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陳慧嫻用這首歌贏了已是天后的梅豔芳,也是此歌成就了陳慧嫻

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到底有多火,有多經典,為什麼這麼多年仍然長盛不衰?據說從前有一個程序猿,喜歡聽《千千闕歌》,開發了一個叫千千靜聽的軟件,後來被收購,現在這個軟件叫千千音樂。

這只是一個證明被喜愛到某種程度的實例。《千千闕歌》真正長盛不衰的強大生命力來源,才是真正令人痴迷的。

當年陳慧嫻用這首歌贏了已是天后的梅豔芳,也是此歌成就了陳慧嫻

《千千闕歌》原曲(Kohji Makaino所做)幾十年來廣為傳唱,版本林立。由於語言的鴻溝,造成我們對日文原曲欣賞很大的障礙。但有了後來在原曲的基礎上重新填上中文版的歌詞,讓這首歌從此大放異彩,被翻唱的次數也數不勝數。

當年陳慧嫻用這首歌贏了已是天后的梅豔芳,也是此歌成就了陳慧嫻

說到《千千闕歌》,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記起梅豔芳的《夕陽之歌》。這兩首同一旋律,不同歌詞,不同編曲,不同歌手,不同演繹的歌過去幾十年依然頗受爭議,也讓當年的梅豔芳和陳慧嫻兩位歌手之間好像形成了一種競爭對手的關係。這兩首歌雖然曲是一樣的,DNA所表達的意境有所不同,然而聽者在某種程度上對《千千闕歌》更有感觸,更感同身受。

當年陳慧嫻用這首歌贏了已是天后的梅豔芳,也是此歌成就了陳慧嫻

首先《千千闕歌》與《夕陽之歌》的題材不同,《千千闕歌》將主題定位在“傷情離別”上。翻開全唐詩,我們可以數一數哲理詩佔多大的篇幅,而傷情離別詩又佔有多大的比例?可以說後者擁有絕對壓倒性的優勢。因為對於人生的感悟,或深或淺,或有或無,大家都不一樣,能對夕陽陽之歌產生強烈共鳴的聽眾是非常少的,所以它的影響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太適合用來佔有市場。

當年陳慧嫻用這首歌贏了已是天后的梅豔芳,也是此歌成就了陳慧嫻

相反的是,雖然大家對傷情離別雖然有著不同的表達,但是卻有著共同的情感基礎:“傷離別”。所以,即使面對《夕陽之歌》大紅特紅的局勢,寶麗金依然從容淡定,他們底氣十足的認為《千千闕歌》將會更加出色,事實上,《千千闕歌》一投入市場,已經很受歡迎,賣到中期,各大唱片經銷商紛紛向寶麗金追加要貨,寶麗金原來只印制了十餘萬張的貨,怎知賣了三四個星期已經“清底”,立即通知工廠加班,加印了幾萬張補貨,誰料不到十日,又見清底,只好重新再印。補貨、斷貨、補貨、斷貨,再補貨、再斷貨……唱片在三個月內,總共賣出35萬張,不僅超過梅豔芳的《夕陽之歌》(接近二十萬張),還令陳慧嫻成為香港八十年代唱片銷量最高的女歌手之一。

當年陳慧嫻用這首歌贏了已是天后的梅豔芳,也是此歌成就了陳慧嫻

雖然《夕陽之歌》有著自身的缺陷,但是想要徹底蓋住它還是非常有難度的,梅豔芳是何等人物!而《千千闕歌》辦到了。網絡上曾有種說法是說《千千闕歌》成就了陳慧嫻,而我認為不全是,而是兩者互相成就。

仔細品味一下歌詞,我們會發現“傷而不悲”應該是《千千闕歌》的本色。傷而不悲,就是流淚也是笑著流的那種感覺,那麼節奏應該是明快的。音樂製作人在近藤真彥的原曲上進行了改進,改的更適合《千千闕歌》,也更適合當時還是略顯稚嫩嗓音清澈的陳慧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