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中国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这一点是公认的,过去的几千年当中,古人除了留下诸如长城、故宫等举世闻名的工程,以及蕴藏着奇珍异宝的帝王陵墓外,还创造了无尽的文化财富。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唐朝的诗歌,宋代的词作,元朝的戏曲和明清的小说,随便哪一种文化,都让人穷尽一生也研究不完。无论哪一种古代文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通过继承发展而来,许多著名的诗句,本身就是对仗非常工整的对联。比如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如果将"白日依山尽"看作上联,那么"黄河入海流"则是堪称毫无瑕疵的下联。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古时候那些养在深闺中的女子们,一般对于琴棋书画都是很在行的,当然在古时候也出现过很多的才子才女,她们在对对联这方面都是很有造诣的。对联又称对子,是写在纸上或者布上、木头上,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对应协调。而在中国元宵节和七夕节时,才子佳人出来玩耍,相互会出对子玩。古代曾经还出现过比文招亲的说法,其中用对联方式招亲更为有趣。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晚清重臣左宗棠,虽然聪慧过人,并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的功名,却因父母早逝,家境相对贫寒,住着破房子,二十多岁尚未娶妻,在当时是大龄剩男。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左宗棠也想娶妻生子,可惜家里太穷,连上门提亲的媒婆都没有。有一天,周家托人找到左宗棠,问他是否愿意入赘,周家在当地颇有名望,算是名门望族,同时也是书香门第。原来,周家有个待字闺中的女儿,名叫周诒端。

这位才女文学修养超高,当时女子不愿嫁给富豪和官吏只嫁能对出她对联的男子,无论该男子相貌家世如何,她都不会反悔。他父母没有办法按照女儿的意思举办了一次以文招亲。经过几轮角逐,一位白衣秀才脱颖而出,张小姐看他一表人才,心里小鹿乱撞,表面上却毫无波澜。为了确定秀才能配得上自己,张小姐张口出了一个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秀才淡定无比,没有任何慌张的情绪,因为他胜券在握。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张小姐话音刚落,秀才就毫不犹豫对出下联:山间白云漫无边!"山间"对"洞中","白云"对"泉水","流"和"漫"都是动词,"不尽"与"无边"相对,对仗十分工整,堪称绝佳下联。张小姐被秀才的才华倾倒,当场答应嫁给她,左宗棠成功抱得美人归,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其实看起来对对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他里面包含的很多讲究,对联尾字总是上联为仄声,下联为平声。

从修辞学角度看,构成对联必备条件的是对偶辞格。也就是说,上下联要用语言结构相同或类似的词语句式,两两相对。对联就是相对的上下两联。可是,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作对,在对对联的不成文规矩中是不允许的,行话称为"合掌"。这一点,对对联时确是经常要注意的。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其实从古至今,对联文化一直源远流长早在秦汉之前就出现了对联的前身:楹联,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一直流传到现在。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的我们不应该抛弃这种文化,多学习多应用是对文化最好的对待。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在物欲横流的现在,欲望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我们应该捧起一本《中国俗语谚语大全》里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然对联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两本只需要68元带回两本俗语谚语,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取快乐,何乐而不为?

才女出上联:洞中泉水流不尽,才子对出下联,才女说:我要嫁给你

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