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陸權的博弈與轉化——大國興衰的另類視角

一、大國興衰的視角

對於大國興衰的原因,歷來是人們爭相談論的話題,也是歷史學家、戰略學家、經濟學家以及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等等的那些鴻篇鉅著常常或者明確,或者隱含的主題。

不過,切入主題的角度卻是不同的。艾米·蔡在《大國興衰錄》一書中概括說:“修昔底德認為,民主思想是雅典陷落的原因。愛德華·吉本則認為基督教是羅馬衰落的主要原因。近代,保羅·肯尼迪將大國的沒落統統歸咎於‘帝國思想的過度膨脹’。賈雷德·戴蒙德在《崩潰》一書中則將“環境破壞”作為罪魁禍首。”當然,蔡也給出了結論,就是:“雖然存在著巨大差異,但歷史上的每一個超級大國,那些雖有爭議但確實幾乎獲取了全球霸權的國家——至少按當時的標準來看——在其興起到鼎盛時期都表現出突出的多元化和融合特徵。事實上,無論哪一個帝國,寬容性都是其獲得世界霸權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同樣令人驚訝的是,每一個帝國的衰落也都無一例外地表現出狹隘,仇外,強調所謂的種族,宗教或人種的‘純化’”。

的確,以上說法都有其合理之處,精闢之處,但在本文看來,這些說法只是指出了大國興衰的某些現象,而沒有看到那些失敗者也經常具有以上所描繪的特徵,比如,就說寬容,不僅勝利的超級大國如此,很多失敗的一般國家甚至大國超級大國也會經常如此的,但寬容對這些國家並沒有什麼幫助,或者幫助比較有限,並不能促成其成為超級大國。更何況,很多超級大國衰亡時並未放棄其寬容的政策,所以,大國興衰的原因是多重的,可以把這個原因列成一個很長的單子。這正如基辛格在分析奧匈帝國時所說那那樣:“直到十八世紀末,奧地利帝國仍是歐洲最具活力的國家之一。即使到一七九五年,普魯士愛國人士施泰因還認為奧地利帝國比普魯士更團結興旺。但如今隨著俄國部隊向西進軍,首先波及的就是奧地利帝國,將其變成了一所‘各民族的監獄’。並不是政府體系變得更具有壓迫性,而是它的合法性越來越受到質疑,因為監獄不僅可以是物理建築還可以是一種心理狀態。十八世紀的時候誰也不會僅僅因為哈布斯堡皇帝代表了一個德意志人統治的王朝就認為他是個‘外國人’。而到了十九世紀這卻成了一條常理,且防備情緒造成了適應困難,所以奧地利的政策註定越來越僵硬。奧地利沒有變,但歷史卻開始拋棄它。”那麼,是否有一個根本的原因立於以上各種原因之上,給我們一個更深刻、更明確的指引呢?

二、海權、陸權與西方的大國興衰

本文認為,大國興衰的根本原因是海權和陸權的掌控和其複雜的轉換,而不是說海權國家就是純粹的海權國家,陸權國家就是純粹的陸權國家,甚至進而把海權國家視為海洋文明,藍色文明,陸權國家視為大陸文明,黃色文明,從而把變動不居的海權陸權關係僵化為藍色黃色文明,使複雜的動態的大國興衰的活劇變成為提線的木偶劇,並以此得出結論:海洋文明一定可以戰勝大陸文明,黃色文明。

應該承認,從人類歷史上的大國興衰來看,那些最終獲得霸權的,並不僅僅是海權國家,而是有海權國家,也有陸權國家的,甚至獲勝的大多也不是單純的海權國家和陸權國家,而是同時獲得陸權和海權的國家。而若不能兼備,則獲勝的國家就沒有一定之規,有時是海權國家獲勝,有時是陸權國家獲勝,這要看具體的力量組合和國內國外的形勢。

古代西方的幾次著名戰爭是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的。比如希臘和波斯的戰爭,當時波斯是一個陸權為主的國家,希臘是一個海權為主的國家,戰爭的結果是互有勝負。最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統一了希臘,使馬其頓帝國成長為一個海權和陸權兼備的國家,就打敗了以陸權為主的波斯帝國。

又比如,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迦太基是一個海權為主的國家,羅馬則是一個陸權為主,但兼備海權的國家,結果,開始的時候,羅馬因為海權的弱勢,先後三次在海上敗於迦太基,直到第四次海戰,屢敗屢戰的羅馬海軍終於打敗了迦太基的海軍,迦太基從此處於劣勢的狀態。儘管後來迦太基也發展陸權,佔領西班牙做陸上的基地,並誕生了一個不世出的偉大統帥漢尼拔,一度在堪尼之戰中大獲全勝,殲滅羅馬大軍8萬人,使羅馬幾乎陷落,但由於羅馬陸權的強大,雖然主力軍團被殲,仍能頑強地復原其陸上軍團,保持住了羅馬的威嚴。而同時,漢尼拔作為陸戰的偉大統帥,他並沒有可與羅馬抗衡的海軍,羅馬遂利用海權的優勢,強行隔斷了漢尼拔和其西班牙根據地的聯繫,使漢尼拔疲於奔命,最終戰勝了漢尼拔和迦太基。

