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院對阿里巴巴和馬雲的意義是什麼?

常青

最近科技圈被阿里巴巴的達摩院刷屏了,相信不少網友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

本月上旬再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佈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性技術研究。

“達摩院”是什麼?

哈哈,說個笑話。

現在一本正經地看看規劃中的達摩院主要研究方向:

“達摩院”的研究方向定位於基礎科學和顛覆式創新,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吃瓜群眾就理解為某某研究院就好了。

馬雲大大對“達摩院”名稱的解釋很像他一貫的風格:“我說就叫Damo,叫著叫著就順了。Google一開始聽著也很奇怪,慢慢就叫出來了;英特爾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叫著叫著就習慣了。就叫達摩院這個名字好了,叫著叫著,養著養著,愛著愛著,就會越來越喜歡。”

保持著他一貫的自信和任性!

對於達摩院,馬雲給的方向就是解決未來的問題!

達摩院的首批研究方向都是些在當今技術領域非常熱門的技術,以阿里巴巴的財力自然是可以支持這些研究項目的。

達摩院在全球成立了科研機構,吸取當地人才做研究,而且成立了個學術委員會!

委員會的陣容可以說是非常強大了,首批公佈的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作為最高學術諮詢機構,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

還有哈佛大學的 George M. Church,“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

為什麼要成立達摩院

關於馬雲對達摩學院的要求和展望,在大會上的演講表達得已經很清楚了:

①三年陸續投入1000億

②研究院要做一個跟微軟、英特爾、貝爾實驗室、IBM不一樣的研究院,要適合這個世紀的研究院!

③未來研究院要能夠自己養活自己,沒錢的走不長,只看錢的走不遠,達摩院要解決問題同時有利潤有研究能力,自己做一套出來。避免政府、企業、學校的贊助,自營自立

達摩院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長

那麼達摩院對於阿里巴巴的意義是什麼呢?阿里巴巴為什麼要成立達摩院?

馬雲早在過去數年中多次提及阿里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與路徑——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互聯網分析師郝智偉分析:

達摩院可以說是NASA計劃的升級落地版,部分原因是阿里需要把自身在商業中已經應用的前沿技術滲透到更多場景當中、展現在人們面前。

過去18年,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螞蟻金服等商業模式都做得很成功,所以掩蓋了阿里在技術領域的光芒。阿里在前沿技術上是應用的多,收穫的少,這是阿里成立達摩院的驅動力之一。”

套用馬雲的一句話:“我們不能僅僅靠論文活下來,90%以上研究的東西,不能只在實驗室裡面,必須在市場上。”

所以獨立於阿里巴巴的賺錢兼顧科研的研究院,屬性更像一個科技經濟體。

而就市場角度來看:首先政策上達摩院的研究是受政策支持的:

目前,阿里巴巴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要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等;

他們還將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 100 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作為吃瓜群眾,我們更在意達摩院的成立,對於宏觀的民眾的生活有什麼可能性的影響,生活中對我們慼慼相關的東西。

我們當然知道資本逐利,一切都是為了利益出發。

然而無可否認的是,作為科技巨頭,加大對研發的投入,正面的意義也是長遠且重要的。如馬雲自己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①達摩院的成立客觀上有利於促進AI和其它基礎科學的發展。

以阿里的名氣和影響力,達摩學院的推出不僅可以成為一次很有影響力的全民AI科普,對整個產業鏈上的從業人員都有好處。達摩學院有助於提高公眾對於基礎學科的重視,學術界的研究成果;

就拿最近的阿里無人超市來說:掃碼、進門、拿東西、然後出門自動結賬,雖然在利弊上仍存在著許多討論,但無疑阿里開創了一個新的便民的購物方式;

智能物流的研發和建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智能物流網絡的建立,還使得許多原本印象裡不會在網上購買的東西也可以輕鬆實現線上購買。

如今的阿里已經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帝國,不可否認地是它已經滲入我們日常生活中,作為一個科技巨頭,能夠加大科研投入在研究尖端科技改善民生上,定算是好事一件。



旅日

雲棲大會上,馬雲與13位全球頂級科學家進行會談,其中包括中國唯一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等。

照片裡的任何一個名字,都足以讓科學迷眩暈,但上能夠真正聽懂他們討論的人,全世界也寥寥無幾。歐內斯特·索爾維,比利時工業化學家,靠著科技帶來的雄厚財力,組織起了這樣的盛會,瞭望人類的新疆界。

