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留學生出國後就罵娘,再看中西方社會差異,自由只是表象

我國每年出國留學的大小學生數以十萬計,人多了之後自然良莠不齊,這自然也不奇怪。

可為什麼有的學生在接受了國內十幾年的教育後一朝出國就被迅速洗腦、同化,甚至還會出現這邊拿著國家的助學金,那邊就罵孃的情形。

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拋去一些人本性上的惡,剩下的人又是由於什麼原因?

部分留學生出國後就罵娘,再看中西方社會差異,自由只是表象


中西方社會的價值取向是不同的。

我們從小教育孩子長大後要服務於社會,為國家進步、民族復興而努力。我們的民族在近代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從鴉片戰爭起就屢被一些新興帝國侵略。一直到新中國的建立才真正站直了身體,此時百年積壓的屈辱感讓幾代中國人心裡都憋著一口氣,我們發憤圖強,強調奉獻精神,並付諸在教育中。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也是要愛祖國、愛人民、講道德,為我們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奠定了基調。

西方由於多來年享受到了全世界的資源和經濟發展的紅利,個體上講的其實是利己主義。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國家與自己並無太大的關係,自己只有權力,沒有義務。所以在外國也會有人呼籲“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這就說明他們在愛國教育上也是一致的,只是不能扭轉已經紮根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利己主義罷了。

部分留學生出國後就罵娘,再看中西方社會差異,自由只是表象


中西方社會的引導方式不同。

我們的愛國主義引導是全方位、立體化的。讀物、電影、新媒體、傳統媒體等都在宣傳愛國主義教育,這種宣傳是無死角立體化的,所以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知道有一個強大祖國的重要性,沒有國,哪有家。在國人有難時,祖國會傾盡全力保護我們,這次抗疫就是最好的證明。同樣,當祖國有需要時,全世界的華人也都伸出援手,與祖國共渡難關。

西方的愛國教育不會像我們這樣普及,但是並不代表他們認為人民可以不愛自己的國家。只不過是用了西方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每年出產眾多的西方英雄大片真的只是特效和金錢堆積出來的爆米花電影嗎?這是西方世界的一種文化輸出,在這些電影中無一例外地表現出了家國情懷,西方也希望他們的國民愛國啊!

中西方社會教育方式上的不同

我們的教育就像是一位面面俱到的家長,已經把孩子要學什麼、做什麼、怎麼做規定得明明白白。學生只要在這個框架裡進行學習就可以了,然後逐步提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應試教育。這種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學生思維固化,缺少變通,近年來被人詬病,然而它真的沒有優點嗎?

部分留學生出國後就罵娘,再看中西方社會差異,自由只是表象


西方的教育給了學生極大的自由,也就是說學生在怎麼學、怎麼做上面有很大的自主權,釋放了學生的天性,有利於他們個性的發展。於是有些人極力鼓吹西方學校的教育方式,它真的沒有缺點嗎?

如果我們的教育真的沒有優點,教育出的孩子都是隻知讀書,不懂世事的書呆子,西方為什麼還要每年重金挖走我們那麼多的人才?從對方那裡就可以證明我們的教育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勤奮好學的精神是西方學生所不具備的,所以我們不要妄自菲薄,總認為人家的就是好的,其實我們也是非常優秀的。

部分留學生出國後就罵娘,再看中西方社會差異,自由只是表象


那最後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有些孩子在接受了祖國十幾年的教育,出國之後迅速墮落,反戈一擊,甚至成為一些反華勢力的排頭兵。是因為他們被西方世界表面上的自由假象所迷惑。

西方的孩子有很大的自由,我們的孩子在刻苦學習時,他們在玩樂,這會讓有些人羨慕,初到西方世界的孩子,很容易被這種思潮所吸引。在國內時社會、家庭、學校會明確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處處受到約束;到了國外,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只是告訴他們不禁止的都可以做,可以得到表面上的自由。哪個更能吸引人,結果一目瞭然。受到蠱惑的一些意志差的學生就會反過來反對生他養他的祖國,用自己看到的表象去攻擊他的母親。

部分留學生出國後就罵娘,再看中西方社會差異,自由只是表象


但一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權利。西方所謂的自由也只是在他畫出的框架下才有的,一旦超出了範圍,一定會受到反噬,這次西方世界抗疫不力就是最好的證明。

東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其實教育的本質是相同的,都是要為國家培養有用之才。那些出國後就罵孃的人,他們是不會真正接受你的,因為全世界的人都不會喜歡叛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