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什么意思?

在21世纪的今天,很多古代社会所留下来的传统,在经过近现代文明的冲击后,早已荡然无存了。因此很多过去流传下来的俗语,在当代不被理解。比如“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句话。在我国古代,家中的老人或者长辈有着绝对的权威,如同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什么意思?

而古代家庭往往热衷多生,多子女家庭的特点之一就是,作为老人很难做到公允处理,甚至还会对子女产生不同程度的好恶。而子女之间,往往也会因为待遇不同而互相产生隔阂。更为甚者,很多子女为了争夺父母的厚待,而走上邪路。教育学家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过于世故的小孩,长大后往往没什么出息,原因之一在于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意识到成人世界的好恶,从而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讨大人欢心,揣摩大人心思上。

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什么意思?

结果长大进入社会后,才发现原本所掌握的东西,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一点用处都没有。在古代社会也是如此。老人对某个孩子进行偏袒,而某个孩子受到厚待以后,就会有意识地维持这种厚待,从而走上前文说的邪路,最终成年后才发现自己除了会在小孩视角上揣摩大人之外,其余的乏善可陈。春秋时代,有过这样的往事,算是这种情况的典型。

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代,郑国国君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另外一个则是共叔段。武公的夫人喜欢共叔段,对郑庄公极力打压,甚至多次游说郑武公,让共叔段来继承自己的爵位。当时是东周初年,虽然周天子已经远非西周时代那么显赫,中国也进入了“礼崩乐坏”的时代。

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什么意思?

但郑武公依旧觉得嫡长子继承制不能动摇:最起码郑武公自己没勇气挑战这个制度,因此,顶住了武公夫人的压力,坚持让郑庄公做自己的继承人。郑庄公做了国君后,武公夫人还是不死心。一方面逼迫郑庄公将好的封地分封给共叔段,另一方面则勾结共叔段暗地里积蓄力量,准备谋害郑庄公,来个弑君夺位。

俗话说老人是条龙,向谁谁家穷,这是什么意思?

郑庄公在武公夫人多年打压下,早已经练就了一身治国理政方面的硬功夫,诸侯之间的阴谋诡计,诸侯和天子之间的讨价还价,郑庄公早已轻车熟路,而共叔段则因为武公夫人多年的偏袒,逐步沦为一个巨婴、一个“妈宝男”,可想而知,共叔段对郑庄公搞政变,简直是自不量力。最终,武公夫人指使共叔段搞出来的政变非但没为共叔段夺来江山,反而给了郑庄公诛杀乱臣贼子的口实。可以说,共叔段之死,武公夫人要占主要责任,这也是“向谁谁家穷”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