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离婚了!”我们多少夫妻在吵架的时候,都会把这个理由给搬出来。其实细细追究,这句话里隐藏着太多的辛酸和无奈?

离婚、凑合,哪一种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我们过于强调婚姻的重要性。我们本着“宁拆一座桥,不毁一桩婚”的观念,奉劝那些想要离婚的人:“为了孩子,你还是凑合着过吧,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很多人就被劝住了,尽管感情已经破裂,他们也要牵强地绑在一起,来维持这段虚假的婚姻,给孩子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他们以为只要他们不离婚,只要这个家不散,孩子就会无忧无虑地成长。

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对孩子真正构成伤害的,并不一定是“离婚”的事实,而是这个婚姻的失败。比如说夫妻双方在婚姻当中的争吵,或者说两个人已经完全没有感情了,纯粹就是为了孩子在忍耐。热战也好,冷战也罢,这个过程才是真正伤害孩子的。

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有一个15岁小朋友给他的爸爸妈妈写了这样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在一起已经没有幸福了。那为什么不离婚呢?

如果你们是为了我凑合,那我现在郑重地求你们为了我而分开。因为你们这样在一起,不仅没有给自己快乐,也没有给我快乐——自己是你们凑合的理由,这让我时时感到一种压力,生怕自己做错了什么,对不起你们为我付出的忍受。于是我就常常在你们的忍受中忍受。

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角色,这让我时常感觉黯淡和沉重,无法去真正地享受生活。我知道你们这是为了我好。可家不是三张脸凑在一起吃饭,家没有你们之间的爱,就不是家,这样的家,我宁可不要。

如果你们真的爱我,请为我离婚。离了婚我一样有亲爱的爸爸妈妈,而你们也都有了新的选择机会。我绝不埋怨你们,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请你们为自己负责。

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孩子并没有因为父母的“凑合”而感受到一丝一毫的快乐。相反,他很压抑,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父母凑合的理由;他不快乐,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他没有办法真正地去享受生活。就像他在信中所说:他也在忍受,在父母的忍受中忍受。

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肖雪萍老师曾说:如果说感情关系已经破裂,那就一定要离婚。因为如果爸爸妈妈不快乐,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快乐。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都是很敏感的。哪怕这个孩子只有2岁,他也能听懂爸爸妈妈跟他说的话。有的时候,父母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足以告诉孩子,你们之间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没错,离婚的确对孩子有影响,因为这个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周围大多数人都是双亲,为什么我只跟妈妈或者只跟爸爸在一起生活?但是这种感觉它是一种遗憾,它是遗憾,但是不一定会真的带来伤害。

生活当中,我们很多人会去给那些离婚的家庭“标签化”。其实这个“标签化”反倒会给这个家庭和这个孩子造成一些伤害。因为当我们过于强调单亲家庭一定会给一个人的性格造成影响的时候,他会有一些自我的暗示。比如说:我不开心,因为我是单亲家庭;我胆小,因为我是单亲家庭;我学习成绩不好,因为我是单亲家庭……这个反而会变成他不成长、不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一个借口。

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取决于爸爸妈妈离婚后如何对待孩子?

1、离婚后给孩子灌输仇恨情绪

现在很多父母有一种非常糟糕的做法,就是离婚之后给孩子灌输仇恨情绪。比如说女方带着孩子,然后女方的家人就很容易对孩子说:“孩子,你可记住,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像这样的一种教育,就是一种消极的、负面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同样是离婚的家庭,不同的教育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说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日常生活中再负面地吸取这样的一些教训,那么他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离婚后溺爱孩子

一般的父母都会这么想——父母离婚了,这孩子特可怜。然后他们就容易溺爱这个孩子,给孩子很多零花钱,很多名牌。甚至过去孩子都自己独立睡觉了,现在又跟父亲或者母亲一个床睡觉了。这样的话,就使孩子出现一种退缩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其实,父母离婚之后,孩子的生活要保持一种正常的状态,一种更加独立的、积极的状态。

3、离婚后老死不相往来

我们有很多父母在离婚之后,夫妻双方就老死不相往来。然后,有监护权的这一方,千方百计地阻止没有监护权的那方来探视孩子。

为什么不能让他来探视呢?他来探视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所以,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教育的失败,一种认识的偏差。

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如何对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教育?

1、父母离婚,应该让孩子有参与意见的权利

父母离婚这么大的事情,应该是跟孩子说的。当然,我们说的方式要很讲究。比如说:“爸爸妈妈两个人之间有了问题,需要解决,可能要分开。但是这个不是你的责任,我们都非常爱你。”

也就是说,孩子是有权利知道的,但是我们要用一种非常适合孩子理解的方式,一种让孩子感到很有安全感的方式:“爸爸还是你的爸爸,妈妈还是你的妈妈,只是我们两个人之间出现了问题,可能要分开。”

2、离婚是成年人的选择,但要对孩子负责任

任何一对父母离婚,都是一生当中最刻骨铭心的伤痛,这个时候,怎么样对孩子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特别推荐一个获奥斯卡奖的老电影《克莱默夫妇》:

就是有一对夫妻要离婚,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想要得到孩子。于是这个父亲的律师就说:“我给你出一个招儿,你要让你的儿子在法庭上去证明妈妈不爱他,妈妈离家出走了,妈妈不好。那你就能得到孩子。”但是这个父亲非常了不起,这个父亲说:“我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在法庭上去指责他的妈妈呢?绝对不可选择!”后来他就没有得到孩子。

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应该坚守的一个原则,就是说离婚是我们成年人的选择,但是我们要对孩子负责任。

3、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他

为什么有些父母离婚之后,会禁止对方来探视他的孩子?其实是因为,这个父母亲可能没有把这个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没有去想这个孩子他也是有思想、有感受、有情感需要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离婚这件事情,而是站在了成年人的角度,把孩子当成了一个工具,然后去打败那个已经离婚的伴侣。

所以,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他,去真的进到他的心灵深处跟他在一起;而不是站在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居高临下地看他。

4、父母要做自己,给孩子树立榜样

即便是离婚了,我们也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爱自己的人。但是,我们好像经常忘记了去做好自己,而是一味地想要去为孩子补偿些什么,这样反而是本末倒置。

所以,怎么样让孩子去适应离婚后的生活呢?就是在保障孩子稳定生活的前提下,在给孩子足够的爱和陪伴的前提下,父母亲一定要做好自己。继续用心工作,继续关爱他人,保持健康的身体,保持健康的作息。然后我们继续去交朋友,尤其我们要继续相信爱情,这个对孩子非常重要。因为孩子会看到父母如何去活自己,这样他也就知道自己如何活自己了。

为了孩子,离还是不离?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离婚对孩子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是如果这个婚姻就到了一种非离不可的地步,那它又是一个像外科手术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有可能把这个伤害降到最低点。”

所以,当我们身边有人要离婚的时候,我认为我们应该支持他们的决定,而不是说,拿孩子去绑架他们。有的时候,是我们把孩子想得太脆弱了,其实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我们成年人要强多了。所以,即便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只要我们以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他们一样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是淘淘妈妈,一位90后宝妈,有着3年的全职育儿经验,多平台创作者,专注育儿知识分享。如果大家在育儿的道路上有什么困惑,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