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縣水泉步陽草編,扶貧富民的“法寶”

突泉縣水泉步陽草編,扶貧富民的“法寶”

笤帚,再平常不過的物件,但記者在突泉縣水泉鎮卻看到了一種特殊的笤帚製作方法——水泉步陽草編技藝,村民將它當成了發家致富的“法寶”,突泉縣水泉鎮將它打造成扶貧富民的“金鑰匙”。

突泉县水泉步阳草编,扶贫富民的“法宝”

自治區非遺傳承人王翠華上門指導學員草編笤帚 畢力格攝

水泉步陽草編技藝是第四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之一。日前,記者慕名來到突泉縣步陽草編培訓基地,見到了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王翠華,也瞭解到水泉步陽草編技藝是如何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的。

“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自種自產自銷”產業鏈,不僅讓全鎮人民享受到這項技藝帶來的“經濟紅利”,讓草編工藝製品遠銷海內外,更讓其成為民間藝術文化的瑰寶。“在水泉鎮,至少有40%的貧困戶參與到步陽草編工藝的大軍中來,他們在得到了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增強了自主增收的能力。”水泉鎮鎮長劉彤告訴記者。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2009年以來,水泉鎮下大心思、花大力氣,積極協調場地,引進笤帚糜子深加工企業,2010年5月註冊突泉縣步陽清潔用具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化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長久的利益聯結機制,為農戶無償提供長纖維高粱草種子,與農戶簽訂保底回收合同。工人可以在家編制產品,公司計件回收。

成品有了,如何推廣出去,轉化為實際效益呢?公司推出“線上+線下”銷售模式,線上利用品味突泉、“供銷e家”等平臺;線下通過實體店銷售、訂單銷售等渠道,幫助農戶實現增收。“如今,步陽草編技藝在水泉鎮13個村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實現了村村全覆蓋,有的村民專門做這個,有的村民利用農閒時節做,而且大多數人還是做笤帚,物件兒小,做得快,也好賣。”劉彤說。

王翠華現在每年依靠草編能收入五六萬元,作為水泉步陽草編技藝唯一的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她參加過第十五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守望相助·56個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展”;在第六屆中泰文化藝術節中,代表自治區參展……實現了經濟利益和個人榮譽雙豐收。但她並沒有“吃獨食”,而是將這項技藝傳給了更多的人。

王翠華告訴記者,自她被認定為傳承人開始,就在各村無償開辦培訓班,帶過多少學生已經記不清了,這其中有很多是貧困戶。

採 寫:興安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兆琪轉 載:《興安日報》官方微信

突泉县水泉步阳草编,扶贫富民的“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