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記得前幾年的3月,貴州友人帶我上到畢節市一座小山上,說那裡便是百里杜鵑風景區。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我們腳下果然就是大片的杜鵑花叢,一株株齊腰高的杜鵑,一直蔓生而下,看不到盡頭。可惜我來早了,杜鵑花還只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像一顆顆不同顏色的燈泡掛在枝葉上。我們再驅車一段,便看到幾棵有兩人高的杜鵑樹,樹上的花卻是開了,都是粉黃色的。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今年再次與百里杜鵑相會。百里杜鵑佔地600平方公里,以天然長成的杜鵑花海聞名於世。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來到百里杜鵑這個這個著名景區,外來車輛只能停在景區外,觀賞杜鵑的行程全由電瓶車接送,秩序井然。這次到訪擔心導遊又會說:哎呀!來早了!來晚了!這回她說的卻是:“今天的天氣真好,上星期這裡可天天下雨。”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我們買的門票包含兩個景區,一個是金坡,一個是普底,都有電瓶車接送。我們來到的第一個金坡景點,便瞻仰到杜鵑花神的風采,那是一座六七米高的女性石雕,她穿的是中國少數民族服裝,雙手舉高攀住山壁,正俯瞰著眼前漫山遍野盛開的杜鵑。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導遊解釋,全世界的杜鵑花有850個品種,中國境內有530種,百里杜鵑景區有41種,囊括了五個亞屬品種的全部,被譽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杜鵑花園。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從3月下旬到4月底,各種品種的杜鵑花次第綻放,滿山遍野,五彩繽紛。”導遊念得出的花名有:馬櫻杜鵑、映山紅、大白花杜鵑、水紅杜鵑、落葉杜鵑和露珠杜鵑。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旁……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我們看到的杜鵑多數是已長成兩人高的小樹,樹幹不粗,葉不茂密,花的顏色則有多種:鮮紅、粉紅、紫色、雪白、金黃、淡黃和淡綠。杜鵑花為管狀,有的像牽牛花獨生一個,有的則由十多個集合成一個花球。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也看到同一棵樹長出來三種顏色的花。導遊說,那不是人工栽培的,是杜鵑花本來就有的品種。據報道,科學家曾在深山裡發現,有一種杜鵑竟開了七種顏色的花。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百里杜鵑是野生的高山杜鵑,杜鵑五大品系之一。不過,近幾十年來杜鵑的園藝品種,已在成倍增長。園區資料說:“ 杜鵑花樹生長極其緩慢,景區內有一株生長在海拔1527米山巔上的馬纓杜鵑花,據測樹齡超過1260年,直徑不過80釐米,樹高也只有8米,一次開花可達萬朵。”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專家解釋,杜鵑花喜歡生長在酸性土壤,貴州西北的這片山地,常年平均氣溫是11.8攝氏度,平均降水1180毫米,每年有220天下雨,陰天多過晴天,最適合杜鵑花生長。特殊的土壤,特殊的海拔,特殊的氣候,造就了這片神奇的高山花海。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貴州西北部住有彝族、苗族和布依族。杜鵑花則是彝族人心中的聖花,稱為索瑪花,祭花神已是他們流傳幾百年的慶祝活動,為的是祈求花開百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導遊為我們說起了花神的故事:杜鵑花神原名索瑪,是個既勤勞又能幹的美麗彝族姑娘,她愛上一位同樣勤勞和勇敢的小夥子阿哲,可是部落的頭人卻從中作梗,於是他們私定終身,在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逃離家園,然而阿哲在路上還是被頭人害死了。頭人還逼索瑪嫁給他,索瑪不肯,跳下山崖殉情。她的熱血後來染紅了山谷的百花,變成了今日的著名杜鵑花品種——火紅的馬櫻杜鵑。人們此後也把她供奉為杜鵑花神。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百里杜鵑的景點看來是以索瑪橋為中心。從索瑪橋一端,可仰望沿著山坡而上綿延蔓生的杜鵑林帶;從另一端則能瞭望點綴在花海里的仿古樓臺。走在木橋上,兩邊都可看到山谷下隨意生長的叢叢杜鵑,真是一片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生態。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過了橋緩步走上山坡,穿過一片又一片的杜鵑樹林。微風吹來,斑駁的花影,就在我們腳下招搖,確有另一種漫遊花樹中的情趣。走在山坡上,隨處還可從樹木隙縫間,望見另一座山的風采,主角仍是那婀娜多姿的杜鵑花樹。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站在觀景臺上眺望,一邊花開正濃,一邊只剩綠葉。導遊解釋,一邊是馬櫻花開正盛,另一邊是露珠杜鵑盤踞的山頭,可惜露珠杜鵑花期短,上週無奈還天天風雨,如今枝頭已不留一朵半朵讓人瞻仰。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我曾翻閱古人吟詠杜鵑花的詩詞,發現他們欣賞到的似乎就是移植花園裡的杜鵑,婉約有之而失之魂魄,以我今日所見花海的雄姿,只有百年前秋瑾的七言律詩還能讓我沾光:杜鵑花發杜鵑啼,似血如株一抹齊;應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風露也寒悽。

600平方公里貴州百里杜鵑,以天然長成聞名於世,正是賞花心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