再說近代的西方,近代以來,西班牙是第一個獲得超級大國地位的國家,在和他的第一個對手葡萄牙競爭中,西班牙的獲勝首先在於西班牙是陸權和海權兼備的國家,而葡萄牙的陸權則遠遠不及西班牙,故儘管葡萄牙一度幾乎可以和西班牙以教皇線平分海洋,但最終還是被西班牙一度吞併,更別說僅僅是擊敗了。

西班牙的強勁對手英國,一般說來是一個海權國家,但由於英國所在的英倫三島相對於西班牙的比利牛斯半島,在體量上雙方是差不多的,故在雙方的較量中,西班牙固然是陸權海權兼備的國家,但英國也變相是陸權海權兼備的國家,而且與西班牙相比,英國的海權處於更有利的態勢,因為英國是島國,不會遇到西班牙那樣陸上的強大對手的威脅,所以,英國在14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進攻後,雖不能立即取代西班牙的霸主地位,但西班牙已然對英國無能為力了,而英國則可以左右逢緣,縱橫捭闔,利用西班牙在陸上和法國、荷蘭的爭鬥,最終聯合荷蘭戰勝了西班牙帝國,成為了西方世界的霸主。

成為西方世界的霸主後,英國順理成章地建立了日不落帝國,又成為了當時世界的霸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時的東方早已衰落,沒有可以與之爭衡的力量。對英國霸主地位發起挑戰的還是西方的大國。第一次有力的挑戰來之於法國大革命之後的拿破崙帝國,拿破崙帝國是一個以陸權為主的國家,雖然拿破崙在最強盛時期幾乎佔領了全部歐洲,發佈了大陸封鎖令,一度使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如芒刺在背,但仍然抵不過英國的海權陸權兼備的組合(因為這個時候英國靠其遍佈全球的殖民地,已經使自己的陸權發展到可以和佔領整個歐洲的拿破崙帝國抗衡的程度了)。拿破崙帝國當然也企圖發展海權,使自己的帝國成為海權陸權兼備的帝國,但極不成功,在特拉法加海戰中,拿破崙的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拿破崙失去了戰勝英國的可能性。之後,拿破崙企圖進一步控制歐洲,為此又發動了對俄國的戰爭,結果也失敗了。拿破崙對俄戰爭,雖然是兩個以陸權為主的國家的戰爭,拿破崙有取勝的可能,但俄國此時由於得到英國的大力支持,使其和俄國戰爭的性質就不僅僅是兩個陸權國家的競爭和戰爭了,而是帶有了海權戰爭的性質了。

英國面對的另外一次來自歐洲大陸的強勁挑戰是德意志帝國發起的。德意志帝國是典型的陸權國家,雖然德皇威廉二世也大力發展海軍,但並未能成功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一戰中,英德海軍的尼德蘭大海戰雖然德國海軍也取得了擊沉英國海軍軍艦數目超過英海軍擊沉己方軍艦數目的戰術勝利,但在戰略上還是失敗了,沒能打破英國海軍對德國的封鎖,最終還是敗在了大英帝國的海權、陸權兼備的優勢下。

德國第二次挑戰英國霸權失敗的根本原因仍然是德國沒能成功獲得海權。德國二戰時雖然潛艇很厲害,實行狼群戰術,擊沉了大量的英國運輸船,但德國的水面艦艇甚至還不如一戰時,極為孱弱。此外,英國成功引入了當時世界上另一個海權陸權兼備的國家——美國的支持,這就使德國的潛艇戰最終因達不到封鎖死英國的戰略目的而失敗。

而成功取代英國的國家是和英國一樣兼具海權和陸權的美國。而且,美國國土940萬平方公里以上,又有門羅宣言下控制的南美大陸,在陸權上遠遠勝過本土只有幾十萬平方公里的英國。英國的殖民地雖然龐大,但美國對大英帝國來了個釜底抽薪,強迫英國與其共同發佈大西洋憲章,開啟了殖民地獨立的廣大空間和可能性,大英帝國的陸權面臨分崩離析之勢。而在海權上,美國早在二戰前的華盛頓會議上就取得了和英國海軍並駕齊驅的實力,二戰中,又在和德國、日本的海戰中大力發展,海軍實力更是凌駕於大英帝國,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

三、海權、陸權與東方和世界的大國興衰

在東方,古代的中國是當時東方世界的霸主,以朝貢體系維持著東亞的大陸和海洋秩序,中國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因為中國是那時的東方世界唯一一個海權、陸權都兼備的國家,並且優勢非常明顯,在周邊找不到可以抗衡的國家和勢力。從陸權來說,當時中國周邊面對的有軍事實力的都是草原民族,但草原民族雖然軍事上很有實力,但文化上畢竟遠遠落後於中國,故其命運或者像匈奴、鮮卑那樣被中國的中原王朝擊敗遠遁或內附融合,或者如蒙古、後金那樣雖然擊敗了中原王朝,但最終還是被中原的先進文化吸收、同化並融合。因此,也有學者認為中國“是個草原-中原-海洋的多元複合體,社會結構的變化可能會改變多元的作用方式,但不會改變多元本身”。

