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银保监局:利用小额信贷扶贫更扶志 累计投放已达244.4亿元

广西银保监局:利用小额信贷扶贫更扶志 累计投放已达244.4亿元

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文锋

12月5日,第246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广西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文锋介绍了广西脱贫攻坚金融扶贫的特点和成果。据悉,2016年以来累放扶贫小额信贷244.4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覆盖率达5成,有需求的信贷获得率超8成,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据文锋介绍,银行保险机构在广西银保监局的引导下构建起了 “451”金融扶贫体系。其中,4”指的是通过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贷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和保险资金的支农支小融资等四架马车拉动资源的投放。“5”是指通过农业保险、大病保险、民生保险、信贷保险和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五位一体巩固脱贫成果,“1”是指与扶贫、财政等地方政府部门同一步调,协同推进风险防范。通过政银保协同互动,发挥金融扶贫助推广西脱贫攻坚工作。

在这一理念推动下,监管部门率先推出差异化监管政策。对精准扶贫贷款额外给予3个百分点的风险容忍度,指导各银行机构针对扶贫信贷领域出台了尽职免责系列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对深度贫困地区降费提额,实现了“一升一降一全免” ,即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业保险保额提升了30%、费率下降了30%,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缴保费全免。文锋表示,针对深度贫困县常年缺资金,有项目没支持的困境,建立专项监管指标,引导银行机构主动向深度贫困地区投放扶贫项目贷款,今年前三季度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信贷增速10.3%。

扶贫先扶志,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信心是打赢脱贫攻战的重要基础。文锋介绍道,扶贫小额信贷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量身定制的银行贷款专属产品,具有“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全额贴息、建立风险补偿”等6大特点。2016年以来累放扶贫小额信贷244.4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覆盖率达5成,有需求的信贷获得率超8成,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绝大多数贫困户讲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贷款,增强了自力更生的底气和摆脱贫困的信心。

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为例,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大石山区,基础条件差,脱贫任务重。经过当地政府和金融部门的不懈努力,扶贫小额信贷做到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授信评级的全覆盖,户均发放贷款4.8万元,受益覆盖率达72.4%。文锋表示,“放得出”只是第一步,为了“扶得住”,当地积极引导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与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合作,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现已形成了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9个,发展长寿生态特色农产品等种植业17.8万亩,出栏黑土猪、肉牛羊1.8万头,产值数十亿元。天峨县在2018年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

为实现稳定可持续的脱贫,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之策。银行机构紧跟“5+2”和“3+1”产业需求,精准开发出“油茶贷”、“金芒果”、“香牛贷”、“猪保通”等特色化信贷产品,今年前三季度产业扶贫贷款规模399.9亿元,较年初大幅增加40.1%;保险机构则立足广西农业发展需求,开发了中央及地方特色农业保险险种合计已超过40个,1-10月提供风险保障858.2亿元,赔付14.8亿元。

此外,广西还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互联网+”,大力支持旅游产业扶贫、电商产业扶贫。

文锋表示,下一步,广西的金融业也将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一手抓好脱贫攻坚决胜收官的如期实现,一手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既下好解决绝对贫困的胜手棋,又布好解决相对贫困的先手棋,用绣花工夫做好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