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30萬青州兵,為何連一個三流武將都選不出呢?

阿斌的生活VLOG


曹操可是一個政治家加軍事家,只要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人物,是不可能重用帶著部曲來投的黃巾軍將領,哪怕你是個一流的大將之才,也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曹操可以善待來投的黃巾軍或者黃巾軍帶來的後勤人員,甚至一些首領,但是重用不可能的,如果是大首領,抓到可就直接殺了,比如於禁殺豫州黃巾軍首領黃邵,劉闢,另外兩個首領何儀,何曼投降,估計被派屯田了;還有夏侯淵攻殺樂安郡黃巾軍渠帥徐和;曹仁,史渙攻打河內的黑山黃巾軍,史渙在犬城殺了眭固《資治通鑑卷六十三》;



其實不止曹操陣營抓到黃巾軍首領大部分都殺了,其他平叛的大將或者諸侯也是如此。比如:黃巾軍的三個領袖人物張角,張寶,張梁,除了張角病死,張寶,張梁都是軍敗城破而誅殺;還有皇甫嵩破殺豫州黃巾軍波才《後漢書卷七十一》,在蒼亭又擒殺黃巾軍渠帥卜已等《資治通鑑漢紀五十》;朱雋,攻破拒守宛城的南陽黃巾軍,斬殺渠帥趙弘等,另一位渠帥孫夏又拒守宛城,後戰死。南陽太守秦頡,和朱雋一起平亂,先斬殺拒守宛城的渠帥張曼成,後又因怨恨,斬殺兵敗投降的渠帥韓忠《後漢書,朱雋傳》;白波黃巾軍首領楊奉,被劉備誘殺,另一個首領韓暹被張宣所殺;另外還有吳郡黃巾軍渠帥陳敗,萬秉,被朱治討平斬殺《三國志.朱治傳》。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還有很多被擊破的黃巾軍首領,渠渠帥或者被攻破而下落不明,或者被生擒後,沒有記載結局,但是可以判斷這些人大多數都要被斬首,甚至被車裂(如案發被捕的太平道渠帥馬元義)。之所以不厭其煩的列舉這些黃巾軍渠帥首領的下場,只說明一件事,黃巾軍屬於反叛朝廷的性質,所以在平叛的過程中都是基於“首惡不涉”的原則。比如像何儀,何曼兄弟沒被曹操斬了,已經是很罕見了,還有更罕見的,就是青州黃巾軍渠帥管承,被樂進,李典打敗後請降,被曹操封為捕虜將軍,都亭侯。所以,不能說曹操陣營中就沒有黃巾軍將領,管承就是一個,但是他不一定屬於青州兵將領,而且青州兵的原黃巾軍的首領肯定不能多。



因為:第一,黃巾軍起義的性質帶有很強的煽動性,很容易引起譁變。很直接的一個例子就是,曹操的青州兵是怎麼解散的?因為曹操去世後,引起這些人的譁變,青州軍最後一任長官臧霸沒有處理好,幸虧賈逵出面處理,解散了青州兵。第二,黃巾軍軍紀一向敗壞,比如曹操的宛城之敗,就是青州兵帶頭破壞,然後遇到于禁,嚴明瞭軍紀,結果於禁還反被告了一狀,還好曹操還是英明的。第三,黃巾軍由普通的老苦大眾組成,還兼有大量男女老少,戰鬥力並不理想,所以早期曹操軍事不順,多次被擊敗,這也是因素之一。最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青州兵的前身黃巾軍,所過之處的所作所為都和當地的世族,官吏,百姓都結下了仇怨。



所以,上文提到的秦頡才殺了投降的韓忠,所以才不厭其煩交待這些渠帥的結果。因此,無論如何,只要是有政治頭腦的諸侯或者平叛大將,不可能全盤接受了黃巾軍,必然殺一些人來給受害的世族百姓一些交待,這麼做,主要就是維護統治,曹操也不例外。所以,即便是黃巾之亂後的諸侯爭霸,原黃巾軍首領已經被清得差不多了,到了三國鼎立,黃巾軍出身的將領更是絕跡。另外,有兩件事要交待,一件事是曹魏統帥青州軍的主張將領臧霸,孫觀等等,他們曾經是泰山的一方小諸侯,不屬於黃巾軍,更不是青州兵出身;還有著名的福將廖化,在小說中從黃巾軍到蜀漢滅亡前的大將,貫穿了小說,但是正史裡,廖化並沒有參加黃巾軍。


