開通動車,最快的僅為“Z字頭”直達火車,難以滿足群眾快捷出行的需求。

三是廣水鐵路規劃建設前景堪憂。

廣水火車站曾為二級站,與孝感站同級,是鄂北豫南縣市的重要交通站點,客貨運量比孝感火車站還大。但目前,廣水僅有的京廣、武襄兩條鐵路設計運力逐步下降,廣水火車站又降為三級站,升級困難重重。隨麻安鐵路隨麻段儘管已納入湖北省“十三五”規劃,但全線尚未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何時啟動還不得而知,宜昌至徐州快速鐵路宜昌至信陽段也只是進行了規劃研究,是否還有其他鐵路規劃經過廣水也不得而知。

如今的廣水既無動車高鐵,也無規劃實施的高鐵線路,這一局面如不改變,作為“鄂北門戶”城市的廣水,勢必嚴重影響湖北形象,影響老區群眾脫貧,影響鄂北豫南300餘萬人出行。

為改變廣水交通邊緣化現狀,促進經濟發展,便利群眾出行,前期我市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是結束了廣水無高速公路的歷史。

我市為接入全國高速公路體系,經全力爭取,麻竹高速大隨段於2011年7月率先建成通車。武漢城市圈環線高速廣水段已於2017年3月啟動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廣水融入武漢城市圈的“黃金大道”。以上高速公路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鐵路優勢下降帶來的群眾出行不便。

二是全力爭取武西高鐵設站廣水。

前期,武西高鐵武漢至十堰段規劃設計方案中有途徑廣水並設站的考慮:一是從京廣高鐵孝感北站引出,向西經廣水接隨州南站;二是從規劃中的高鐵安陸站引出,經廣水市長嶺鎮接隨州南站。儘管我市經過全力爭取,但無奈美好的願望成為“水中月、鏡中花”。

三是著力推進快速通道建設。

近年來,我市按照“打通斷頭路、暢通大通道、構建大循環”的目標,加快推進道路體系建設,全力彌補交通基礎設施短板。一批城市斷頭路得以打通,應山大道、應廣大道高標準建成,廣悟大道基本完工,成為對接高鐵的快捷通道,十馬線、餘泉線、十蔡線相繼建成,107國道廣水段改造、三李線、中華山旅遊大道、徐家河生態防洪公路等項目加快建設,廣水交通出行的便利性得以提升。

二、因鐵路問題出現的重大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

目前,京港澳、漢十兩條高速公路和京廣、漢十兩條高鐵已與廣水失之交臂,廣水廣大幹群失望至極,特別是漢十高鐵年前開通會導致廣水市民不滿情緒的繼續發酵。進入新時代,廣水群眾對能夠滿足快捷出行的高鐵異常期盼和渴望,對周邊縣市高鐵紛紛設站及廣水無緣高鐵之間的反差形成的失落感與日俱增。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2018年5月份以來,一些在內在外廣水人在網絡上、在群眾中先後開展“萬人簽名、集會、與市領導對話”等一系列活動,呼籲廣水“通孝信城鐵”“通隨麻安鐵路”“通動車”,且不斷髮酵蔓延,以致輿情四起、愈演愈烈,並通過多種渠道多次向我市政府呼籲請願、追問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成為了重大社會不穩定因素。

輿情反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廣水原有的交通優勢變成劣勢。

把廣水錯失高速、高鐵歸罪於廣水行政區劃變更,認為廣水由隨州代管後存在“代而不管”現象,認為如果繼續留在孝感,那麼京港澳高速、京廣高鐵至少有一條會經過廣水,漢十高鐵也極有可能從孝感北引出而在廣水設站,對過去的交通優勢變為現在的交通劣勢難以接受,廣水人的自豪感也變成失落感;認為廣水的經濟流向是南北流向,而行政流向也由於區劃變更由南北流向變為東西流向,行政流向與經濟流向不符,不利於經濟發展。一些群眾由此憤憤不平,公開喊出要回歸孝感。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二是交通優勢喪失導致廣水發展滯後。

廣水於1988年撤縣設市,有良好的經濟發展基礎,且最好時進入全省縣域經濟20強,如今的廣水僅位居二類縣市中游水平。很多群眾認為,廣水在全省縣域經濟的排名下降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交通優勢的喪失,導致很多發展機遇都“擦肩而過、花落他家”,進而影響了廣水經濟發展。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三是快捷出行仍然不快不捷不安全。

