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結了7個生孩子的理由,發現沒有一個靠的住

為什麼要生孩子?這個問題我始終得不到答案,其實也未必是沒有答案,只是我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在我思考的所有理由中,都指向一個原因——因為自私。

我總結了一些常見的理由,發現大部分都站不住腳,當然以下觀點都帶有非常強烈的主觀性,如果有不認同很正常,你是對的:


1.當你愛一個人時,自然地就有想給他生猴子的衝動?

要不為什麼向愛豆表白時愛用“xx我要為你生猴子”這樣的說法?

說孩子是愛情的結晶,這是美化了愛情。

孩子是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結晶,不是愛情這種虛無的東西的結晶。

而且孩子是愛情的結晶的說法,一般都是女方陶醉在愛情時的幻覺。因為愛一個人所以想跟他生孩子,這件事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僅僅為了這個就真的去生孩子了,這個理由太不充分了。

要知道最壞的結果是,孩子的誕生和養育這件事中,男方一哆嗦就完成了使命,然後所有的孕育、生產、撫養過程全要靠自己去承擔。

愛情是美好的、虛空的,而生養過程是實實在在的受難和付出。為什麼要把兩件事混為一談?


2.繁殖是基因驅使的本能?

這句赤裸裸的話不是我說的,是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的作品《自私的基因》中的觀點:基因唯一感興趣的就是不斷重複地拷貝自身,以便在進化過程中爭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擴張。

人類只是基因的臨時承載體,只有基因才是永恆的。

因此是基因驅使我們去生育,而不是我們的個人意志。

所以自私的是基因而不是我們。

但繁殖的產物——人類嬰兒何其無辜,他們一生下來就也成為了基因載體。

這似乎解釋了一部分人願意繁殖的原因,但看起來更像是繁殖是基因脅迫人類的產物。

這種觀點聽起來並不樂觀。


3.孩子給家庭帶來了生機和凝聚力?

這個觀點多見於一些長輩,他們認為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組合,肯定要有磨合。孩子的誕生讓家庭有了凝聚力,大家的目標一致都是照顧好這個孩子,這加快了新的家庭的融合。

過了中年之後,人生是向下的逐漸枯萎的,只有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能看到蓬勃成長的痕跡。

照料老人和照料孩子時,這種差別更明顯,即使同樣悉心照料,但老人在逐漸走向衰敗,孩子則是每天一個樣地成長,這種養育過程中帶來的成就感是巨大的。

這種觀點更是完全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為了凝聚家庭和撫養帶來的成就感而生育,怎麼都覺得是個自私的行為吧。

我總結了7個生孩子的理由,發現沒有一個靠的住


4.迫於外界的壓力

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是否要生孩子這個選擇只用對自己負責就行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生育權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在當下的環境中,生孩子很少是這麼單純的事。婚後2年如果還不生孩子,父母先開始著急了。無論你再怎麼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解釋自己對孩子的無感,都很難說服他們。生孩子從一個私人的事變成了家庭的事,這是我最討厭中國家庭的一點。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自己的猶豫。年輕時有過丁克想法的人可能不在少數,認為兩個人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好,孩子不必加入。但這裡存在一個很大的不可知因素:無法確定等四五十歲失去生育能力後是否會後悔這個選擇。但起碼我從網上和周圍人收集到的意見來看,概率上講已生育的母親後悔要孩子的還是少數。

所以就陷入一個尷尬的場景,有成為丁克的想法,卻沒有這個勇氣做這個決定。

後悔生孩子和後悔丁克這兩個風險必須選擇一個,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吧。

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下了要孩子這個決心後,就儘量不要後悔,做好去承擔所有生產和養育中的痛苦的心理準備,因為這是自己的選擇。


5.養兒防老?

這要從兩個角度來看。

  • 當我是子女的角色時,我願意儘自己的努力來贍養父母,不是出於他們養育我的報答,而是愛的本能。
  • 當我是父母的角色時,我不會要求子女必須要贍養我,因為我撫養他/她是出於愛的本能,而不是為了防老。

但我能理解部分父母抱有“養兒防老”的想法,尤其是在農村,當一位老人失去勞動能力,又沒有養老金,無法照顧自己時,連維持生存都成問題時,子女是他唯一能夠有依靠的人。多生幾個孩子,是在降低無人贍養的風險——如果總數夠大,幾率上講,總有一個孩子是能指望的吧。

但是在現代社會,如果養老制度健全,老人不再有無法善終的後顧之憂,養兒防老這個理念就不再合理。它的潛在意思是把撫養義務和贍養義務做交換,從“理”的角度看沒問題,不撫養/贍養是違法的。但是從感情的角度講,作為一種交易怪怪的。

作為一個90後,如果身邊的同齡人還抱有“養兒防老”的想法去生孩子,我會覺得挺匪夷所思的,因為這個想法是特定年代特定人群的產物,不該在現在依舊存在。


6.有了孩子一個女人的人生才算完整?

屁!

每次看到這種愚蠢的說法,我白眼都要翻上天了。

首先定義一下“完整人生”的概念,誰來規定完整的人生都要包括什麼?如果我說“沒有吃過肯德基全家桶的男人人生是不完整的。”是不是也可以?

你的人生由你自己來定義,不要聽別人瞎比比。

確實,生育是有一些好處的,長達十個月的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會讓一些女性患子宮癌、乳腺癌的幾率大大降低,但是相比孕產過程中要承受的風險,這些好處微不足道,差不多是打100巴掌,給1個甜棗的水平吧。

為了那點好處去生育,這智商也不必去培育下一代了。

我總結了7個生孩子的理由,發現沒有一個靠的住


7.單純覺得孩子可愛

有人說,我就是單純覺得孩子可愛,所以才決定要孩子,這種想法有什麼問題嗎?沒問題。

不過不僅是人類幼崽可愛,所有動物幼年時期都是可愛的(除了蜜獾?此處應有配圖)。

這是進化的產物。

幼崽在長期進化中,形成的面部特徵是:眼睛在面部所佔比例較大、顱骨佔頭部比例較大、臉頰飽滿。這些特徵會自然激發出我們“好可愛啊”的想法,當我們覺得一個事物可愛時,自然會產生保護欲,於是幼崽存活的幾率就增大了。

覺得幼兒可愛所以想生孩子,確實沒問題。遺憾的是,可愛是短暫的,孩子總會長大,僅靠那點“好可愛啊”的愛來維持之後的孕產之痛和十幾年雞零狗碎的養育過程是遠遠不夠的。

好在對孩子的愛,會隨著孕周變大、孩子的出生一點點培養。


在我深入地思考了以上觀點後,還是覺得每一個觀點都無法說服自己去生孩子,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要孩子都是一個自私的行為。

有人會說,那麼多人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不是也養大了孩子?確實是。我羨慕那些不仔細審視就能去生活的人,可惜我不是。我更喜歡把事情想清楚再去行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後悔。

尤其是生孩子這件事和另一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更應該嚴肅對待。

但實在想不到答案的時候怎麼辦?那就順其自然吧。人生也不是每一步都需要規劃,過於嚴謹會失去生活的樂趣。這時候只能相信概率的——大部分已生育的女性都不會後悔生育的決定。說不定能從孩子這個盲盒拆出驚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