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庆文化墙 抬头可见矗立百年的水塔


打枪坝水塔在哪儿?这座重庆第一个自来水厂内的水塔如今在山城步道上就可以看见它的“庐山真面目”。日前,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在现场打探中了解到,山城步道新出入口上不仅打造了一面水厂纪念塔的文化墙,而且站在文化墙附近抬头就可以看见矗立百年的打枪坝水塔。

古色古香的文化墙

日前,记者从轨道一号线七星岗站2号口出,离该出口几百米远,在兴隆街临街的渝中区刑侦支队旁的一个巷口进去30米左右就是山城步道另外一个出入口。

顺着出入口进去后最开始是一段两车道的马路,经过一段马路,就可以进入山城步道。

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庆文化墙 抬头可见矗立百年的水塔

▲照片左上角就是水塔,右下角文化墙

值得一提,入口处右边小平台上用青砖砌了一面古色古香的文化墙,墙上有两幅老照片。大照片的核心位置上是一座耸立山顶的塔,塔下是一片老重庆民居。偏小的照片是塔的近景。照片旁边几个字写着“水厂纪念塔”。而在入口左边的小平台上对打枪坝水厂及水厂纪念塔进行了文字介绍。

正在步道散步的64岁的陈先生是附近的老居民,他告诉记者,这段马路很多年前就有,主要是通往山城步道旁一座假山造型的变电站。后来变电站附近丰富了绿植,和山城步道无缝连接了起来,而入口处的文化墙差不多半年前打造的。

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庆文化墙 抬头可见矗立百年的水塔

▲步道风景

陈先生说,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出入口也能通往山城栈道和山城巷步道,其他人进入山城巷和山城巷旁边的栈道都是经过领事巷或中兴路渝中区法院旁边的出入口。

百米直线穿越百年

“文化墙不仅仅是展示了一段老重庆历史文化。”陈先生抬头指着文化墙前方,一座树木簇拥的欧式塔尖显而易见,与文化墙遥相呼应,陈先生告诉记者,那就是墙上老照片内的水塔——打枪坝水塔。

百米的直线距离就像百年的穿越。陈先生说,水塔所在的水厂是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水厂内的打枪坝水塔也有近百年历史。这些年周边的高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树木也越来越茂盛,曾经耸立山顶、鹤立鸡群的打枪坝水塔这些年就像藏进了树林和高楼中一样,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庆文化墙 抬头可见矗立百年的水塔

▲曾经这一片水塔最显眼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曾寻找过打枪坝水塔,去水塔的位置要爬一段坡路,位于七星岗鼓楼巷一片民居之间。水塔并不像老照片中那样明显,而且水塔位于打枪坝自来水厂内净水池南侧,不仅外围有围墙隔开,而且周边树木、障碍物遮挡,所以走到水厂的位置也很难看清水塔全貌。

如今,在山城步道入口处的文化墙欣赏水塔却能看清水塔的“庐山真面目”。陈先生告诉记者,到了晚上,周围还要亮灯,水塔更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而且,从这里可以无缝步行到山城栈道,沿着山壁曲曲折折的山城栈道上每到夜晚还亮起灯笼,宛如天上的“街市”。

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庆文化墙 抬头可见矗立百年的水塔

▲夜幕降临,山城栈道上宛如“天上的街市”

见证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辉煌历史

在鼓楼巷山顶打枪坝上保留着的打枪坝水塔,是见证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辉煌历史的铁证。

据民国《巴县志》记载,1926年,重庆商埠督办公署督办潘文华提议兴办自来水工程,1929年,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在打枪坝(今七星岗鼓楼巷一带)开始兴建,1932年3月1日正式营业售水,结束了当时重庆用人力挑水的历史,为市民用水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高耸的水塔,呈西式风格的优美造型,它曾是重庆城的一个地标性建筑,甚至曾出现在钞票上。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了解到,发行于1938年的5元钞票,发钞行为“中国农民银行”,钞票上的图案,就是这座重庆市自来水厂的水塔。

山城步道新入口多了一面老重庆文化墙 抬头可见矗立百年的水塔

▲曾经的打枪坝水塔是重庆城的地标(记者翻拍)

记者曾采访过居住在打枪坝水厂附近的老居民李良才,他告诉记者,自来水厂建立以前,重庆居民吃水是挑水工从河边挑。水厂建立后,最开始虽然有钱人才安得起水表,但普通老百姓吃水也省了很多力。因为当时在供水干管途经的街区都设置了水站,自来水通到水站里,居民购买售水证,再到水站换水,或者请挑水工去挑。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何浩/文、图、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