大飛熊騎士


青州兵其實就是青州來的黃巾軍,青州是當時的東漢天下十三州之一,大概位置就是在今天的山東半島,而黃巾軍就是東漢末年隨張角兄弟發動農民起義那幫人,黃巾軍以普通、窮苦農民為主。

在公元184年的黃巾大起義於當年年底就被東漢政府鎮壓下去,雖然黃巾起義失敗了,但黃巾軍並沒有消失,要麼投降朝廷,要麼轉入地下,在其後的十多年裡,仍然斷斷續續的發動起義,打擊東漢的地方政府。



青州兵就是這麼來的,這批來自青州無可家歸的農民們,為了生存,只好集結起來打家劫舍以獲得生存,在青州攻擊官府,搶奪糧食,這些青州兵都是拖家帶口的,不僅家屬全部跟隨,而且家中所有能帶的東西全部都帶著,甚至有人帶著耕牛和農具,走到哪裡,就在哪裡生活。

當青州被搶得差不多的時候,這幫青州軍來到兗州,當時的兗州刺史是劉岱,而曹操是兗州刺史劉岱手下的東郡太守,劉岱與青州軍作戰時,由於大意在戰場上被殺,劉岱一死,整個兗州群龍無首,於是曹操在陳宮、鮑信等人的支持下,被選為兗州刺史,以對抗青州兵。



由於青州兵人多勢眾,曹操手下的官兵較少,於是曹操沒有選擇與青州兵硬碰硬,而是使用計謀,才最終將青州兵擊敗,曹操收穫降卒三十餘萬,人口近百萬。

曹操從三十萬降卒中挑選精壯者組建數萬青州兵,之後成為曹操手下的一支軍隊。而其他的隨軍家屬,或者一般的士兵,而成為曹操的屯田主力,曹操此舉不僅解決了兵員問題,也解決了糧食問題,一舉兩得。



青州兵在早期就是黃巾軍,並非沒有出過優秀將領,像早期的青州黃巾軍渠帥管亥、管承也算個三流武將,管亥圍攻北海相孔融後被劉備率軍擊敗逃走,管承被樂進、李典擊敗,投降了曹操,這兩人也算三流武將。

還有青州樂安郡黃巾將領徐和、司馬俱,被曹操派遣夏侯淵擊敗,徐和被殺,司馬俱下落不明,應該是逃走了。



當然這些將領都是早期的,曹操收降的青州兵,在跟隨曹操作戰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什麼建樹,不僅沒有建樹,而且還數次拖了曹軍的後腿。

濮陽之戰中,青州軍隨曹操參戰,對抗呂布,呂布在戰鬥中發現了曹軍的弱點,就是青州兵,於是呂布猛攻青州軍,結果青州兵大敗逃走,從而導致曹操在濮陽之戰失利,這是史書上關於青州軍參戰的首次記錄。



《三國志武帝紀》: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

很明顯的記錄著青州兵的戰績,呂布先出兵,以騎兵衝擊青州兵,青州兵大敗而逃,曹操軍陣大亂,也騎馬突圍,落下馬來,被火燒傷左手掌,曹軍此戰大敗,皆是青州兵先被擊敗的原因。



關於青州兵,還有一件事,就是宛城之戰,曹操由於好色,納了張繡的嬸孃,導致張繡反叛,出其不意的大敗曹軍,曹操在曹昂讓了戰馬才逃過一劫,此戰曹昂、曹安民、典韋戰死,而在曹軍潰敗的過程中,青州兵居然趁火打劫,搶劫了曹軍的其它部隊,被于禁教訓了一頓。

從此之後,史書上就沒有青州兵參戰的紀錄了,估計是因為表現太差,被曹操雪藏了吧,要知道曹操可是治軍非常嚴謹的人,就是自已犯了法,曹操都會處罰自已,比如以發代首事件,可是對於青州兵,曹操顯然不想管得過於嚴歷,因為曹操在乎他們背後龐大的家屬和人口,不能打仗就乾點其它的事了,比如屯田什麼的。



正是由於青州兵糟糕的表現,官渡之戰,曹操就壓根沒讓青州兵上官渡前線,這樣一支紀律敗壞,沒有戰績,後又被限制參戰的軍隊,怎麼可能會出優秀的武將呢?

