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貓是當代女青年的精神愛馬仕?

小時候,我怕貓。

被靈異貓的故事嚇得睡不著覺,還有動畫片裡給我留下了這樣的陰影:

一聲“喵”叫,然後一片漆黑裡閃現三道鋒利的白光,再下一個鏡頭就是臉上留下貓爪印。

動畫裡的貓經常“傷害了你,還一笑而過”,優雅地走開了,只留下人錯愕的表情。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不過長大後,特別是這兩年,貓越來越受歡迎,尤其受女生喜歡。

我打開微信數了數,在我的好友列表裡,每100個人裡就有3個人的頭像是貓。

相信你也肉眼可見地發現了,身邊養貓的女青年越來越多,連小時候怕貓的女生也黑轉粉了,與此同時貓還佔領了你的表情包。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朋友們“年紀輕輕有了貓”,一舉當上人生贏家,而我卻變成了“表面無限風光,背地裡連只貓都沒有”的慫貨。

曾經“包治百病”,買包包是女性掙錢的動力、舒壓的追求……現在變了,變成了“有貓萬事足”、“貓治百病”、“貓咪治癒世界”。

貓已經成為了當代女性的精神愛馬仕——“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

本文作者洋芥,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刀姐Doris(id:doriskerundong),女子刀法(BUSINESS OF WOMEN)旗下,有趣又有料的她經濟深度觀察媒體。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我想當只貓

有些直男不懂女生,覺得買包就是物質,養貓就是嫁不出去。

《辛普森一家》裡有一個“cat lady”(貓女),但不是什麼好詞:和貓一起孤獨終老的女人,沒有男人,沒有孩子,性格怪癖,單身寂寞,不修邊幅,悲慘可憐。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同時,以前的刻板印象是”女性如果到了某年齡沒有結婚就會被認為失敗可憐”。

…真是充滿惡意。

但是時代變了,貓和女性一起得到了新的解放。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90年,我國女性平均初婚年齡是21.4歲,到了2018年,這個數字是29.9歲。

我們現在的女性追求啥呢?

自由。

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生育自由、車釐子自由……簡言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現代女性的一切選擇,都是為了可以“按自己的心意為人生準則”,擁有“不與傻X共事”的能力。

我們希望能活得灑脫,不希望因為年齡、性別等束縛,不再做“應該做,但其實不想做的事”。

一切動力的來源不是“我應該”,而是“我樂意”、“我舒服”。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而這正像貓。

貓有一顆野子之心,無拘無束、獨立自我、自由灑脫、愜意隨性。

貓有邊界意識,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但也不抗拒與周圍產生聯繫,怕被人粘,也想粘人。

一句話,貓挺酷的。

酷不只是審美概念上的“酷”,而是整個精神酷得一批。

酷就是自由,酷就是敢走自己想走的路,擁有一往無前的天真的力量,讓人不由自主就會喜歡。

所以看見貓,就像看見女性理想中的自己。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愛馬仕被人喜歡,也是因為很酷,工業化的今天仍然堅持手工文化,非常“頑固不化的酷”。

同時,在這樣追求獨立自由的時代,當代人際交往就很講究分寸,沒有分寸,就會讓人不舒服。

我的助理小樹藤——一位擁有兩隻貓的人生贏家跟我說:

“沒有誰比貓更懂得拿捏與人交往的分寸了,除了在床上撒尿以外。我的貓很獨立,會自己玩,相處很舒服。”

還有人說:“我喜歡貓,因為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貓都瞧不起你。”

那面對鏟屎官撲上來的洶湧愛意呢?

貓也很有主見,能忍就忍給個面子堅持一分鐘,忍不了就拒絕跳走了。

生活中不懂拒絕,活得很累的討好型人一定非常羨慕貓。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那狗呢?

