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過年前後有一個地方是最熱鬧的

但是沒人想去

……

那就是“xx村衛生室

……

春節前後最熱鬧的地方就是這了。

為啥呀?鬧感冒唄。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小孩們感冒的最多,被媽媽摟著扎針,疼的哇哇叫。

本來就不大的病室,十張床全坐滿了人,最多的一張床上坐三個人,都在打著吊瓶。

本來要約朋友出去玩,一問,去不了了,咋了呢?一家四口三個人感冒,把她妹妹“嚇得”不敢回家……

感冒可謂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現代人都知道感冒了要吃感冒藥;

搞不好還要吃消炎藥、退燒藥、止咳藥,看著一大把花花綠綠的藥片,強忍著噁心閉眼灌下去……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因為感冒錯誤使用感冒藥而引發多器官衰竭的案例比比皆是。那麼在沒有這些感冒藥的古代,人們感冒了是怎麼辦的呢?

在古代,感冒不叫感冒,人們叫它“傷風”。

結合現代所學我們知道感冒的病因其實是因六淫(風、寒、暑、溼、燥、火)、時令之邪(寒冷、炎熱、暑溼),侵襲肺衛,以致衛表不和,肺的功能受損而表現為病。

這其中又以風邪為主因,因為風為六淫之首,流動於四時之中,故外感為病,常以風為先。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但在不同的季節風與當季相應的氣候相合傷人,而表現為不同證候。如:

秋冬寒冷之季,風與寒合,多為風寒證;春夏溫暖之時,風與熱合,多見風熱證;夏秋之交暑多夾溼,又多為風暑夾溼證候。


但一般以風寒、風熱為多見。

外邪侵襲人體是否發病,關鍵在於衛氣之強弱,同時與感邪的輕重有關。這也是為什麼相同的季節有些人容易感冒而有些人不感冒的原因,每個人的抵抗力都不一樣。

簡而言之,感冒的發生,就是因為和當季的氣候結合,侵襲人體,同時人體的免疫力又不夠強盛,就會誘發感冒。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那麼常見的感冒都有哪些分類呢?

1、風寒束表證

常見春冬季節,寒氣較盛的時候。

惡寒重(自我感覺非常寒冷),有輕微的發熱現象,沒有汗,常頭痛,肢節痠痛,鼻塞聲重,或者鼻癢打噴嚏,經常流清涕,咽癢,咳嗽,有痰的話痰稀薄色白,不口渴或喜熱飲,舌苔薄白而潤。


風寒何解?常用防風、蘇葉、蔥白、生薑等解表散寒;杏仁、桔梗、甘草等宣通肺氣。

2、風熱犯表證

常見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

身體發熱較為顯著,有點不喜風吹,出汗不暢,頭脹痛,面色發紅,咳嗽,痰黏而黃,咽燥,鼻塞流黃濁涕,口乾想要喝水,舌苔薄白微黃,舌邊尖紅。


風熱何解?常用銀花、連翹、薄荷辛涼解表,疏風散熱;竹葉、蘆根清熱生津;牛蒡子、甘草、桔梗宣利肺氣,化痰利咽。

3、暑溼傷表證

常見夏秋之交,暑、溼氣重的時候

身體發熱,輕微不喜風吹,出汗少,肢體疼痛,頭昏發沉、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胸悶,泛惡,腹脹,大便糖稀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


暑溼何解?常用銀花、連翹、鮮蘆根清暑解熱;香薷發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溼和中。

附:虛體感冒

體虛之人,衛外不固,感受外邪,常纏綿難愈,或反覆不止。

1、氣虛感冒

惡寒較重,身體發熱,無汗,頭痛咳嗽,痰白,咯痰無力,平素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覆易感。


常用黨參、甘草、茯苓扶正以驅邪;蘇葉、葛根、前胡疏風解表;半夏、陳皮、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2、陰虛感冒

身熱,微惡風寒,汗少,頭昏,心煩,口乾,乾咳少痰,舌紅少苔。


常用玉竹滋陰,以資汗源;甘草、大棗甘潤和中;豆豉、薄荷、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熱和陰。

感冒在流行季節需要積極預防,尤其是經常感冒的人,可堅持每天按摩迎香穴,並服用防治方藥。

冬春風寒當令季節,客服貫眾湯(貫眾、紫蘇、荊芥各10克,甘草5克煎煮);夏令暑溼當令季節,可服用藿佩湯(藿香、佩蘭各5克,薄荷1.5克,鮮的用量加倍);若是流感盛行,可用貫眾、板藍根、生甘草煎服。

此外室內用食醋燻蒸可做空氣消毒,以防傳染。

過節前後感冒盛行,中醫辨證3湯1法輕鬆搞定!

課後題:

1、張某,女,16歲。病了五六天,開始惡寒,後來身體發熱不寒,為惡風,出汗不多,頭昏痛,咳嗽,胸悶痛,咽部微紅,口渴欲飲,尿黃舌苔薄白,邊尖紅。

2、鄭某,男,29歲,病了一天,突然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骨節痠痛,咳嗽,咽癢,咯痰色白,口乾不欲飲舌苔白滑。

3、劉某,男,28歲,一週之前,爆感風寒,左臂驟然作痛,咳嗽劇烈,夜不安枕,昨晚忽然咳血,大便四日未下,體溫38.8度。舌苔黃,脈浮緊。


大家來判斷一下以上這三位都是什麼類型的感冒吧,可在文下留言,正確答案下期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