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我们年龄稍长的,出生以来就受日本军阀的欺凌和侮辱,我们参加军队的责志,就是祭拜倭寇湔雪耻辱,今天,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945年8月18日,湖南怀化芷江机场,中国军方首次就日本投降开会,打了8年仗的第4兵站区副司令郑希冉少将,禁不住热泪盈眶。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芷江机场美军拿出报纸庆祝日本投降

16日通知冈村宁次到芷江洽降,18日中方开会部署场地,21日日军代表就要到场,时间紧迫。

如何接待,如何住宿,降书的准备、洽谈的内容……一系列的问题要两三天内全部敲定。

而且一切都是新问题。

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他国前来投降的场景,如何恰当地开展受降工作,未有先例可循。

这一时难住了这些战场上的将士。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配图,中方检查投降的日军

为了稳妥,他们特向美国借来德国向盟国投降的纪录片,由重庆国际电影院为他们放映,才知道个大概。

影片中,德国虽然战败,但战胜国在对待德国的使节和代表时,从个人人格上还是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这就为中国优待日军使节提供了模板。

基于这样的考虑,抑或有更深层次的深谋远虑,21日,中方在对待前来洽降的今井武夫一行人时,给足了关怀。

今井武夫,是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参谋长。

此次前来芷江机场,是作为冈村的代表,在冈村正式签字投降之前,先行来中方军营,就投降工作细节和准备工作进行洽谈的。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今井武夫

战后的回忆录中,他对中方给予的善意感到意外,称“敌军的态度令人怀念”“深深感激”。

那么,中方究竟做了什么呢?

1.住宿

从21日到23日,今井一行在芷江机场住了三天两夜,如何确保他们的安全是中方首先考虑的问题。

芷江机场外的东边,是中美空军联队基地的宿舍,那里交通方便,设施周全,全砖造平房也是高大上,是洽降的最佳场所。

稍加布置,签字室、中方将领居所、日军代表住处、警务室等,就很快分配好了。

今井一行住其中一处单独的房屋,那里曾是空军基地司令官的住所。

中方知道日军有泡澡的习惯,宿舍中就给他们装了浴盆,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后来,今井入住后提出想穿木屐,中方没有准备,忙给他拿来一双新布鞋。

早上起床后,他们提出要出来遥拜天皇,中方也充分尊重他们的习惯,让他们自由活动。

这些细节无不彰显中方的诚意。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芷江街头庆祝胜利

2.故友

有人说在这里怎么会有故友?

有的。

只要想有,这个真的可以有。

今井住下的第一天就惊喜地发现,这里有几个老朋友。

一个是陈应庄,8年前他入侵北平时,陈在当地当新闻记者,采访过他,而且他是日本留学生。

还有陈昭凯,也是日本士官学校的留学生。

他们二人都是少校,专门负责接待今井住宿。

第3个老熟人,是担当翻译的王武上校,也是日本陆士学生,而且当年考学时,今井是他的主考官。

还有今井直接对接的主任参谋,钮先铭少将,是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钮传善的儿子,今井在北平时“最要好的朋友”。

有这些熟人相伴,又是校友又是故知,今井自然心理放松很多。

不过,经过2天的相处,今井这个参谋敏锐地发现,这些人并非偶然在这里与他不期而遇,而是为了照顾他,中方进行的特意安排。

2个月后,他在南京正式投降现场获悉,原来陈应庄、陈昭凯是少将和上校,不是少校,中方安排他们在芷江机场照料今井,是临时任务,而且为完成这个特殊任务,故意暂时对他们降了两三级的军衔。

这个极为用心的安排,让今井再一次充满深深的感激。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今井带拿破仑帽来到芷江洽降

3.桌子

芷江洽降,用的是长桌白布,中日双方代表各自一排,面对面落座。

对这个细节,当初是有异议的。

今井听上述老熟人说,中方本想用圆桌代替方桌,以使现场日方不那么具有压力感,但会前美方出来干涉,匆促之间改为了长桌。

面对面会谈,“日本留学生出身的人为此不满,认为美国人不理解东洋道义。”今井在回忆录中说。

有无桌子方圆争议暂且不说,中方校友对今井说出这番话,已经大大宽慰了今井的心,令他内心热乎乎的了。

事后,这些校友还告诉今井,“尽管日本是战败国,但(今井)顺利完成了任务,且没有损于他们留学过的日本的军人的体面,使他们本身也觉得很有面子,因而还相互拥抱流泪呢。”

这个匪夷所思的细节,不知是今井编撰的还是意淫的,为了说明中方对他们的真诚相待,回忆录中所述,多少让人有点难以置信。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当年的桌椅

4.记者

民国的记者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且敢于发声,敢于报载,敢于为民直言。

也就是因为这,当时中方军营下了一道命令,没有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批准,一律不得进入宿舍采访。

当时的中外记者也是云集芷江机场,今井在洽降协议书上签字的照片,也是传遍了全国全世界,现场过程记者也是生动描摹,大幅报道了。

但今井却在回忆录中说,他在芷江三天两夜,却没有见过一个记者

他的意思是没有接受过一个记者采访。

原因很简单,痛杀鬼子的民意汹涌,记者当面采访有安全之虞不说,即便没人刺杀今井,采访时问个“投降了你为啥不剖腹”之类的问题,也会让今井尴尬,给洽谈带来不确定因素。

所以干脆彻底保护起来,只让记者们拍拍现场照片,登出来宽慰一下民意。

日本向中国投降,本以为会受辱,没想到现场设计很贴心

芷江机场外的人们

总而言之,冈村的降使、战败国的代表今井武夫,一行8人,在芷江的三天两夜备受呵护,“厚爱”一波接一波,让他受宠若惊,甚至怀疑人生。

“我们作为使节,到敌军阵营中去,早就做好了精神准备,认为遭受战败侮辱是理所当然的,根据情况生命发生危险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不料敌国军人却对我们洋溢着友邻之爱,此时此地,越发增加我们的感激心情。”

============

参考文献:

王志廉《参与“芷江洽降”经过》,《今井武夫回忆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