除了紀律敗壞,青州兵更是不服從管理,除了曹操,其他任何人的命令都不聽,包括曹操的兒子曹丕,一支不聽從命令的軍隊,又怎麼可能出優秀的武將呢?這到不聽命令的軍隊,就在曹操去世的當年,就自已解散回家種田去了,由此可見青州兵中農民百姓的劣根性。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那麼多青州兵,為什麼沒有出現比較著名的武將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曹操對青州兵是收編,他用的是兵而不是將。

曹操起兵是公元189年,依靠的就是曹家和夏侯家的宗族勢力,他後來的主要將領曹洪曹仁、夏侯淵夏侯惇等等,都是追隨他一同起兵的。

三年以後,初平三年(192年),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將黃巾擊敗。當年冬天,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我們分析,曹操精挑細選,最後組建的青州兵,可能在五萬到十萬人。

這麼多投降的青州兵,如果繼續讓原來的黃巾軍首領統帥,曹操肯定不放心啊。只有讓他的嫡系曹氏和夏侯氏的將領統領,曹操才會放心。所以,當時的實際情況很可能是,曹操誅殺了投降的將領,而將青州兵由自己的親信統領。這就是用兵而不用將。

第二,第一批青州兵存在的時間並不長。

很多人以為曹操收降的這些青州兵,一直跟著曹操打天下,其實不然

青州兵在曹操的統領下,確實打了很多漂亮仗。一舉奠定了曹操事業的基礎。

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擊大敗袁術、黑山軍、南匈奴。徐州牧陶謙率軍攻入兗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軍征討陶謙攻克徐州十餘城。同年秋天,曹操再次攻打徐州,將盡撤軍。次年夏,曹操再徵徐州,略地至東海。

這些仗,主要都是青州兵打的。堪稱落花流水,兵鋒犀利。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一多年的時間,青州兵的表演就落下了帷幕。

公元194年,陳宮勾結呂布,偷襲兗州。端了曹操的老窩。曹操手中只剩下鄄城(今屬山東)和東郡的範(今山東範縣東南)、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兩縣。形勢異常危急。

曹操立即回軍,圍攻濮陽(呂布在這裡)。結果相持200多天,沒有進展。軍糧用盡,又遭遇蝗災。曹操只好撤兵。

但是更糟糕的是,在這場對峙當中,曹操的青州兵,崩潰了。三國志對濮陽之戰有詳細記載:

布到,攻鄄城不能下,西屯濮陽。太祖曰:“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據東平,斷亢父、泰山之道乘險要我,而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遂進軍攻之。布出兵戰,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陳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司馬樓異扶太祖上馬,遂引去。

曹操攻打呂布。呂布命令騎兵衝擊青州兵。青州兵崩潰逃跑,曹操軍陣大亂。曹操騎馬從火中衝出,卻跌落下馬,把左掌都燒傷了。可見其狼狽!

此後,曹操重新徵兵,經過近一年的休整,才再次對呂布發起進攻。由此可知,在濮陽之戰中,曹操的青州兵已經損耗殆盡了。

後來曹操擊敗呂布,收降泰山豪傑臧霸、孫觀等。曹操讓藏霸管理青州,所以藏霸的手下也有青州兵。但是這個青州兵,和曹操當年的青州兵,完全是兩回事。

綜上,因為曹操收降的青州兵,只存在了一年多的時間,所以不可能出現什麼猛將、名將,即使有,曹操很難信任和重用。


上將噯福斯



若論三國第一梟雄,魏武大帝曹操肯定當仁不讓。曹丞相在三國時手中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與智囊團在北方佔據了很大的一席之地。論智謀,他有戲志才、郭嘉、荀彧、荀攸都是當世奇才;論武將,他有許褚、典韋、張遼、徐晃等等等等,可謂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即使是軍隊,他也有兩支王牌軍隊,一支是三國的特種具裝重騎兵—虎豹騎。