借用我養貓的一朋友的話來說:

“比起貓,狗太老好人了,一股腦地熱情,全心全意地愛,但也很需要我,缺少了距離感,令人窒息,我很怕沒時間陪它遛它逗它,會辜負它。”

“我對貓沒要求,貓對我也沒要求,愛玩就玩,不玩睡覺,能很舒服的呆在一起。”

相比起狗狗的用情深重,和貓相處沒有需要回應的期待,所以一切行為或者付出,都是出自真心,不用改變、不用迎合就能收穫快樂,很輕鬆。

貓也不像狗那樣需要出去遛,宅在家裡就可以了,就和現在大多數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一樣。

養貓的人從來不用假裝生活,因為“一個人的話,多一隻貓就覺得是家”。

我的朋友筱清給我講起一個故事:

“我老公之前對貓不是特別有興趣,平時偶爾興起逗一下而已。但是前陣子我出差,他生病在家,人很不舒服的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貓就在一邊,它也不湊過來,就在附近待著陪他,他說那感覺很好。”

聽完這個故事我不禁想,到底是貓通人心,還是人自作多情的巧合?

不過這個答案貓不會開口告訴你。人心知冷熱,真真假假,感覺對了就對了,貓完全符合了當代女青年想有距離感陪伴的需求。

我請各位養貓的女朋友形容一下貓主子,收集上來這些詞:

“貪吃、皮、治癒”、“霸道、淘氣 “、“懶“、“自我、乖巧、行為很有規矩“、“高冷、悶騷、暴躁“ 、“乖巧、天使、粘人”……

看了這麼多貓,每一隻都有各自的性格和習性,粘人的,不搭理人的,活潑的,安靜的.....任君選擇。

如何與貓愉快玩耍也許並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尊重,陪伴就是最好的相處。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養貓≈養娃

女性說起貓,是孩子,一口一個“寶寶“。

對於都市女青年來說,養貓其實還藏著她們無處安放的母愛。

大自然的法則是適者生存,貓咪也有自己的進化小心機:不管是幼貓還是成年貓,都長得像漂亮的嬰兒。

圓圓的腦袋、肉嘟嘟的臉蛋、小鼻子小嘴巴、連體格也和嬰兒接近,叫聲聽起來也像嬰兒的咿咿呀呀,抱起來柔柔軟軟暖烘烘的感受也相似。

甚至它們的生存策略也和嬰兒類似。

都會在自己有需求的時候發出叫聲,比如想吃東西,想喝水或者想進臥室。

嬰兒不舒服時哭鬧,開心時笑,貓也會在感到舒服時候發聲咕嚕咕嚕的聲音,不舒服的時候無精打采、哀嚎。

人類是視覺動物,十分看中眼睛,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貓的眼睛和人一樣長在面部中間的,像嬰兒的眼睛一樣亮晶晶,天真無邪,裝著星辰大海和宇宙。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女性看到貓,“憐幼觸發特質”就發揮作用了,一不小心點燃了我們的母性,最終導致一系列的保護撫養行為。

當小樹藤的貓咬壞了她2000塊的耳機,她能做的只有哭笑不得地指著它說:“行啊,兒子你長本事了”。

而這位“兒子”卻表示什麼也不知道,繼續在地上打滾露出肚皮,小樹藤又巴巴湊上去捋毛了。

養貓,就像養娃。

我的朋友國貨貓糧品牌“有魚”創始人Bridget告訴我:寵物市場很像母嬰市場。

養貓的女生買貓糧就像媽媽給孩子挑奶粉,心情是一模一樣的,非常看重其中的營養是否均衡,維生素和蛋白質一點也不能少。

她們不太會被貓糧的顏值種草,抖音這類短視頻也不適合推廣貓糧,反而她們喜歡看測評類的賬號。

養娃我們都知道貴,那養貓有多花錢?

