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小楊是去年陰曆六月六號我到劍川沙溪時拍攝阿吒力廟會上認識的浙江女孩,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她見我用索尼相機拍照便走近搭訕:“我的也是索尼。”女孩挺乖巧的樣子,腰間橫繫了個農村裡才有的小篾籮,實用又富裝飾。她打聽我的來歷,加了微信。她說自己喜歡旅遊採風,租房住在沙溪鎮上。回到大理為撰寫這回的遊記,我請她詢問當地一位阿吒力法師的名字。得知她在沙溪暫住好久了,常常趕街、下鄉、拍照、發微信,與村民們熟絡著哩。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臨近春節,看見她發在朋友圈一篇配圖徒步遊記,很有情調意趣,只是所配九圖採用多張拼圖影響了觀賞效果。徵得同意,據她提供的圖文素材,筆者寫成這篇東西與各位分享。

小楊的這次徒步旅行完全是臨時起意,故事是這樣子的:

看到(徒步鹽馬古道啟事)的我(以下的“我”均指小楊)正在串門。說是串門,其實是想沾點菸火氣,培養些食慾。因為從麗江回來就一直厭食、腹瀉。客棧前臺小劉埋著頭在電暖器上烤洋芋,聽說我想參加徒步,小劉抬頭說:“你怕是不行吧。”

原來朋友圈剛發出這次鹽馬古道徒步從沙坪(沙登箐)→石鍾寺→鐘山水庫→石龍村→羊岑六聯→羊岑興文村(鹽道馬幫)的信息。時間是第二天一早出發,現在已經是晚六點了。徒步石寶山一直是我早想去而沒做成的,只是目前的狀態實在不夠好。

馬上去電瞭解:徒步二十多公里,難度不大。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趕緊起邀朋友,不巧的是都沒空。猶豫了幾分鐘,我還是下了決心。1月11日,在這個日子不就是要邁開步子往前走嗎?

連夜烤了一個沒有油的餅當乾糧,天矇矇亮就出發了。

因沙登箐的路被挖斷了。原本乘車到甸頭因為天氣也改為徒步了。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上圖為小楊在途中拍四位徒步鹽馬古道的隊友)

我們走的是一條誰從來都沒有走過的路,到達甸頭的時候,月牙灣上升起的霧氣真是美極了!真冷啊,拿相機拍照,手都要凍僵了。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我們一路走一路欣賞晨霧加濃霜,這種冬日世界的味道真好。在山腰看到太陽昇起的那剎那,大家一起駐足,很難遇也很難忘。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小尹是一位有十年徒步經驗的領隊,偶爾領錯了路,很快就能改過來。棗姐則一路指導我:徒步要有準備和設備。望一下腳下的休閒鞋、身上的相機包、包裡那隻沒有裝水的燜燒杯。別笑話,我一直都是這樣的無知無畏啊。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翻山之後,在一個森林防火點裝上了開水,棗姐說,戶外人是不應該有期待驚喜的,最重要的是安全把握。所有的準備必須在充足的意料之中,意外往往就意味著送命。

我們就這樣穿過山林,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經過重霜的田野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斑駁陸離的樹影映照和鋪滿幹松毛的古道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路過水庫,跨過沼澤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甚至走過了一個地圖上沒有標識的小村莊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偶遇一個漂亮的和爸爸一起放羊的彝族小姑娘。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走獅子關的路有點陡,然而無限風光真值。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三戒一路撒歡著在前面,再不時地回過頭接應主人清清。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我走的一腳泥濘,成了落後分子。其間有高反的感覺,還滑倒過幾次,趕緊起來跟上隊伍。

我原以為會走一長段大路,結果全程都是小路和山路。每走過一段艱難的路都慶幸的想:“”反正不會回頭了。”

終於到了石龍村,休整吃飯。我拿出我那個餅來啃,確實難吃。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在隊友吃魚的時候,我和水庫魚莊老闆聊天,老闆翻出手機給我看他們昨天蓋新房上樑歡鬧的視頻,還找出一段隔壁老樊的視頻問:“你認得這個人嗎?他昨天也來了。你們要是昨天來就熱鬧了。”