京港澳、漢十兩條高速公路和京廣、漢十兩條高鐵與廣水擦肩而過,認為廣水看似是四通八達,實則是交通“盲區”,廣水火車站停靠列車減少,107、316國道僅廣水段尚未完成改造,南北向通行受到嚴重影響,東西向的麻竹高速僅為省內高速,346國道建設進展不快,以致到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的珠三角城市不快不捷,與江、浙、滬、閩等長三角地區也難以有效對接。

目前,從廣水到武漢乘火車需要3個小時左右,而且車次少。坐汽車或網約車均需4個小時左右,既不方便群眾出行,又影響了經濟發展,而且非常不安全,這與現代化、信息化、物聯網化的新時代融合發展要求不相適應。

為改變廣水鐵路交通現狀,回應輿情和群眾關切,廣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向省發改委鐵路辦、武漢鐵路局及隨州市委市政府彙報爭取,與孝昌、大悟等縣對接溝通,並及時回應輿情和群眾關切,耐心做好宣傳引導、解釋說明工作,但一些群眾仍然不理解、不滿意、不罷休,甚至揚言要到省裡和北京上(訪),反映開通動車和高鐵設站訴求,並採取一些過激行為和方式表達意願,給廣水造成了很大的維穩壓力,成為新的重大不穩定因素。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三、對相關鐵路規劃設計的廣水因素考慮

(一)對宜徐快速鐵路宜信段規劃設計的考慮。

受隨州市發改委委託,“鐵四院”於2015年7月完成了新建宜昌至徐州快速鐵路經荊門、隨州至信陽段項目的規劃研究報告。該線路隨州段規劃從隨州南站引出經廣水關廟、蔡河至信陽李家寨接信陽東站,在廣水設廣水北站。專家諮詢意見認為推進該項目十分必要,沿線各地也積極支持該項目。鐵四院專家還提出了宜昌至徐州的高鐵走鍾祥、京山、應城、雲夢、孝昌、廣水、雞公山、信陽的思路,這條線路對廣水非常有利。

一是可優化交通運輸網絡。

該線路將與相關快速路網形成西南、鄂西、湘西地區與皖北、蘇北、膠東、華北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同時線路在宜昌銜接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在隨州溝通武西客專,在信陽聯繫京廣客專,將極大提升我國快速客運網主骨架的連通性,增強路網的靈活性,拓展客運主通道輻射範圍,優化完善快速客運網布局。

二是可帶動全域經濟發展。

該線路位於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淮河生態經濟走廊、漢江生態經濟帶結合部,建成後將成為區域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骨架軸線,不僅可改善區域快速鐵路網現狀中的薄弱環節,還可從更廣的範圍內加強全域聯繫,促進中部崛起和東中西部互動互補。

三是可促進旅遊資源開發。

該線路位於大別山革命老區腹地,沿線旅遊資源豐富,建設該線路將有利於縮短旅客旅行時間和提高旅行質量,也有利於加強旅遊景區的區域協作,促進沿線旅遊資源連片開發和特色旅遊品牌打造,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四是可保護生態環境資源。該線路主要經過大別山革命老區,土地資源稀缺,生態環境脆弱,相對其他運輸方式,鐵路具有佔地少、汙染小、運能大等優點,能更好保護沿線的生態環境和極為稀缺的土地資源。

(二)對孝信城際鐵路規劃設計的考慮。

豫風楚韻的信陽是“江南北國、北國江南”,距武漢不足200公里,距鄭州330公里,在經濟上受大武漢輻射和影響更多,武孝城鐵已建成運營,將武孝城鐵向前延伸至信陽既有需要也有必要。

一是具備實施的可行性。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2017年10月,省政府以鄂政函135號文件批覆了隨州市城鄉總體規劃(2016-2030年),該規劃對孝信城鐵廣水段線路及廣水南站站點預留了建設空間和通道。廣水站曾開行過廣水至黃石東的城際列車,隨著京廣高鐵的建成運營和其他鐵路線路的建成使用,分流了京廣鐵路的運量,為武孝城鐵延伸至信陽留出了空間,且信陽鐵路系統由武漢鐵路局管理,便於協調溝通和組織實施。