從海權上來說,雖然中國自古以來並不重視海權的建設和維護,但中國畢竟有著兩萬多公里的海岸線,自然具備海洋民族的某些天性和素質,海軍的力量比起周邊的國家還是很強大的,元世祖忽必烈曾遠征日本,鄭和下西洋更是浩浩蕩蕩,國威遠播。周邊唯一一個稍有實力的海權國家日本,由於絕對體量遠遠小於中國,故無論在海上,還是在陸上都不是中國的對手。直到近代,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發展了新的資本主義經濟之後,其海權才凌駕於中國之上,並在甲午戰爭中擊敗了當時號稱東亞第一強大的海軍的中國的北洋艦隊。值得一提的還有,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其陸軍也取得了針對當時中國的優勢,從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日本是以其海權和陸權兼備的優勢擊敗當時的中國的。不過,畢竟中國的體量如此之大,日本的優勢是暫時的,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海權和陸權兼備的特性是遠勝過日本的,一旦中國超越日本的資本主義,進入社會主義的更先進的體制並同樣完成工業化後,日本就會又恢復到幾千年來它和中國素來的相對位置。日本的唯一機會是趁著中國最虛弱時肢解掉中國,使中國永遠無法恢復其對日本的海權和陸權兼備的優勢。但對於日本來說,這個機會稍縱即逝,日本由於野心太大,二戰時又發動太平洋戰爭,和世界上最強最大的海陸權兼備的美國開戰,失敗的命運就註定了。而中國,在渡過了其歷史上最危險的一段險灘後,至今已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其海權和陸權的兼備性和強大力早已遠遠超於日本,而且直逼世界霸主美國。未來,由於中國位處歐亞大陸,其陸權的潛力無疑勝過美國,其海權雖不如美國的天然優勢更大,但由於其陸權的優勢明顯,重現當年羅馬和迦太基的故事也並非不可能。因為在海陸兼備的國家競爭時,更強大的陸權會提供更持久和更韌性的力量,支持其海權可以承受暫時的失敗,最終走向成功,就像羅馬在和迦太基的戰爭中,先後三次海戰盡皆失利,但每次,羅馬都能靠著自己陸權的優勢重建海軍,最終取得勝利。

當然,美國和迦太基不同,美國的陸權也是極為強有力的,再加上其盟友體系的完備,更增加了其陸權的深厚力量,只不過美國的弱點在於,其盟友體系是變動不居的,就像當年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一樣,不可能永久保持,畢竟國家間沒有永久的友誼,只有永久的利益。因此,若從大國興衰的長遠廣大視角看,並不能把這個力量完全計算在內。若僅僅從自己國家的力量計算,中國應該還是佔據優勢的。因為雖然中美雙方的陸地國土差距不大,但陸權並不僅僅是土地的多少,還包括人民的廣眾,中國以13億以上的人口數量是遠勝過美國的3.5億人口的;此外還要看領土所處的位置,歐亞大陸無疑是地球的核心,當年麥金德把歐亞大陸加上毗鄰的非洲比喻為世界島,說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控制了世界。1919年他把他的思想歸納為三句名言:“誰統治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誰統治了世界島,誰就統治世界”。他還認為,“如果德國和俄國結盟或者德國征服俄國,那麼就奠定了征服世界舞臺的基礎。英國和美國的作用就是保持爭奪大陸心臟地帶強國的平衡。”

美國相對於歐亞大陸,就是邊緣地區,長遠來看,從地緣政治戰略上來看是比不過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的。那麼,為什麼美國目前領先了呢?這是因為世界島也好,歐亞大陸也好被各種政治力量分割,不能發揮整體性的力量,也就是其陸權處於沉睡狀態;另外是英美兩國曆史上對中心地帶力量的平衡和控制。而隨著人類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歐亞大陸的陸權終究會爆發出來的,屆時,處於這個大陸上的各個國家都會受益,而受益最大的無疑是在世界島上處於位置最好的中國(因為中國雖處於東亞,但通過一帶一路可以很方便地與世界島的核心地帶聯絡,甚至最終控制它)。當然,歐洲也不錯,但歐洲畢竟還沒能統一為一個國家,其收益程度會打一些折扣。

不過,這是從長遠的歷史發展趨勢來分析是如此,但歷史發展的曲折性還是不容忽視的,在海權陸權這個視角之下,還有多種因素影響著海權、陸權的獲得和轉化。特別是近些年來,太空的探索越來越重要,使太空權日益進入人類霸權興衰的視角,不過,目前來看,這個視角還屬於未來學的領域,還沒有出現在人類歷史的視野中。至於制空權,儘管有杜黑的名著《制空權》的強調,但本文認為目前還不能和海權陸權並列,還是分屬海權或陸權之下的要素,因此,海權和陸權的複雜博弈和轉換無疑還是今天這個世界決定霸權歸屬的主要因素。

9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