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我们在行动

今天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记者为此采访了我市几位环境保护工作者,看他们如何保护环境,听他们对市民的建议。

淇河生态保护督查工作者葛玉庆:淇河边的一花一木都像我的孩子

□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明英

4月21日上午不到8点,葛玉庆来到办公室,拿上相机、望远镜、温度计,和往常一样到淇河边巡查。

作为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建设办公室督查科科长,51岁的葛玉庆主要负责巡河、检查保洁情况、督查工作进度等。

葛玉庆一边巡查一边指着沿淇步道一侧的芦竹对记者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倾注着淇河保护人员的心血,这里的一花一木都像我的孩子一样,一发现它们生长态势不好,我就得赶快想办法采取措施,因为它们健康成长才能保证淇河水质优良。”

葛玉庆的工作不仅是巡查河道,还得关注淇河水域沿岸的动植物生长情况,因此他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在淇河发现的水芹是豫北地区河流中绝无仅有的,这些植物只能在水质优良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葛玉庆说,他还在淇河发现了水葱、野荸荠(bí qi)、茭白等,这表明淇河生态环境已经得到良好发展。

“这么好的环境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更需要每个人持之以恒地维护它,不能有在河边烧烤、非法捕鱼、非法开采鹅卵石、乱砍乱伐等不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行为。”葛玉庆说,为了及时发现并制止此类行为,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一接到举报马上行动。

今年清明假期,葛玉庆原本在家休息,突然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在淇河岸边乱倒垃圾。葛玉庆立即赶到现场查看、处理,并协助护河员清理垃圾。

葛玉庆说,淇河保护,他不是“光杆司令”,在他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有四级联动的工作人员协助,有老百姓、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配合,大家一起努力,才有了淇河好环境。

让葛玉庆高兴的是,通过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淇河已经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生态河,也成为我市一张耀眼的名片,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水质监测员王银花: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玉姣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得肩负起居民饮水安全健康的重任,更要关注水资源环境污染问题。”4月21日,鹤壁生态环境自动监测中心水质监测员王银花说,保护环境,可以从身边的水入手。

王银花2010年开始从事水质监测工作,她和同事不仅要对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和地表水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监测,还肩负着应急临时检测任务。

王银花感慨,随着我市全面开展河湖水污染治理、水岸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水质达标率明显提高,水质自动监测站点也越来越多,这让他们在掌握水质变化情况时越来越方便。

“水质的提升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更离不开居民的自觉维护。我们都有了‘职业病’,到达一个地方采集水样时,首先关注的不是周边风景,而是有没有存在污染水源的现象;到外地旅游时,总会不自觉地分析当地的水质和水域环境,看见河上漂的垃圾也会想办法捞起来。”王银花说,特殊的工作让她对水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她也比较注意保护水资源,如洗衣服时减少洗衣粉、洗衣液的使用量,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王银花在采集水样的过程中到过不少缺水的地方,因此对节约用水有更深的体会。

“我们说的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而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占比量极少,这需要人人心中有节约用水的意识。”王银花说,她日常生活中比较注意这一点,经常想办法提高水的利用率,一水多用。

环境空气监测员李辉: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内源污染

□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玉姣

4月21日早上,鹤壁生态环境自动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李辉像往常一样步行来到单位。“空气污染会对人体、植物、气候造成影响,地球是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我们得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护它。”李辉是一名环境空气监测员,他对大气污染有更深入的理解,也非常提倡绿色出行。

“鹤壁从2002年开始环境空气监测工作,我从那时起就做这项工作。这些年来,仪器越来越先进,监测功能越来越好,有关部门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咱们的空气质量才会越来越好。”李辉说,如今各站点都有自动监测仪器,相关数据会自动汇总到网络平台,若数据发生异常仪器便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则会迅速将数据向有关单位汇报。

“空气污染主要分为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两个方面。”李辉说,外源污染不好控制,做好内源污染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内源污染主要包括烟花爆竹燃放时造成的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企业生产污染、居民生活污染等。

“近几年,我市采取控煤、机动车限行、企业治污等方法改善空气质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维持这种成效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李辉建议,市民尽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步行等;长时间驻车要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时间;平时注意节水、节电、节气、节油,尽量做到低碳生活。

护河员贾金栓:是护河员,也是保洁员信息员宣传员

□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明英

“来淇河边游玩要注意安全,看好孩子,别乱扔垃圾。”4月21日,今年59岁的护河员贾金栓在寒坡洞水源地,一边清扫沿淇步道,一边提醒游客。

2013年淇滨区招募第一批护河员时,贾金栓便报名参加了。从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门口到淇河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是贾金栓的工作范围,长约1公里。

“护河员可是身兼数职,不仅要当好护河员,还要当好保洁员、信息员、宣传员。”贾金栓说,保洁员就是负责沿淇步道以及周边的卫生;信息员就是留意淇河边的情况,遇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宣传员就是给游客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

节假日是贾金栓最忙的时候,每天得守在河边十几个小时,劝阻游客乱扔烟头等。“河边的芦竹是工人们一棵一棵种的,就是为了让淇河的生态变得更好。一旦着火,对环境造成的伤害要好多年才能修复,所以每天我都要认真工作,防止火灾。”贾金栓对记者说。

贾金栓每天早上8点到岗,除了打扫卫生,还得劝阻在淇河边洗车、洗衣服等行为。“前几年来河边烧烤的游客较多,这几年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少有人来河边烧烤了。”

“淇河环境好,很大一部分是这些植物的功劳,谁要是动这些花花草草,我第一个不愿意!”贾金栓说,他对这里的花花草草已经有了感情,每天在淇河边巡逻不仅仅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爱护环境、保护淇河的一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