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臨夏:羅家堡村的脫貧“牛”點子

周少華搞養殖,兒子做焊工,同時還有2頭犛牛在村裡的俊林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育肥。2019年,沒出遠門,周少華父子就通過辛勤勞動,致富增收。

其中,周少華是合作社的固定員工,每月工資2500元。兒子幫著搭棚舍,掙了2萬元。育肥出欄後的兩頭犛牛,價值1.2萬元。

對於這樣的好光景,60多歲的周少華從來沒預料到。他自己患有糖尿病,老伴兒也時常抱病在床,一家6口全靠兒子在外務工。他家是甘肅省臨夏市枹罕鎮羅家堡村出了名的貧困戶。直到3年前,村支書馬文俊在村頭辦起合作社,周少華一家才苦盡甘來。

甘肅臨夏:羅家堡村的脫貧“牛”點子

脫貧離不開主導產業,2017年,羅家堡村村支書馬文俊經過再三考察研究,結合自己三十年的養殖經驗,成立了俊林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以“養殖產業增效、貧困群眾增收、農村生態增值”的發展理念,探索“農牧結合、以養促農、以農促養”的扶貧路徑。

目前,合作社已建成標準化暖棚牛舍6棟,青貯池5000立方米,精料庫720平方米,入社農戶達到300戶,有了土地流轉收益、入股分紅和勞務收入。

與此同時,合作社還通過發展肉牛育肥、有機肥生產、屠宰加工等產業,使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的資金保值增值,提高了社會效益。

據馬文俊介紹,合作社年均純收入可達到2000萬元以上,入社的農戶每年可分紅1200元。

為了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俊林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在積極回收玉米秸稈的同時,還通過農戶訂單種植、合同收購等形式,大力推廣種植飼用玉米,在保證收貯效率和秸稈飼料質量的同時,提高生態效益。

“天上不會掉餡餅,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幹。”馬文俊說,最近,合作社又拓展了雞肉屠宰加工板塊,這將帶來更多的崗位,帶動更多群眾實現穩定就業。

據悉,當前臨夏全市20個貧困村,已經建成103家像“俊林”這樣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1940戶,形成了畜禽養殖、牛羊肉加工、特色種植等一批貧困戶普遍受益的扶貧產業,村集體經濟得到有效發展。

記者:王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