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最近楼市有点焦虑,翘首以盼的等着政策松绑,结果迎来了一波约谈茶话会。

不仅“喝茶”了,还留了作业。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的案子,苏州含泪接过。

“茶话会”没几天,网传珠海私下偷偷取消限购,官方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虽然我们还是坚定不移的站队“稳健调控”,但最近抢人的政策又让市场有点暧昧不明。

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一线城市,后人才时代

我们先从皇城根的帝都说起。

十几天前,北京通州发布了一则“人才政策”。根据《通州区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分别对第一至第六层级人才给予相应的租金减免优惠或补贴。

头层人才,诺贝尔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目前来看,中国能享受的几根手指能数过来。最低一层人才标准,博士。

小融感叹,这年头在北京,研究生都不配拥有姓名了吗?

简而言之,这政策,对大部分人都没啥用。

比起北京,其他地方的人才政策怎么样。

前几天深圳帮人才缴个税的消息挺火的,媒体们的标题是这样的。

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然后重点来了,会算的网友打脸是这样的。

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一线城市大家不觉得怪吗?一面政府年年发公告文件说要控制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一面还出招各种人才政策。人才政策看着给力,仔细研究又不是那么回事。

他们想要人是真的,要的是高学历、研发型、高能力人才;想缩减人口,自然也是真的......

二三线,集体焦虑

除了正儿八经的一线城市,其他的城市,多多少少有点焦虑。

改革开放进入第二轮,大家卯着劲的争资源。前两年京九高铁中段规划的时候,就听说有几个城市为了设站点的事抢的头破血流。至于在抢人上嘛,也差不多。

所以一些二三四线城市,抢人就有诚意多了。给房的、给钱的、落户的,各种招式应有尽有。

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前两天消息称,杭州新人才政策已经开始实施。

上城区清波派出所、滨江区高新派出所等均表示,

只需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

在杭工作,社保缴纳1月以上且已到账

专科35周岁以下,本科45周岁以下

全日制大专、本科学历

即可按最新政策正式办理落户。门槛奇低

也有媒体评论这件事称政策一执行,代表杭州正式“放开限购”。

当然了,围着杭州这片的宁波、嘉兴,在抢人上也不手软。

这些政策,几乎是十几年前一线城市抢人的翻版,只不过,现在轮到了二线城市。

买房的怎么办?

抢人归抢人,但是关买房什么事?

因为抢人,是直观反映的未来城市的发展啊。

抢人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人会加速的向这些城市集中聚集。因为政策好,有红利可享,有优质资源可分。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买房选城市怎么选。

亲亲,从潜力的角度,小融建议:二线——一线——个别三四线

我们逐条分析分析。

为什么二线城市在第一位,排在一线前面。

怪招齐出,城市集体焦虑,买房的该咋整

首先,目前二线城市大门刚面向全国高调打开。

也就是说,这些城市在人才政策的激励下,人口将迎来一个爆发式增长,他们的成长路径(尤其是强二线)基本上会遵循着十几年前一线城市的路子。(比如十几年前的北京,奥运会之前,买房即可有北京户口,当时房价五六千。)

这个时候进入这些城市,门槛低、成本低,压宝压的是这些城市的未来发展。当这些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后,通道将会变得越来越窄。(比如现在北京、广州落户难度很大。)

其次,一线城市排在第二。

如果是为了保值,一线城市肯定没问题,首选。但如果从潜力的角度看,并不是最优选择。

一线城市连续n年的人口高速增长,使城市体量太大,对城市发展已经造成压力。

还以北京为例,北京这几年把国企、医疗、教育资源外迁,赶人赶的很起劲,人想留下也费劲。不仅如此,北京房价全国第一的贵。

这个时候进一线,门槛高,成本高,从投入产出上看,不划算。

最后,说说三四线。

关注楼市的人在今年春节应该是被“别买三四线”的论调刷屏了。但这个论调不代表三四线就不能买。

那些有支柱产业的,并且产业能做到全国甚至全球都闻名的城市,其实也是不怎么差钱的,很多都是闷声发财。

但是那些一眼看过去,城市已经在衰败边缘的(偏、远、产业衰退、资源不给力),如果不是决定一辈子扎根在这些城市,那最好还是别买。

所以,你别看现在城市是在抢人,有前瞻的城市早就打算好了未来的路子,甚至三五年前就已经开始着手铺路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