與索爾維不同的是,馬雲急切地想把遠方的地平線的形狀,告訴所有人。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在雲棲大會這樣一場專業人士的專業對話裡,我們要聽一個“最不懂”的人來說些什麼——而且還報以最熱烈的掌聲。

阿里巴巴正式宣佈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阿里巴巴達摩院。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行顛)為達摩院首任院長。

達摩其實是DAMO,達摩院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 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 ”。

“達摩院”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未來3年內,阿里巴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阿里巴巴達摩院還宣佈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作為最高學術諮詢機構,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

目前的委員會成員包括——

高文:

北京大學數字媒體研究所所長、系統芯片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個國際標準委員會“中國代表團”團長

梅宏:

青鳥系統主要創始人、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朝暉:

浙江大學校長,之江實驗室副理事長

黃如:

最年輕的中科院女院士,納米尺度新型半導體器件、工藝技術及相關應用技術領域權威學者。

Michael I. Jordan:

美國三院院士,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泰斗,兩位根目錄人物之一,眾多知名AI科學家的導師

李凱:

美國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提出分佈式存儲設計思想

周以真:

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定義了計算思維

Henry M. Levy:

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美國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

“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用新方法開創了“個人基因組”研究的時代

Avi Wigderson:

以色列數學家、計算機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士

再就是馬雲的演講,小歪特地做了實錄,並擅自劃了重點。

馬老師,今天是這樣說的:

我確實不懂技術,承認不懂技術不丟人,不懂裝懂才丟人。但我欣賞

技術、信仰技術。

達摩院要做的是把技術進行普惠。

有一天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號召科學工作者思考企業,號召企業家要有追求科學的態度。

互聯網已經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

技術、科技一定是為了人而存在的。

在數據時代,計算將是生產力,數據將是生產資料,互聯網將是新的生產關係。

達摩院有三個原則:

必須比阿里巴巴公司長,至少要活85年,我們給世界留下一個研究院,留下阿里的商業;

達摩研究院至少服務世界20億消費者,解決一億人就業,

必須面對未來,解決未開的問題。達摩院要自己具備盈利能力,阿里不是不投入,未來3年將投入1000億人民幣,但未來達摩院要靠自己賺錢。

王堅說由於我們的商業做的太好,掩蓋了背後的技術。我認同。阿里巴巴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就沒有今天的成就。我為阿里巴巴擁有2.5萬科學家和工程師而驕傲。

以前看工業發展好不好,看電力指數。未來,看社會發展是看計算指數。

以前看任何城市de發展,看是否通電、通道路,今後看任何城市的發展,是要看它是否通數據,它的互聯網覆蓋能力怎樣。

未來的30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將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未來將屬於利用好互聯網公司最好的公司。企業要做的,是有創意、創新、創造的主動性,要有追求科學的態度。

人對技術的擔心是因為人缺乏對自己的自信,人也缺乏對未來的想象力,任何一次技術革命確實對傳統工業、傳統的技術、傳統的就業帶來衝擊,但每一場技術革命都帶來了新的就業。

所有能定義的清楚的未來,都不是未來,年輕人不擔心未來,孩子們自己有他們的未來。一次的變革,阻擋未來的是恐懼,希望未來能誕生更多的達摩院,只有跨出去,敢唱歌、敢做小丑才有未來!


WiFi已連接

馬雲為阿里巴巴設計的年限是102年,但他顯然想留下更多。“我希望阿里巴巴有三樣東西可以傳承下去。我個人希望第一是阿里巴巴留下這個實驗室,它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長;第二留下一所湖畔大學,培養企業家,把自己所有的得失告訴人家;再一個,阿里巴巴的公益基金會活得很長。有一天阿里巴巴不在了,這三樣就是我們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10月11日上午,馬雲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稱。馬雲說的阿里巴巴的實驗室是剛成立“以科技創新世界”的阿里巴巴達摩院。

“未來3年內,阿里巴巴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宣佈達摩院將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與國內“雙一流”大學和學科的科研人員相比,達摩院的學術諮詢委員會陣容毫不遜色,首批公佈的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泰斗Michael I. Jordan、“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George M. Church。作為最高學術諮詢機構,學術委員會對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提供諮詢建議。這顯然是一支堪稱豪華的研究團隊。

