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近日人大常委委員的一則提議,在網上引起大量的熱評,基本內容如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將法定婚齡降至18歲#:應對老齡化】#委員建議適當下調法定結婚年齡#6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對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二審稿進行分組審議。此次草案二審稿維持了現行婚姻法婚齡的規定。在審議中,法定婚齡成為熱議的焦點。有常委會委員建議大幅降低法定婚齡,改為男18週歲、女18週歲。張蘇軍委員指出,2013年到2018年,我國連續5年婚姻登記人數逐年下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出生人口下降,老齡化上升,“降低婚齡不可能直接扭轉婚姻人數下降和老齡化上升的趨勢,但配合其他一系列鼓勵生育的政策,相信能逐步解決。

有大量的吃瓜群眾,紛紛在新聞上面進行熱評。90後紛紛表示,80後的哥哥姐姐因為小三問題離婚了,00後的結婚後因為不合適分開了,就只剩下90後在離婚狂潮裡瑟瑟發抖,一邊恐婚一邊相親。

90後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大部分至今單身的90後紛紛吶喊:90後的我們,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我們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原因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自身條件優越,但就是遲遲沒有辦法步入婚姻。是真的不願意結婚、不想結婚,還是陷入了一些思維誤區?前段時間,在和大量的有恐婚想法的人溝通後,把“恐婚”這件事兒做了一個分類。

90後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恐婚,是怕離婚

出軌、家暴、離婚、婆媳問題頻頻上熱搜,每一次明星和公眾人物婚姻的離散,都會引來無數圍觀和唏噓。這些新聞對單身來說,就像洪水猛獸。看到曾經如此登對、熱烈的愛情,最終結局卻是分崩離析的冷冷清清,足以讓人心生恐懼。


恐婚,是因為怕嫁錯人

很多姑娘在“催婚”的壓力下,和親戚朋友介紹的對象尬聊、約會看電影,可是內心是猶疑的。因為她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害怕眼前這個挑不出毛病的男人,可能不是真心喜歡的Mr.right。


90後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嘴上說著恐婚的90後,每當看到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相濡以沫的愛情時,依然會憧憬婚姻。幻想老了之後,也會有一個人會給自己打電話叫自己回家吃飯,而自己在公園裡跟姐妹們跳廣場舞難分難捨,對方氣得來把自己拉回家,一路上牽著自己的手罵罵咧咧,而夕陽卻把兩人的影子拉的老長老長····

90後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所以啊,有時候所謂的恐懼婚姻,並不是恐懼婚姻本身,而是害怕遇見那個在面對婚姻未知時手足無措的自己。我們從小學習的知識就是在家如何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如何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如何做個好公民。但從未好好的去學習過如何做個好丈夫、怎麼做個好妻子。因此面對未知,我們充滿了恐懼,因為我們都還不具備處理婚姻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婚姻波折的勇氣。

90後集體陷入了“恐婚”危機。為什麼才二十幾歲就在恐婚?

願你能早日遇到那個他,讓你心中充滿力量,可以和他一起共擔風雨同享繁華。也願你能早日習得感情和婚姻的經營秘籍,和他相親相愛共白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