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扪心自问“十个问题”五问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守初心担使命·扪心自问“十个问题”五问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五问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对待工作是始终充满激情、倾尽全力、勤勉敬业、认真负责,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工作时懒惰懈怠、萎靡不振,在交际场和酒桌上却精神抖擞、生龙活虎?

——摘自孙爱军书记在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守初心担使命·扪心自问“十个问题”五问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主要精力在哪里,理想和信念就在哪里,收获和成绩就在哪里。

当举起右手,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每位共产党员就坚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每日所思当是如何为群众做实事好事,每日所为应是心中无我俯首耕耘,初心不改不负人民。

“我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扪心而问,一些党员干部是否会脸红耳赤、羞愧难当?直面初心,一些党员干部是否惊觉自己的理想信念滑了坡?还是早就把理想信念抛诸云外,私欲熏心、不务正业,对问题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7月份,本报记者跟随市政府工作人员暗访,在某街道办事处综治中心看到这样一幕:上午9点半大厅内十几位工作人员,只有一位在处理电脑文件,其他有的三五成群在聊天,有的肆无忌惮地抽着烟,有的甚至在简易床上躺着玩手机。数位群众坐在等候区,将一众公职人员的工作状态尽收眼底。

身份即责任,党员、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更代表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心不在工作上,上班时间玩手机、打游戏、炒股票,自由散漫、推诿扯皮,伤的是百姓的心,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其自身也放松了思想修养和纪律之弦,做不好分内事,担不起应尽责,为人民服务成为一句空话。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权力就是责任,需要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近年来,市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多起失职失责、履责不力的典型问题,其中不少就是理想信念缺失、责任意识淡化、个人私欲膨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工作之外:

贪图安逸、不求作为。虽然发展快车驶入新时代,奋斗和梦想成为充满正能量的主旋律,但一些党员干部仍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把公职当作混吃等死的“铁饭碗”,干工作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进取、玩忽职守、兴趣庸俗、玩物丧志,享乐主义至上,把工作干成了做样子、走过场,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责任田”在哪里、种什么、怎么种,罔顾党和人民的重托。

以权谋私、损公肥私。戏剧《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叫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然而一些具有公职身份的党员却把公权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私器,干工作不把精力放在公开公正推动发展上,而是日日钻营如何大搞权钱交易,巧立名目把扶贫款装入自己腰包、收取贿赂把权力变成“获利商品”、挪用公款投资理财从中获利,在市纪委市监委的通报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当责任让位于贪婪,信念让位于欲望,党员干部就在工作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必将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违规经商、“副业”繁盛。当官发财两条道,但在一些领导干部心中,却存有当官又发财的“小九九”“精算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具有公职身份的干部经商、办企业,会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且容易导致作风问题,危害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相关法律法规对公职人员从事营利性活动,均有明确禁止性要求。但“利”字面前总有人铤而走险,或从事营利性活动,或兼职赚取报酬,“一心二用”,时间精力被严重分散,对本职工作不在状态、敷衍了事、不管不问,背离为人民做实事的初衷。

在“责任田”里有作为,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义务和本分。

在知青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就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创办铁业社、代销点、缝纫社、磨坊,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大便利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习总书记曾深情回忆道:“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我市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东昌府区检察院白云热线办公室主任念以新,爱岗敬业、一心为民,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摸索出“心要热、脸要笑、脑要灵、嘴要甜、耳要听、手要握、身要平、腿要勤”的服务群众“八要”工作法,还把白云热线的触角延伸到 “村头、地头、炕头”,把矛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应该时刻警钟长鸣,鞭策自己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中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坚定为人民做实事的信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刻牢记在心中,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划清权力的公私界限,恪守权力的民本取向,厚植为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在工作中把权力行使转化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磅礴力量。

脚底有泥、心里有底,要提高为人民做实事的能力。

党员干部要杜绝“本本主义”和“拍脑袋”“想当然”, 多走进田间地头,认真体验调研,听取群众意见,锤炼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以“匍匐”的姿态和心态,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守正创新的智慧和力量,用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工作的成效和水平。

撸起袖子、干出样子,要把为人民做实事落在实处。

为人民做实事容不得一点虚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荒野,党员干部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想群众所需、急群众所盼,真心为群众办事,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由衷的拥护和爱戴;只有真干、实干、苦干,对工作一项一项抓进度,一件一件抓落实,真正为群众谋利益谋福祉,让广大群众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才能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惠泽于民。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守初心担使命·扪心自问“十个问题”五问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