另一支則是堪比丹陽勁卒的青州軍。曹操號稱擁有百萬青州大軍,但實際上拋去家屬、後勤民夫,真正的作戰兵力只有三十萬。但這也不是個小數目了。可是,這三十萬人中,曹操卻沒有選出一個頭領,或者說沒有一個在三國志裡留名的武將,哪怕是三流武將是出身於青州軍中。難道這三十萬人中連一個三流武將都選不出來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青州軍的成分以及青州在哪。

青州是古代華夏九州之一,現在在山東境內,曹魏不是沒有山東將領,臧霸就是一個。但是他是泰山賊不是青州軍。青州軍,即青州黃巾軍。時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黃巾軍主力無條件投靠曹操(不是戰敗投降)。投誠後的青州黃巾軍,連家屬在內共計百餘萬人,其中三十萬身強體健者,被曹操編成為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青州兵”。


那麼,為什麼曹操沒在裡面選出一個哪怕三流武將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選出武將不好控制

由於青州軍的原身是黃巾起義軍,大多是由窮苦農民組成,但是也有很多土匪流氓的存在,所以說這支軍隊成分駁雜。這不同於虎豹騎這種親自選人,並且直接組建的軍隊。這是可以確定能忠於自己的,而青州軍的最高統帥只有曹操,他們是降曹不降漢,所以說這也是為什麼曹操一逝世青州軍就會爆發叛亂的原因。

青州軍本身就是拖家帶口的貧苦農民組成,到曹操收編他們的時候已經屬於一個抱團的軍隊了,不能說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也差不多了。如果曹操從中選出一些武將,青州軍也就很難控制了。


二、人才本來稀少

眾所周知,曹操並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他對於人才的熱愛超乎常人。就連關羽這種肯定不會歸降自己的人,他都要試試拉攏一下,每天雲長雲長的叫。他北征烏桓時候的短歌行更是完美反應他的內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說明如果一個人有大才,他是不吝任用的。

那麼青州軍沒有選出武將也從側面反映出這支軍隊實在沒有好苗子。雖然戰鬥力很強,但大多是打順風仗。逆風就開始約束不住胡作非為。


魏書·于禁傳中有一段關於宛城慘敗時青州軍的表現:

“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為青州兵所劫。”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禁怒,令其眾曰:“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乃討之,數之以罪”

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忠於曹操也是曹操強勢的時候。一旦發現風頭不對就立馬變身為流寇。這種隊伍怎麼可能會存在將才呢?


更何況青州軍都是些文盲、農民。想要誕生出武將也不太可能。我們熟知的猛將們,都是大族豪族甚至割據勢力、地方軍閥出身。即使是三流武將,也很少有貧民出身的。因為作為一名將領,不僅僅需要武藝,還需要很多的綜合能力,包括兵法戰略。而那個年代窮人平民是不能讀書的,或者說讀不起書,相應的就不會有很高的軍事素養,也就很難在以農民起義軍為主題的青州軍中找到一名像樣的武將。


所以,即使曹操有三十萬的青州軍,依然不會在那裡選出哪怕是三流武將。第一,曹操不會自掘墳墓。看著好像曹操對青州軍平時的暴行惡行很放縱,但是放縱絕不代表信任。雖然青州軍戰鬥力強,但青州軍是惡狼而非忠犬。是一頭喂不熟的惡狼。第二點就是青州軍實在是基礎太差了,你難道指望從一群大字不識一籮筐,只知道喊打喊殺的農民甚至是一群土匪裡面去選拔武將嗎?如果裡面有大才能的人,或許曹操還會有些一意願,但是對於這種控制不住還選不出來的青州軍,曹操當然選不出武將了。