朋友說了說她在貓身上的花費,我一邊飛速在腦海裡打算盤……

臥槽,貓的花費可以抵一個愛馬仕了。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先說食物,貓糧分為乾糧和溼糧兩大類,一般需要乾溼搭配餵養。

在貓糧乾糧市場上,目前每斤10元、40元分別是中低、中高的劃分線。如果吃頂配貓糧(例如巔峰、渴望),一隻貓一個月要花費上千元伙食費。

不過我的朋友筱清說“養貓就跟養孩子一樣,富養也能養,窮養也能養,看你怎麼養。”這樣算起來,每個月貓糧貓砂貓罐頭,加起來至少小几百。

貓貓的醫療保健是花費大頭,比如你要給貓做絕育手術(400-1000元),給貓打貓三聯(預防針,400-600元),除貓蘚(100-200元),貓驅蟲(100-200元),除耳蟎(100-200元)……

貓咪一旦生病,比如得了貓鼻支(貓感冒,最重的病),費用甚至要1-2萬。

食物、醫療還只是圈外人知道的花費,圈內人常常會陷入“到底誰在制霸地球?”的迷思。

比如你捨不得給自己多做一次美甲,你的貓卻擁有一屋子玩具,例如逗貓棒(容易被咬爛,要狂買),乒乓球(會玩沒,要買無數次),貓爬架,貓抓板(兩到三月一換),仿真魚(看它咬不咬的爛……)

並且玩完了不用自己收拾。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你在996裡累覺不愛,貓卻可以各種耍脾氣。

這還說少了,貓還要買漱口水、還有抖音爆紅的擼貓神器按摩儀、智能貓窩等……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吃喝玩樂醫用養生,貓統統都需要。

養貓,算是一種低調的炫富……

於是,養貓可以讓糙漢變精緻,讓佛系青年變進取。

例如,我團隊的小樹藤對我說過這樣的話:

“老闆,我的貓現在吃的是8元錢的罐頭,我一定要好好賺錢,給它買20元的罐頭。”(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綜上所述,隨著越來越多新女性開始養貓,也帶起了整個貓產業。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貓咪的線下消費規模目前約為500億元,並呈增長趨勢。

傳統的線下貓經濟包括寵物店和寵物醫院,涵蓋了貓的銷售、健康、洗護、貓糧及貓周邊用品玩具的銷售,新型的還包括上門喂貓、貓比賽和展覽……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小樹藤每月在貓上的支出)

貓身上花的錢遠遠超過了男性……

我有一個男性朋友跟我抱怨說,他現在每天早晚飯公司報銷,中午在食堂吃一頓飯13元,回到家卻看到老婆給自己家的貓吃好的用好的,想到自己一天只花13元,覺得好心酸……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這位同學,請你交一下吸貓費

養貓的花費還只是貓經濟的冰山一角。

截止至2019年初,我國吸貓人群規模接近5000萬,消費者規模3000萬。

也就是說,在中國,有2000萬人在雲吸貓。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雲吸貓指的就是喜歡貓但因各種原因還沒養貓,只能在網上看看貓咪照片、視頻,時不時去個貓咖擼擼貓咪來慰藉自己心靈。

我有個朋友,微信名叫貓大,頭像也是貓,與她鬥圖幾乎每個表情包都是貓。

但她從來沒養過貓…

每天睡前,貓大都要在抖音、微博上刷一刷貓,吸一口貓來感受寬慰。

有許多像貓大一樣的雲吸貓玩家,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形成了雲吸貓聚集地。

我在小紅書上搜索“貓”,找到74.7萬篇筆記,甚至超過了搜索”美妝“的筆記數量(67萬)……

雲吸貓也會為貓花錢,愛的供養嗎?

答案是,會!