二是有利於提升城際鐵路的經濟性。

信陽站是區域性中心站,是一等站,客流量大,武孝城鐵延伸至信陽有利於吸納豫南客源,增加城際鐵路盈利。

三是有利於提升大武漢輻射力。

將武孝城鐵向前延伸至信陽可有效聯通孝感、信陽沿線各地,增強武漢城市圈的輻射能力,促進鄂北豫南區域經濟合作,實現武漢城市圈與中原城市群的有效對接,帶動大區域融合協作發展。四是有利於解決高鐵“盲區”縣市出行難。

廣水是武漢城市圈觀察員、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成員、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成員,在區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現實是廣水鐵路交通多年來沒有顯著改善,反而與周邊縣市差距越來越大。目前,孝感市大悟縣已通高鐵,但孝昌、廣水卻成為“盲區”,將武孝城鐵向前延伸至信陽既可促進中原大地與江漢平原有效對接,又可解決廣水、孝昌因無高鐵而造成群眾出行不便問題。

(三)對隨麻安鐵路(隨麻高鐵)規劃設計的考慮。

隨麻安鐵路規劃連接湖北省北部、東北部和安微省西南部,自武襄線隨州站東端引出,途徑隨縣、廣水、大悟、紅安、麻城等地,向東進入安徽省接安慶市。2013年6月,已納入湖北省發改委編制的《湖北省鐵路網發展規劃(2013—2030年)》近期(2020年)規劃線路。同年12月,“鐵四院”編制完成《新建鐵路隨麻安鐵路規劃研究報告》,認為:

一是有利於加強各區域間互聯互通。

隨麻安鐵路是湖北、安微兩省間東西向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國中部地區東西方向的重要通道,建設該鐵路可彌補鄂北地區和皖西南地區之間東西向的鐵路連線空白,結束沿線部分老區不通鐵路的歷史,有利於集柳、京廣、京九、合九等南北向鐵路和漢丹鐵路、長江沿江鐵路等東西向鐵路互聯互通。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二是有利於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

建設隨麻安鐵路是落實國家《大別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可完善大別山革命老區鐵路交通設施,改善鐵路交通狀況,實現老區人流、物流通暢,推動革命老區紅色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促使老區人民脫貧致富。

三是有利於促進客貨運輸降本增效。

隨麻安鐵路作為一條客貨運輸兼顧的區域性鐵路幹線,將湖北、安徽在東西向的鐵路網中直接相連,實現區域間橫向聯繫,省去經由寧西、武九、京廣等其他鐵路的迂迴和繞行,將極大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據瞭解:隨麻安普速鐵路已經被湖北省政府修改為隨麻高鐵,已經於2018年底列進《湖北省中長期鐵路交通規劃》,此鐵路直接連接合武高鐵、沿江高鐵、京廣高鐵、京九高鐵、武西高鐵,也可連接京廣鐵路。這將有利於廣水與東西之間的聯繫,形成東西南北的鐵路交通網絡,使鄂北形成網狀鐵路交通,形成一帶一路的高速交通線路。

四、相關建議

(一)高度重視並下大氣力解決廣水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問題。

一要引起高度重視。

為爭取高鐵、城鐵,周邊的孝昌、大悟等縣市黨政主要領導高度重視,作為大事要事全力爭取支持,孝感市主要領導也多次到中央、省彙報爭取,最終促成了孝感北站設在大悟,爭取了花園站東移升級。要學習大悟、孝昌的做法,順應群眾期盼,回應群眾關切,把解決廣水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問題作為長遠大事、發展要事,做到市縣兩級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工作上同心同向,在行動上全力以赴,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武漢鐵路局乃至鐵路總公司給予支持,切實解決好廣水的高鐵之痛、高鐵之盼,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二要組建工作專班。

解決廣水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問題,需要凝心聚力、眾志成城,不能僅靠少數部門單位去謀劃和推動。要把廣水鐵路快速通道建設納入全市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機制,組建過硬、得力的工作專班,做到大員上陣、全力以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盡百分之百的努力。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廣水市長田濤在湖北省人大代表會議上發言,要求省政府支持廣水站開行動車)