“達摩院要做的,就是真正要把技術進行普惠。如果不能把技術做得普惠,讓更多人分享、享受技術的紅利,我相信第一是一定走不久,第二走久了也會被推翻。”馬雲表示,1000億資金只是創業基金,達摩院要有掙錢意識,希望即使阿里巴巴死掉後,達摩院還能活著。

馬雲曾在過去數年中多次提及阿里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與路徑——構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為世界解決一億就業機會,服務跨國界的二十億人,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平臺。“達摩院”正是為達到此目的解決問題而創立。

“解決社會問題是阿里巴巴始終貫徹的技術研發邏輯,阿里巴巴已經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我們在這個國家、在這個時代擔當有巨大的責任。阿里巴巴必須是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要成為國家和社會乃至於世界創新的發動機。”馬雲稱。


經濟觀察報

2017年阿里雲棲大會,馬雲宣佈達摩院的成立。

針對達摩院,他提出三個原則:達摩院要活的比阿里巴巴長;達摩院要服務全世界,解決普惠共享、可持續發展、快樂健康問題;達摩院要面向未來,解決人類的問題。

資金方面,達摩院必須具備盈利能力。未來五年,阿里巴巴會對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作為啟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馬雲視“達摩院”為阿里巴巴將留給世界最好的東西之一。”我們要留下一個研究院。另外,我們希望把阿里巴巴的商業留下來,所以建立了湖畔大學;我們希望留下阿里巴巴的責任與擔當,所以成立了公益基金會。”馬雲說。

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名的研究機構有貝爾實驗室,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其中貝爾名氣大,因為歷史最悠久,已經90多年的歷史了。

在今天的演講中,馬雲稱,這些實驗室都代表不了未來,言下之意是,達摩院的成立,就是要代表未來的方向的。


貝爾實驗室一共獲得8項諾貝爾獎(其中7項物理學獎,1項化學獎)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中,貝爾實驗室為全世界帶來的創新技術與產品囊括了:第一臺傳真機、按鍵電話、數字調制解調器、蜂窩電話、通信衛星、高速無線數據系統、太陽能電池、電荷耦合器件、數字信號處理器、單芯片、激光器和光纖、光放大器、密集波分複用系統、首次長途電視傳輸、高清晰度電視;UNIX操作系統;C和C++語言。

看完上面的成果,你再看看馬雲所說的,一個如此牛逼的實驗室,馬雲認為沒什麼了不起,代表不了未來,可見達摩院的定位實在是太高了。

由此可見,馬雲成立達摩院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思考十多年之久,並且定位非常高,要解決未來的問題,要有社會擔當。

說實話,中國還真缺這類民營研究機構,這樣的機構,越多越好,騰訊啥時候搞一個唄?別整天搞遊戲研發了。


趙冰峰

上啥班,短視頻招聘APP為您解答

以下回答來自上啥班用戶互動留言

何謂“達摩院”。

在眾多武俠小說中,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達摩院是菩提達摩祖師修禪練武的地方達摩院又是少林的核心,少林武學最高機構,《易筋經》、《洗髓經》的神奇為武林稱道。可以理解為武學的核心研究機構。


阿里巴巴擬斥資千億用於達摩院對新技術研究的意義何在。


阿里巴巴是目前中國最前沿的企業之一。在科技領域中,阿里巴巴已是一家重量級的行業領軍者: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阿里巴巴有兩項入圍;2017“最球50大最聰明企業”,阿里上榜;全球雲計算公司最新座次,阿里雲擠進前三;阿里雲成亞洲規模最大雲平臺;啟動“NASA”計劃,

動員阿里巴巴2萬名科學家和工程投身“新技術戰略”,面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也正因為如此,其最關注的始終是新技術的開發與研究


斥資千億注入科研領域既能大大促進阿里巴巴企業的技術進步,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全國各行業企業對新技術的研發與追求。從眼前的簡單追逐暴力轉為強化核心科技,阿里巴巴給中國企業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


是對當代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一種鼓舞。


如此知名度的企業對新技術研究的專注,勢必會極大的鼓舞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當代年輕人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激情、夢想與衝勁,三年內投入千億用於新技術研發,把科技與金錢做掛鉤,可以更好的鼓舞當代年輕人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求精求細,更好的傳承好中華文明發明創造的優秀品質。


