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精讀前兩章的核心內容

昨天用檢視閱讀的方法,把《如何閱讀一本書》讀了一遍。感覺記住的知識點有點少。今天用分析閱讀的方式精讀這本書的前兩章。

核心觀點|閱讀的目標為獲得資訊而讀——指導型的學習與自我發現型學習的學習之間的差異——老師的出席與缺席就像自學和領讀一樣——閱讀的4個層次

關鍵詞|主動閱讀、作者與讀者、寫作與閱讀、獲得資訊、吸收資訊、指導型、發現型、出席、缺席、基礎閱讀、檢視閱讀=系統化略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前兩章主要講的是:主動閱讀和閱讀的層次。

主動閱讀,是為獲得資訊而讀。

閱讀的層次分為4個層次:

①第1個層次的閱讀就是基礎閱讀,就是說你只要認識字,只要不是文盲,只要能熟練的把文字讀下來,就稱之為基礎閱讀。

②第2個層次的閱讀是檢視閱讀,就是你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找到這一本書的重點。如果你用檢視閱讀的方法,讀完了這本書。就應該知道這本書是屬於哪種類型的書籍?

③第3個層次的閱讀是分析閱讀,分析閱讀是沒有時間限制的,也是最好最完整的一種閱讀方式。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分析閱讀就是屬於少數的那種。

④第4個層次的閱讀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你需要讀很多本書,而不是一本書。並要在這些書中找出相同之處,並找到所讀的這些書都談到的主題。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是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

我的收穫就是,把前兩章的核心關鍵詞先畫出來,然後再圍繞畫出來的核心關鍵詞進行精讀,並且思考核心關鍵詞想要表達的意識。

通過這樣的閱讀,腦海裡有一個大概的輪廓。可以畫一個小的思維導圖,通過這個思維導圖總結一下這兩章的主要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