你是如何看待曹操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方圓論壇觀點

所謂的青州兵實際上就是東漢末年在青州做亂的黃巾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餘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收降青州黃巾軍是在初平三年末,黃巾起義眼看著就是昨日黃花了,所以青州黃巾軍無條件投降了曹操。當時整個青州黃巾軍加上一些老弱婦孺等家屬共有百萬餘人。曹操在納降了青州黃巾之後挑選了數萬精壯組建了青州兵。也就是說歷史上曹操的青州兵只有數萬人。根本沒有所謂的“三十萬青州兵”。所謂的三十萬是指當時黃巾軍有三十萬人。並不是指曹操整編了三十萬青州兵。



據歷史考證,當時曹操收編的青州百萬黃巾中有三十萬軍隊,剩下七十萬是家屬。而曹操編練的青州兵是從三十萬黃巾軍中挑選出來的。剩下那麼沒有被改編的黃巾軍都變成了曹操麾下的農墾部隊。眾所周知曹操實行的是屯田制度。但曹操麾下也有專門從事農作的部隊。畢竟黃巾軍都是暴民全部改編的話可能拉低部隊戰鬥力。但如果全部釋放自由的話又可能會聚眾做亂。所以把他們聚在一起組成農墾部隊最為合適。


至於為什麼在三十萬黃巾大軍中都挑不出人才呢?這個其實也非常簡單。黃巾軍這個名字聽上去好像和正規軍隊沒什麼兩樣。但實際上黃巾軍都是一些吃不飽穿不暖的農民組成的。甚至其中還有很多老弱病殘。這些人根本沒有一點的軍事素養,他們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掄鋤頭耕田的人。你能指望這裡面有什麼人才嗎?說白了黃巾軍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裡面所謂的武將也就是在自己村裡面打架挺厲害而已。真正出色的武將基本上沒有。黃巾的優勢就是人多看上去聲勢浩大。但實際上威脅並不大。


之所以青州兵後來聲名遠揚也是因為曹操在收編了青州黃巾之後從中挑選精壯精心訓練的結果。曹操是很重視士兵的忠誠和戰鬥力的。而三十萬黃巾軍經過嚴格審查之後只選了數萬人組建青州兵可見要求是非常嚴苛的。後來的青州兵戰力彪悍所向披靡並且只忠誠於曹操。一方面可見曹操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也足見曹操對於青州兵是下了苦心的。

青州兵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亂世之中不可謂不神秘。因為這麼一支彪悍無敵的軍隊卻沒有一位將領可以名傳於世。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青州兵忠誠於曹操。他們把自己當做曹操手中的一把利刃。他們把自己當做曹操的親兵為其掃平一切強敵。但他們不願意暴露在世人面前。青州兵在編號在曹魏中存在了28年。他們也從原來的當兵混飯吃變成了父子相傳的職業軍人。在曹魏陣營中他們只效忠曹操不願再侍奉二主。所以曹操死後青州兵不願侍奉曹丕請求解散。後來這支為曹魏貢獻巨大的部隊就瓦解消失了。而這些人多數又褪去軍裝穿上布衣重新迴歸了農夫的生活。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方圓論壇


這個實際上是對青州兵的誤讀。青州兵在被曹操收編以前是沒有所謂的首領的,他們更多是山匪盜賊,他們往往是山為王,盤踞一片山頭,再下山搶劫犯案。所以呢,曹操在收編這些部隊的時候就是擒賊擒王,把領頭的給殺了,然後再兼併那些人的部眾,這些部眾只能從低級士兵開始重新當兵,這也就使得青州兵很難出現高級將領,往往只有連排級水平的幹部。

其次,青州兵的充屬不同,當時的青州兵往往都是一些造反的農民,他們中間出現的人往往是偏武力值的人,而在指揮方面的能力則次得多。比如,我們看的許褚,原則上看他就是青州兵的一員(不歸屬於青州兵,但是跟青州兵性質一樣),許褚擔當的侍衛隊隊長更多的是偏向武功高手,許褚的領兵能力並不高。這個道理類同於青州兵,他們文化素質低,指揮能力幾乎沒有,當兵做兵王可以,當一方統帥則火候欠缺。

