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生粉和澱粉是我們做菜經常使用的,很多人認為生粉和澱粉是一樣的東西,那麼它們究竟一樣不一樣呢?生粉和澱粉有什麼區別嗎?生粉的烹飪有哪些小技巧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生粉和澱粉

一、生粉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生粉其實不是專門指哪種澱粉的,它被人們用來勾茨的。在我國的香港和大陸使用的生粉是玉米粉,臺灣比較喜歡用太白粉。其實生粉除了用來勾茨使食物產生滑潤的口感之外,還被用來為軟化肉質的醃肉料。其實大家如果留心觀察就會發現,生粉的包裝袋上的說明一般會寫著配料,有的是玉米澱粉,或者是土豆澱粉,土豆澱粉由於顏色特別白亮所以又叫做太白粉。簡單來說生粉就是澱粉,很多人沒搞清楚概念,但是澱粉不一定是生粉,比如玉米澱粉和太白粉在廣東一帶都稱為生粉,在福建浙江一帶一般稱澱粉。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在中餐裡就是指澱粉,炒菜時用於勾芡、上漿等,有多種多樣,比如紅薯澱粉,川菜中使用的水豆粉,以及玉米澱粉等生粉就是澱粉,可以有很多種,一般指玉米澱粉勾芡的學術概念是:藉助澱粉在遇熱糊化的情況下,具有吸水、粘附及光滑潤潔的特點。在菜餚接近成熟時,將調好的粉汁淋入鍋內,使滷汁稠濃,增加滷汁對原料的附著力,從而使菜餚湯汁的粉性和濃度增加,改善菜餚的色澤和味道。

​二、澱粉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澱粉乙酸酯是白色粉末,其特點是糊的凝沉性低,對酸、鹼、熱的穩定性高,糊的透明度高,凍溶穩定性好,分子間不易形成氫鍵。澱粉乙酸酯是由原澱粉在鹼性條件下,與環氧丙烷進行醚化,再與醋酸交聯劑進行酯化反應制得。其與原澱粉類似,但有良好的冷水分散性,其糊液的透明性、穩定性明顯提高,陰離子性明顯增加。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澱粉定義更廣,澱粉是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多存儲在植物中的根和莖中,然後經過多重工藝提取出來,一般在超市中買澱粉,不會註明是什麼生粉,都是說某某澱粉。其中由玉米提取的澱粉產量最大,綠豆澱粉產量小但是用途廣,除此以外還有木薯澱粉,豌豆澱粉,葛粉等。

三、生粉的烹飪小技巧

​勾芡一般用兩種類型。一種是澱粉汁加調味品,俗稱“對汁”,多用於火力旺,速度快的熘、爆等方法烹調的菜餚。一種是單純的澱粉汁,又叫“溼澱粉”,多用於一般的炒菜。澆汁也是勾芡的一種,又稱為薄芡、琉璃芡,多用於煨、燒、扒及湯菜。

​四、生粉和澱粉的用法

​1、澱粉包芡一般用於爆炒方法烹調的菜餚。粉汁稠,目的是使芡汁全包到原料上,如魚香肉絲、炒腰花等都是用包芡,吃完菜後,盤底基本不留滷汁。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2、澱粉糊交一般用於熘、滑、燜、燴方法烹製的菜餚。粉汁比包芡稀,用處是把菜餚的湯汁變成糊狀,達到湯菜融合,口味滑柔,如:糖醋排骨等。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3、生粉流芡粉汁較稀,一般用於大型或整體的菜餚,其作用是增加菜餚的滋味和光澤。一般是在菜餚裝盤後,再將鍋中滷汁加熱勾芡,然後澆在菜餚上,一部分沾在菜上,一部分呈琉璃狀態,食後盤內可剩餘部分汁液。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4、生粉奶湯芡是芡汁中稀的,又稱薄芡。一般用於燴燒的菜餚,如:麻辣豆腐、蝦仁鍋巴等。目的是使菜餚湯汁加濃一點而達到色美味鮮的要求。

生粉和澱粉的區別,難怪做出來的美食不好吃,原因是用錯了地方

五、​結束語

現在大家對於生粉是不是澱粉應該都清楚了吧,其實它們不是一種,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然做出來的美食口感肯定有所差異。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