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牛耕技术、耕牛、铁牛

牛耕技术”是指农民利用“耕牛”的力量,从事多种农活的操作技术。例如:犁田、耙田、拉车、拉碾石等。俗称为“使牛”技术。

用牛干活儿就叫“使牛"。“使牛”就是能熟练地驾驭“耕牛”,使它能配合自己,完成某种农活儿的劳作过程。

所谓“耕牛”,就是经过专业驯练的,能懂得各种耕作方法的牛,叫耕牛。也叫“熟使"的牛。

“牛”有两种:黄牛和水牛。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资料】:我国的“牛耕技术”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几乎普及中原。

在东周末西周初期,“牛耕技术”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由三人操作(一人牵牛,一人扶犁耙,一人控制深浅),减少到二人操作,再由一人操作。大大地减少了人力。同时,犁田、耙田的农具也有相应的改良。

掌握“牛耕技术",利用“耕牛”耕田种地,劳动效率是人力的10~15倍,甚至会更高。其质量更是无与伦比。因而说:“牛耕技术”是或时代的,生产力的改革、发展和提高。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由于“牛耕技术”的广泛应用,农民重视了养牛,耕牛就成了农民的宝贝,成了家庭重要的财产。

牛的粪便则是农作物的最好基肥。牛多了,肥料也充足了,农业生产随之蓬勃发展,农产品收入多了,物质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建国后,农业机械还比较少,耕牛依然还是主要的生产力。“牛耕技术”从出现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未。从中国农村盛行了2300多年。可见“牛耕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是生于民国,长于建国的,亲身经历了“牛耕技术”的盛行时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人民公社、生产队时期。我们的生产队是一个只有75人、20多个劳动力,7头耕牛的小生产队。我们几个男性社员,还是年青力壮的小伙子,责无旁贷地负责“使牛”的工作。耕种时节,每天都是扛着犁耙,赶着牛去田里使牛。对使牛的技术,纯熟得挥鞭自如。

六七头牛要耕种80多亩田地,而且一年要耕种两造水稻。早造:春分插秧,小暑收割;晚造:大暑插秧,小雪收割。有时还要搞冬种小麦。每造要犁耙四次才能插秧。可想而知,耕牛的工作量是何等之大。

每年生产出来的粮食,要上交19000斤多斤给国家。是公购粮的任务,也叫“爱国粮”。由此可见。在“牛耕技术”时代,耕牛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是多么大呀!

“铁牛”,顾名思义,就是用铁的牛。“铁牛"就是拖拉机。用铁牛耕地的工作效率,是耕牛的上百倍。且多工能:可作运输、犁田耙地、播种、插秧、收割、脱粒等多项劳作。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拖拉机问世了。但由于它体型大、太笨重,要在平原地方,且要有机耕路的田野,才能使用。对于山区和丘岭地区的山涌田、深坭田、小块的、高低不平的、奇形怪状以及梯田是用不上的。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因而,这年代“牛耕技术”还是主要的生产力,耕牛还是农民的宝贝。这时,政府对发展养耕牛是有扶持的:每生多一头小牛,政府就有奖励,发给一定的奖励金;同时,还有规定:不能随便宰杀耕牛,如果有老弱病残,丧失劳动力的牛,要镇级政府批准才能宰杀。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21世纪初期,微型打田机(微型拖拉机、小铁牛)登场了。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微型打田机,它以轻便好用,工作效率高(每造用耕牛要搞四次才能插秧,而用小铁牛两次就搞定了)而赢得了市场。

可能还有些年轻人,还不知道“耕牛”对人类对社会有多大的贡献…

就是这样,在一、二十年的时间,就被蜂拥而来的“小铁牛”取替了在中国历行了两千多年的“牛耕技术”。

从此,犁、耙等农具就被送进了博物馆,那可爱的耕牛,农业生产的功臣,就被送上了餐桌。

这也许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吧!不!这是时代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