三要積極對接溝通。

推動廣水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既需要我們自己高度重視,積極行動,把前期基礎性工作做好,也需要多向隨州市彙報,積極爭取隨州市全力支持,並幫助廣水向上彙報爭取,還可以爭取軍方快速出擊的支持。此外,在謀劃廣水的鐵路快速通道建設時,不能閉門造車、自我設計,而要加強與“鐵四院”等鐵路專業規劃設計單位的對接聯繫,捕捉信息,瞭解中長期鐵路規劃,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積極為我所用,積極爭取儘早進行預可研。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二)積極爭取上級重視並支持廣水鐵路快速通道建設。

一是便利鄂北百萬群眾快捷出行。

鄂東北縣市地處大別、桐柏兩大山區,交通條件差,群眾出行不便。作為百萬人口的廣水市是勞務輸出大市、區域節點城市,常年有40餘萬人在外務工經商,且主要流向為南北方向。此外,廣水火車站輻射信陽、大悟、孝昌等周邊縣市,總人口達300餘萬。

二是保障鄂北駐軍快速機動。

廣水是駐軍大市,現駐空降兵某部、解放軍總後某部、中部戰區某部等17支部隊1萬餘人,有軍事倉庫和訓練基地若干,駐軍之多、密度之大、兵種之全,為全省縣市之首。快速機動是軍隊拉得出、打得贏的重要保障,沒有高鐵等快速出行通道,勢必影響駐軍快速機動能力發揮。三是緩解廣水輿情及維穩壓力。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近年來,隨著武襄鐵路長嶺崗站客運業務的取消及京港澳、漢十高速和京廣高鐵孝感北站的建成及漢十高鐵隨州南站今年底開通運營,廣水原有交通優勢正在弱化的趨勢將進一步顯現。儘管廣水是武漢城市圈觀察員、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和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淮河經濟帶的成員,但處於政策支持的邊緣。特別是2018年以來聲勢浩大、沒有間斷的高鐵請願活動,在廣水市形成了極大的維穩壓力。

(三)加快廣水鐵路快速通道建設的相關具體建議。

一是積極推動宜徐快速鐵路宜信段建設。

建議高度重視該項目規劃研究工作,全力爭取納入全省“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同時,加強與河南省對接聯繫,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彙報,爭取納入國家“十四五”鐵路發展規劃或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二是積極推動孝信城鐵建設。

《廣水市城鄉總體規劃2017至2035》已通過省專家評審,並預留了孝感一廣水一信陽的建設廊道,政府應把廣水火車站二等站配套看成前期基礎工作。應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將該項目列入全省“十四五”鐵路建設規劃,推動武孝城鐵自孝感經孝昌過廣水向北延伸至信陽。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廣水市城鄉總體規劃2017至2035》節選)

三是積極推動隨麻高鐵建設。

爭取省、隨州市加快前期工作力度,支持該鐵路納入國家鐵路網近期建設規劃,並在省級層面爭取隨麻在“十四五”期間啟動建設。同時,建議規劃設計時將隨麻鐵路引入廣水火車站並軌共站,將廣水火車站升級為二級站。

四是積極推動廣水火車站開通動車增開列車。

繼續積極爭取省政府協調鐵路部門優化廣水火車站列車運行班次,適當增加向南客運列車停靠車次,解決上午7時30分至下午3時34分出行高峰期往武漢、孝感、漢口方向列車停靠問題。同時,倒排時間爭取鐵路部門恢復京廣線動車信號系統,建設廣水火車站往北高站臺,力保2019年底(隨州南站開通前)開通廣水火車站往信陽和武漢方向的動車或復興號時速160公里的綠皮動車組列車,固定時間和保障座位,以此作為補償性和臨時性的過渡舉措,在短期內緩解老區群眾出行難問題,維護廣水穩定大局。

本文來源:2019-05-25《申城快訊信陽在線》,由隨州市政協委員、武勝關鎮主任科員程亮元根據相關資料整理,並轉成《社情民意》提交給隨州和廣水兩級政協委員會,督促兩級政府辦理。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上圖為程亮員委員在廣水市政協大會上就廣水交通建設大會發言

關於廣水高鐵規劃建設的深度調查思考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