第三點,被掩蓋在主將光環之下。我們都知道青州兵是曹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這支部隊的主將分別是曹操自己,夏侯惇,曹仁等,這些都是曹操最嫡親的將領,級別層次也高,至少也得軍區司令這種層次的。在這種主將光環之下,將領的名氣都會被蓋過去。


優己


第一,青州兵的前身是黃巾軍餘部,黃巾軍就是農民起義軍。在東漢末年,農民受教育的機會很少。雖然紙上談兵要不得,但是理論教育還是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黃巾軍脆敗於皇甫嵩等人之手的原因,大家想,一群拿慣了鋤頭鐮刀的農民,怎麼去戰場上殺人呢?更不要提和朝廷正規軍進行大規模會戰了。

第二,雖然受到的教育比較少,但也不能就這麼否定農民成材的可能,只不過比率相對而言比較低。然而,青州兵在被曹操收編之前,作為黃巾軍,他們已經遭受了朝廷正規軍和各路軍閥的多批次、多角度刷戰績,在這期間,黃巾軍中出類拔萃的將領恐怕會被當作重點打擊目標。這麼三番五次下來,本來就稀少的傑出將領,就給這麼一茬茬的割韭菜似的割完了。

第三,曹操收編青州兵後,青州兵只是作為儲備兵源,他們的作用主要在屯田,做回了自己的老本行。眾所周知,中國的農民是最本分的,只要有口吃的有點兒穿的,居住地穩定了,他們就不會去想造反這種事兒。既然沒有這種想法,青州兵的軍官們就不會去學習、接觸打仗的各種知識。這樣怎麼可能出現厲害的武將呢?

第四,就是羅貫中的筆太厲害了。事實上三國曆史中,張燕和臧霸都是農民起義軍出身(是否屬於青州兵編制不清楚),而臧霸是絕對比三流武將強的。


不出名的陳導1


青州兵是黃巾軍的一部分,黃巾軍的套路是部隊、後勤、家屬都混在一起,所以所謂30萬人,至少要按1/4打折扣(1個兵+2個家屬+1個後勤),實際青州兵的作戰部隊應該不到五萬人。

青州兵作為一支世兵(職業軍人,世代為兵)部隊,延續了很多年,直到曹操去世,青州兵集體要求解散,還差點鬧出一次兵變。不過,正史並沒有說是哪個青州兵首領帶頭鬧事。

非常奇怪的是,青州兵存在20、30年,沒有明確的部隊首領的記載。青州兵還曾留下軍紀混亂、搶劫其他部隊的記載,被于禁制止後,還惡人先告狀,先到曹操那裡詆譭于禁,但是也沒有說是哪個青州兵首領去告的狀。

總而言之,青州兵本質上自成一體,有點僱傭軍的性質,只聽曹操號令。曹操也怕他們抱團生事,因此有意弱化青州兵首領的地位。





一斗書生說歷史


一、青州兵是戰俘,是投降而不是招降的。也就是說他們沒什麼戰鬥力了,自然也就沒什麼能征善戰的將領了,否則,哪怕還有一戰之力,還有一個威望能力足以領率的將領,也不會選擇投降。

二、青州兵是農民起義軍,如果不是被逼的沒有活路了,是不會造反的,這跟先當草寇再扯旗造反的又不一樣,身上還沒有積累足夠的匪性,因此投降後作戰意願也不會強烈。

三、古代兵權高於一切,曹操從被俘的青州兵裡挑選了幾萬精壯,這在東漢的亂世裡可是一支十分強大的武裝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沒有被其他政治勢力浸染過,比投靠他的地主武裝要“純潔”的多,這麼好的一支部隊,肯定交給宗親來管的。

所以青州兵裡沒什麼出名的武將,反倒是劉備手下廖化這樣的將領,是帶著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投靠劉備的,在歷史上反而留了名。


武海飛1


青州兵在宛城之戰時造反過一次對吧?貌似造反還不只是宛城之戰那一次,而且青州兵的人員主要為當時收編的黃巾軍降卒,這些人說白了就是刁民!調教管理都費勁,從這當中提拔出一個好將領更是難上加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