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经常有他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一代明君,是怎么么成就他的丰功伟绩的呢?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自幼聪明过人,少年时期便随父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册封敦煌郡公。善于用兵,屡建功勋,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可谓是唐朝的半边江山都有他的功劳。

因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许诺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唐朝建立以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由于李世民功名显赫,尝尝受到太子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排挤,李渊的优柔寡断,最终还是酿就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李世民有勇有谋,喜欢招纳贤士,玄武门之变时,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唐太宗善于用人,也为他后期开创的“贞观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隋朝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导致人口锐减,使得武德年间、贞观初只有200万户,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他重用直言纳谏的魏征。贞观时期名将名相辈出。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贞观之治--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唐盛世


著名人苏东坡曾评价他:“唐太宗之贤,自西汉以来,一人而已。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恭俭节用,天下几至刑措。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皆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唐朝贞观时期,不仅体现出经济,军事的发展达到世界前列,而且在文化方面也有着突出表现,贞观年间,日本曾13次之多派遣使者来学习交流文化。正是贞观之制,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大唐盛世的大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