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祕力量


十九世紀末,在山東西部平原興起一股"神拳"運動,他們通過燒香唸咒等迷信儀式,宣稱自己刀劍不入;從1898年開始,"神拳"改名為"義和拳"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蔓延到直隸、天津、山西內蒙古等地,他們所到之處一呼百應,大肆屠殺洋人焚燒教堂;列強紛紛要求清廷鎮壓"義和拳",後來又組成八國聯軍親自加入戰場;就在"義和拳"與清軍、列強聯軍,在北方打得天昏地暗之時,東南地區卻未有太大動靜,義和團在東南地區"吃不開",這是何種原因呢?

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秘力量

在"義和拳"被安撫改名為"義和團",清廷對十一列強宣戰之初,東南各地的總督就達成"東南互保"協議,聲明無論北方形勢如何,請列國勿進兵長江流域,轄區內的人民與財產,將會受到條約保護;義和團運動期間,東南雖有零星地區響應,但也被迅速剿滅,比起北方亂局,東南地區可謂是風平浪靜。

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秘力量

義和團在東南地區難以掀起風浪,都依賴於東南有著強大的"神秘力量",即士紳集團;士紳集團是當地自發性的權威聯盟,他們是地區穩定器,無論是公益慈善,還是仲裁糾紛、公共治理活動,皆依賴於士紳的主持;太平天國之亂後,士紳力量發展迅速,他們組織商會、維持治安,在當地有著巨大的實力與影響力;但是士紳集團大多都是集中於東南地區,北方士紳的力量則要薄弱的多;從1840年到1905年,清朝一半的進士都集中在東南地區,而義和團的發源地魯西,舉人的數量只佔了山東省的十分之一,在茌平縣甚至20多年沒有出過一個舉人。

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秘力量

當魯西缺乏強有力的士紳集團治理,渙散的社會便滋生出了秘密宗教活動,義和團便是在此時落地生根;義和團在山東受到打擊後,很快擴散到了北方直隸,但直隸也有大量士紳加入義和團運動,這似乎令人不解;事實上"庚子之變"之前,直隸地區的士紳力量十分有限,而且比起較早接觸外來文化的東南地區,北方士紳有著強烈的仇教心理,因此他們很容易在義和團的衝擊下,加入抗擊洋人的隊伍。

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秘力量

洋務運動以來,東南地區的士紳集團力量步步發展壯大,他們在本地文化的滋養下,對於外來事物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同時還保留著關愛社會的公共精神,是東南地區影響力巨大的理性力量;因此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縱使爆發過幾宗"教案"燎原之火,在士紳集團的干預下也被迅速撲滅;

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秘力量

在慈禧發佈諭旨,號召各地招撫團民對付列強之時,卻受到了東南士紳的強烈抵制,他們無法接受團民在東南橫行,反而自行組織起團練來保護地區安全;溫州知府為了響應朝廷號召,曾欲招攬團民加入團練隊伍,此舉受到溫州士紳的抗議,甚至有些士紳組起隊伍鬧到了衙門,對著知府拍案表達憤怒,最後溫州知府不得不放棄了招團民的決定。

義和團在北方一呼百應,而在東南地區吃不開,只因當地有神秘力量

而且"東南互保"協議,並不只是由當地幾大巡撫促成,其中最先是由東南士紳提出;例如張騫、陳三立等人作為士紳代表,頻繁在洋人與督撫之間奔走商議,最終協調平衡了各方勢力,實現了"東南互保";因此"東南互保"協議,乃是東南士紳的團結產物,也正是有了理性的士紳集團,在危急之下的東南地區,才組織起有效的應對措施,敢於抵制朝廷的壓力,義和團的戰火才沒能燒東南各省。

【參考資料:《義和團運動》,《東南互保與晚清政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