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500年历史的宫廷“皇菜”

蟠龙菜(又名肉卷、卷切)

“以吃肉不见肉而著称”

湖北省钟祥市的“蟠龙菜”,是我国明朝时的宫廷“皇菜”

如今已是列入《中国菜谱》的名肴之一

其制作技艺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蟠龙菜色美味鲜,香嫩可口,油而不腻

可蒸,可炸,可熘,可炒、可烩,不同的烹调方法


据钟祥地方志记载:蟠龙菜始于明朝嘉靖年间。相传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遗诏湖广安陆州(钟祥)做兴王的堂弟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朱厚熜从钟祥出发前,到老师钱定府上告别。

钱定忙命詹多厨师办一桌宴席为其饯行。詹厨师心想皇帝登基,犹如飞龙腾天,便想做道菜以示庆贺。詹厨师独出心裁选用鲜肉、绿豆精粉,加上各种佐料调制成馅,外用鸡蛋皮包裹起来,用大火蒸熟后切片摆成盘龙造型扣于盘中,吃饭时热气腾腾摆在席中央,活像真龙腾云驾雾一般。

朱厚熜品尝赞不绝口,即赐名“蟠龙菜”。

所以,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它在钟祥生产、食用的历史有500余年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