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青春期抑鬱症莫忽視!等孩子自殺時,一切都晚了!

親愛的家長,當你看見本文標題時,也許你的心裡在想,“危言聳聽!”“嚇唬人,扯淡!”但志林哥哥想說,我不講大道理,先看幾條新聞。

15歲少女用"自殺"反擊父母離異 現已患"重度抑鬱症" 。報道媒體:華聲新聞 。

“你們生了我,就要對我負責,付出代價!” 小冬六年級時,父母離異,父親另組家庭,自此,活潑開朗的小冬完全變了個人。 家人都以為她只是青春期叛逆,完全沒想過要去看醫生。直到去年,進入高中的小冬,越來越孤僻,情緒起伏大,已經無法適應校園生活,父母這才帶小冬到醫院。當時她被診斷為“抑鬱症”,開始接受藥物治療。 然而,在這個殘缺的家庭,小冬的問題仍然沒引起重視。今年春節,小冬在父親家過年,親戚朋友不相信她“有病”,與其發生衝突,她割腕自殘;兩週後,因母親阻止她與網友交往,她又跳樓自殺…… 此時她已經被醫院診斷為重度抑鬱症。因之前跳樓自殺未遂,15歲的她只能用輪椅行走。

17歲少年患重度抑鬱症,知道情況後,父母后悔不已。報道媒體:騰訊網。

小權,今年17歲,在當地一所職業中學上學,孩子自從上了這所學校之後,回家就變得不愛說話,變得越來越沉默。不過想著孩子可能大了,不如以前活潑也很正常,所以夫妻兩個就沒有當回事。現在回想起來,才知道孩子受了多大的委屈。 孩子在這幾天偶爾就在自己的媽媽面前提到自己不想活了。直到有一天家長接到了學校打來的電話,才知道原來兒子在學校經常受到學校同學的欺凌。 經常被同學堵在衛生間進行毆打,而且還將痰吐到臉上。同時,這幾名同學還在微信裡跟小權索要紅包。 聽到孩子的話,家長憤怒的同時更是痛心不已。因為孩子明顯的精神狀態有問題,家長便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病,被醫院診斷患有重度抑鬱症。

合肥12歲男孩患重度抑鬱 ,割腕自殺。報道媒體:合肥在線。

12歲的小志在合肥一所重點中學上學,原本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可是從半年前開始,他就出現了心情不好,對學習沒有興趣,遇到事情總是往消極的方面考慮。 後來,小志多次用刀割手腕來緩解痛苦,漸漸萌生了離開這個世界的想法,依然沒有引起父母的重視。於是他選擇在同學家裡自殺,幸虧同學媽媽及時發現,才撿回一條年輕的生命。 小志的爸爸脾氣暴躁,常年在外打工,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比較少,他渴望爸爸多關心一下自己,媽媽在孩子的生活起居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忽略了他的心理變化。 目前,經過半年的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小志的症狀明顯改善,重新回到了課堂。

“沒用的,我想死,我有抑鬱症”,家長卻不信! 報道媒體:半月談。

高考臨近,廣東一對夫婦帶著18歲的女兒走進醫院心理諮詢科室,父親一臉無奈地請醫生幫個忙:“我們說她沒有抑鬱症,她不相信。請專家幫我們開導開導她,不要再裝病啦。” 原來,高三女生小文最近情緒波動較大,在備戰高考的關鍵時刻,她卻無心學習。小文的學習成績一向不錯,父親對她有很高期許,開口相勸時,她卻輕描淡寫地說“沒用的,我有抑鬱症,我想死”。 “年紀輕輕,怎麼會有抑鬱症?”父母認為女兒的表現是臨場畏戰,意志不夠堅強,便把她領到醫生面前,希望藉助醫生之口告訴小文她“不是抑鬱症”。 然而,醫生跟小文細聊之下才知道,她並非在嚇唬家人。前幾天,她曾爬到天台,試圖自殺。“她說,站在天台邊,一隻腳已經邁了出去,只是在最後一刻,突然想起父母中年喪女,晚年無人照顧會很悲慘,才把腳收回來。” 經過心理諮詢,小文依舊有自殺的念頭,符合中度抑鬱症的診斷,需要儘快入院治療。然而,家長還在猶豫,不願相信孩子得了抑鬱症,也擔心治療會影響孩子參加高考。

志林哥哥想說,家長們,以上幾條新聞看完了嗎? 如果孩子出現青春期逆反心理、不良情緒、無法適應學習環境,出現割腕等自殘自殺行為,請重視!

志林哥哥呼籲: 不要以為未成年人就不會得抑鬱症。當孩子鬱鬱寡歡、無心向學,甚至嚷著“要自殺”時,家長務必要當真,別漏掉孩子發出的求救信息。如果你的孩子有這種傾向,請與志林哥哥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