以上


上啥班

阿里巴巴又搞了個大事情,馬雲成立達摩院。在你還不清楚達摩院到底是什麼機構時,點點為大家帶來了馬雲對達摩院提出的三個原則,看馬雲對達摩院的發展有什麼規劃。

阿里巴巴投千億成立自己的研究院了,“達摩院”這個名字要復出江湖

10月10日,互聯網界從業者兼微博主@震長 發佈了一條動態——馬雲將在明天上午的雲棲大會上宣佈改變世界的大事情。這就讓人很期待了!現在,謎底揭曉了。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活動現場宣佈,阿里巴巴已經組建全球研發中心“阿里巴巴達摩院”。據悉這將一所彙集各國智庫大腦的研究學院和實驗室機構。首期投資達千億元。

少林寺達摩院本意是指:菩提達摩祖師修禪練武的地方,據北宋《景德傳燈錄》等書所載,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達摩大師從南朝梁國北來,面壁於嵩山少林寺,歷時九年,首傳禪宗。隨之功成的還有《易筋經》、《洗髓經》二經,奠定了少林武術的基礎。

“達摩院”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目前,“達摩院”已經開始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引入 100 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對達摩院未來的發展,馬雲提出三個原則,一是必須活的比阿里巴巴長。此前,馬雲說阿里要做一家 102 年的企業,他認為企業是有周期的,但能留下來的,是阿里巴巴的技術、經驗以及對社會的擔當。阿里巴巴已經 18 年,還有 84 年要走,達摩院至少要活 85 年。

第二,達摩院要影響至少 20 億人。現在阿里巴巴已經是全球第 21 經濟體,未來要成為第五大經濟體,所以達摩院也需要解決 20 億消費者未來要面對的問題。

第三,研究院要學會自營自利,但不是不給錢,未來 3 年內,阿里巴巴會投入 1000 億給達摩院,但未來,還是要自己掙錢。

馬雲提到跨界時還提到自己晚上要唱歌。他說高曉松對他說的一番話讓他信心大增,“別人不會因為馬雲你唱的好而高興,你唱不好大家才開心。”


動點科技

1、達摩院是什麼?

達摩即「DAMO」,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Momentum and Outlook。

在武俠小說中,達摩院作為武學最高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煉的最高境界。

阿里巴巴達摩院是一個探索人類科技未來的實驗室,主要研究基礎科學和顛覆式創新,包括數據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量子計算和人機自然交互等範疇,具體研究領域涉及機器學習、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等。

阿里巴巴達摩院由三大主體組成,一是在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二是與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的聯合實驗室;三是全球開放研究項目-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IR計劃)。

2、馬雲要投入多少成本?

馬雲說,阿里巴巴被認為是技術實力最弱的公司。“我確實不懂技術,承認不懂技術不丟人,不懂裝懂才丟人。”

“阿里巴巴這家企業要活102年,是非常困難的,我們每天都很難過。”如今阿里18歲,如果達摩院要比阿里持續更久,至少要活下來85年。

阿里巴巴達摩院的願景寄於“以科技,創新世界”達摩院將設立全球多地研究站招募研究員。

達摩院計劃在三年內投資1000億人民幣,建造一個以科技為核心的,匯聚全球頂尖科技大牛、學者的交流中心。

3、達摩院的意義

“要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希望為全世界解決1億就業機會,為全世界服務20億消費者,為1000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

隨著支付寶的走遍世界,馬雲不侷限於用一款產品來改變世界,而是更多的考慮放眼未來用技術的角度來”把控世界命脈”。

如果說達摩院是一個瑞士軍刀,那它其中的多個研究領域就是這個解決未來世界問題的多種功能。


獨角獸工場

謝邀,我是變革家陳俊。近日,杭州雲棲大會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峰宣佈成立全球研究院“達摩院”。達摩院以科學定位,阿里會在全球多點設立的科研機構,研究方向包括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以及應用技術。馬雲表示創建達摩院的想法已經有了十年之久,創建達摩院就是希望匯聚全球的頂尖科學力量,成為“中國人所創辦的世界頂級科研機構”,為世界創造更多平等機會,幫助解決人類面臨的挑戰。阿里方面也表示三年將投資1000億人民幣作為達摩院的啟動資金。
大致瞭解達摩院作為一個研究院建立之後,我想大家心裡已經對達摩院有了一個模糊的輪廓。那麼達摩院對阿里巴巴以及馬雲的意義到底在於什麼?我們不妨這樣想一想,阿里巴巴現在已經建立了有18年,在這18年間,阿里做到了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而馬雲也順勢被稱為創業教父,所以阿里和馬雲現在可以算是比較成功的了,而這次進軍科學領域更是要將阿里推上國際舞臺。
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為我們探索世界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科學發展到今天非常的了不起,不過仍然有很多未知的是沒有被發現的,所以科學這方面還有許多空間可以發展。達摩院首批公佈的學術資源委員會中就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名美國科學院院士等。這是一個良好的開頭,也讓我們對達摩院的未來更加具有信心。
未來,達摩院在科學方面有了一定領域之後,阿里巴巴相比於現在更是多了一份責任,那麼到時候達摩院對阿里的意義就不再是盈利,而是將阿里創建成了一個為全世界服務的公司,這能夠保證阿里巴巴這個公司在世界的地位。而對於馬雲本人來說,達摩院給他帶來的除了收益之外更多的是人民對他的認可以及讚美。