繼續前行,終於走到了六聯村。這時已經走了25公里。之前估計錯誤,領隊說大概還有7公里,這時,大家都睏乏了,有鞋子磨腳的 ,有舊疾影響的,我的體力似乎不太夠了。

終於走到了鹽馬古道的山邊,說是最後4公里。這時我覺得非常難支持,尹領隊不讓我走在最後,他說我的樣子已經有點飄飄欲墜了。

勉強咬了幾口餅,再走只覺得腰不是我的腰,腿也不是我的腿。走到沒有樹擋的崖邊不由自主擔心會滑下去,尹領隊及時擋在旁邊,我心才安了很多。

看到了“救軍糧”野果,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隨手扯了扔進嘴裡,微酸不澀,奇怪的是似乎補充了能量,精神也高漲起來。

劍川這一段鹽馬古道都是山路。因為鮮有人走,保存的不錯,其中馬蹄印在石板上日久天長成了坑。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如果走不動也沒辦法得到救助。

暮色已至,非常擔心天黑還下不去,我可是連手電都沒有啊。三戒終於走不動了,主人用帶子把他綁在背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大家緊趕慢趕,隨太陽下山了。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在最後2公里的時候,我突然沒有了一點疲乏的感覺,開始有點興奮。咖啡哥說我是已經麻木了,所以感覺不到痛和酸,估計肌肉纖維已經斷了。我大驚,那該怎麼辦吶?棗姐說:“肌肉有記憶的,重新長好的纖維會比從前更結實。”

我們終於在天黑之前走出了山,馬鍋頭(早年的沙溪搭客的馬幫頭領、現在的羊岑鹽馬古道博物館館長趙宗銘)在山下把我們接去了。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上圖歷史照片由趙宗銘提供)

我想,本來是打算還走2公里鄉鎮路的。是不是有點晚節不保?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徒步晚餐左起小楊、咖啡哥、清清和三戒、棗姐、領隊小尹)

不敢吃飯,怕沾葷 ,只喝了兩杯飛鹽茶。

開車回去的路上,月亮很圓,目送我們回家。

行程從早上7:45一直到晚上7:10。圖標是29.8公里,小米手環顯示走了35.5公里。這已經是我最大的突破,刷新了之前的記錄。

這麼長的路,一切安然無事,連擦破皮的事都沒發生。我想這要歸功於S一早到本祖廟的祈禱。這是我要求的。非常感謝S,感恩本祖的護佑。

回來還剩下四分之一的餅,沒有餓感,喝了點酒就睡了。

夜裡醒來,終於有餓的感覺,真好。胃可能被激活了吧。

新年1.11這好像一切伊始,what a goodbeginning!我的異國朋友、希臘妹妹說她太為我感到自豪了。對此我是萬萬也沒想到,是不是可以小小的嘚瑟一陣子呢?

(以上是筆者以小楊提供素材加工改寫的)

撰寫中,筆者聯繫上了馬鍋頭趙宗銘(下圖)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趙宗銘的事於2019年11月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2019年度鄉村旅遊能人支持項目)他告訴我:“這次徒步領隊小尹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們是住在大理的驢友。我接待他們只收了飯錢,過去都沒收過嚮導費,這次送他們回沙溪每人車費只收成本。

從羊岑鹽馬古道走,30裡一古鋪,20裡一古哨,還有“救命房”。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前不久來過一個大理的考古學家帶北京大學學生作非遺項目田野調查,他說:“羊岑這一段應該是迄今雲南保存得最好的古道,不管說是茶馬古道還是鹽馬古道抑或南方絲綢之路,它一頭通往西藏到印度,另一頭走向緬甸。”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趙宗銘還告訴我,目前他正在定製的徒步鹽馬古道旅遊路線在探索完善中,一線:劍川古城→白臘村(古稱白拉哨)→鹽道馬幫(古稱羊岑鋪) 二線:羊岑(鋪)→水自坪村(水茨坪哨)→石鐘山(石門卡)→馬登松子箐。線路成熟後會向外公佈的。

2020年1月27日胡云龍於洱海之濱

旅居劍川沙溪的浙江楊姓女子臨時起意的鹽馬古道徒步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