例如貓老大買東西的時候,有貓的元素她就會更加傾向於買,文創周邊、杯子、手機殼、床單……

2015年,“貓咪經濟學”在日本被提出,既無論涉及哪種領域,只要用好了貓咪,就一定能夠獲利,即貓咪等於經濟。

比如星巴克前段時間出了一個貓爪杯,立即刷爆了各大社交網絡,原價199的杯子被炒到1500元甚至更高……正是因為是貓爪。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漫威《驚奇隊長》則用了貓+女性隊長雙梗把更多女性觀眾拉進了影院。

片中的噬元獸是最可怕的生物之一,連滅霸都不敢招惹它,它的無敵大嘴可以將宇宙魔方吃進肚子裡,卻擁有橘貓的外形!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我去電影院看《驚奇隊長》的時候,每逢熒幕出現橘貓的鏡頭,影院裡女性觀眾總會發出一聲心動的慘叫聲。

所以,拍廣告不知道放什麼元素?放貓試試。

我記憶猶新樂天口香糖有一個貓咪叼著你送去上班的廣告,超治癒。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當代社交新語言表情包怎麼會少了貓,喵類表情包讓“雲吸貓”這個行為上升到了一個藝術創作的高度。

包包可以曬,貓也可以曬。人喜歡把人的性格特點賦予其他生物上,而社交網絡強化了給動物擬人化的傳播。

這裡不得不提到給網友帶來了很多歡樂的永遠的“喵表情包鼻祖“樓樓,也許你還不知道它的名字就是樓樓,但它的表情包你一定用過或見過。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樓樓是網友“樓板娘“的一隻愛貓,鼻翼的兩撮虎斑黃毛增添了它表情的多種解讀性,我有很多次跟人鬥圖都是用的它古靈精怪的表情包。

當它2017年去世的時候,68萬粉絲“樓吹”為它哀悼“我們的表情包沒了“。

直到如今,微博超話“樓樓”仍然是一個活躍而溫暖的存在,網友在這裡祈福許願、分享生活的快樂。

“橘貓欺負小主人”,“十個橘貓九個胖”,“貓圈玄學,十橘九渣”的梗也讓人慾罷不能。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網絡一刻也不停地上演難以抵禦的《貓的誘惑》,除了古靈精怪的樓樓,還有很多網紅貓:天生一張沮喪臉的貓日,貓界靠臉吃飯代表Bobi,抖音第一貓網紅劉二豆……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除了吸它,你沒有別的選擇

當代都市生活,太容易讓人焦慮了。

但我們是“披著喪文化外衣的正能量臥底“,大家都很懂得把自己照顧得好一點,是為了讓自己繼續能量滿滿,找回生活的錨心。

以前女人買包,主要是犒賞自己:在一段辛苦工作的經歷後對自己好點兒,或遇到人生轉折點給自己一個繼續努力的暗示,但是貓就不同了。

比起那種還要憋足一口勁衝刺才能得到的心理快感,養貓帶來的慰藉存在於每一天。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白天困頓在方案對接,閉塞在靈感枯竭的邊緣試探,只需要看一眼貓的圖片視頻,煩惱瞬間煙消雲散,情不自禁發出“嗷嗚,太可愛了,嗚嗚嗚……“,十分有益身心健康。

結束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步伐,推開家門的那一刻,誰也不希望是死去活來、雞飛狗跳、失魂落魄迎接著自己。

這時候,一隻毛茸茸的小可愛輕輕來到你腳邊打著轉,喵喵叫喚,又躺下在地板上打滾,露出肚皮,擺出或智障或優雅或毫無防備的姿勢。

說真的,除了吸它,你沒有別的選擇。

雖然養貓前前後後需要花費金錢,付出精力,還要承擔貓調皮搗蛋的損失,但是養貓的女朋友都表示:

最後還是覺得養貓的人賺了。

为什么说猫是当代女青年的精神爱马仕?

你的精神“愛馬仕”是什麼?

本文作者洋芥,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刀姐Doris(id:doriskerundong),女子刀法(BUSINESS OF WOMEN)旗下,有趣又有料的她經濟深度觀察媒體。

文中圖片、封面圖片來自於原作者和網絡截圖,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獲取更多信息。

©2020領英保留所有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