變革家

很多人喜歡用八個字來描述馬雲的達摩院,即“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實這樣的評價有些片面,因為只有行業內的從業者們才會擁有這樣的信息量,知道馬雲怎樣“獨善其身”,也能夠找到阿里巴巴“窮”的時間節點,在此基礎上的“窮則”與“達則”才有對比意義。更重要的一點是,行業內的從業者,畢竟是小眾。

對於行業外的路人來說,馬雲是中國首富,是到處走穴分享成功學的男人,是經常出現在微商勵志語錄的男人,是每個創業者都夢想著擊敗的男人,是定期就會出現在段子裡的男人。

個人公眾形象是一名企業家的重要資源,人們可以通過他來閱讀公司,他也可以通過自己的活動來維持公司的關注度。在流量為王的時代,人們從不介意在有限的接觸面中增加一個突破點。

但馬雲並不需要這樣的公眾形象,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公眾形象是隨時可能致命的:一方面他身處的互聯網行業是市場中門檻最低的行業,其內部的運行規則、操作模式可以公開透明地展示在公眾面前;另一方面他伸出的互聯網行業又是門檻最高的行業,技術儲備和研發的競爭可能就在細節之間決定成敗。

是的,低調是屬於馬化騰的、務實是屬於張小龍的、科技是屬於雷布斯、匠心是屬於羅永浩的,作為科技企業創始人(高管)的他們都擁有與自己核心業務相對應的標籤,而且是公眾層面上認可的標籤,是可以帶給核心業務正面反饋的標籤。

馬雲其實也很想有,但無數條段子、無數碗雞湯、讓縱使孵化出阿里巴巴、淘寶、天貓、螞蟻金服的他依舊什麼也沒有,依舊生活在鄙視鏈的最下端。

包括這次雲棲大會後,以微博為代表的主流社交平臺裡,流傳最廣的依舊是“馬雲是如何在舞臺上唱跑調,甚至把李健帶跑偏的”。如果我是馬雲,其實也很像想雷布斯上次驚動知乎那樣,在微博長嘆一聲“唉……”

所以馬雲說:“我們也希望阿里巴巴對社會的擔當、家國情懷留下來,我們成立了一些我們所謂的公益基金會。這三樣東西必須活得比阿里巴巴還要長,所以今天阿里巴巴已經活了18年,我們還有84年要走。達摩院至少得活85年,這是我們的想法。

這次真不是例行吹牛,這次我真信了。


互聯網指北

意義肯定大呀,不然3年1000億人民幣白砸掉麼?!


我們看看資金用途:主要用於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的研發。

從湖畔大學到達摩院,阿里巴巴的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特別在量子計算、人機交互與智聯網等領域,聚集了全球一大半的頂尖人才,不過是為阿里巴巴提供技術創新支持。


達摩院涵蓋了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人才,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I. Jordan、分佈式計算大家李凱、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

這些人被請進來不是做顧問,也不是講學,而是要將他們的研究轉化成成果,能被阿里巴巴直接利用的成果,可變現的產品。所以前期只投入1000億人民幣,而不是美元。


也就是說,3年以後達摩院要自負盈虧,阿里巴巴可能不會直接投入現金,而是靠成果轉化資金週轉投入使用。

這可以說,是阿里巴巴未來發展的動力與支柱。是奠定馬雲在全球經濟、科技、發展“偉人”地位重要的一環。


用馬雲自己的話說,錢對他來說毫無概念,也無意義,沒時間用錢,錢只是數字而已。其言外之意就是,“名聲”對於馬雲來說很重要。


所以馬雲再次折騰出了“達摩院”,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希望達摩院比阿里巴巴的壽命更長!戴著面具的馬雲,絕對是一個好歌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