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外交官想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何被一女子,用玫瑰花枝逼停

一战后,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反而遭到列强瓜分。外交官陆徵祥打算在和约上签字。当时有个女子在袖筒里藏了一枝玫瑰花,把花梗抵在陆徵祥的腰上,威胁他说,如果敢签字,就打死他。这事吓得陆徵祥最终不敢签字。

那么,这个不同寻常的女子是谁?她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民国外交官想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何被一女子,用玫瑰花枝逼停

(郑毓秀)

1891年,郑毓秀出生在广州一户官宦人家。

郑毓秀可不是一般的官宦人家,她祖父郑姚早年经商做木器生意,后来又到香港做房地产,是广州一带的商业大亨。她父亲郑文治通过科举考试,成为户部官员。在朝中尽管不算位高权重,但是毕竟是京官。因此,郑家在广州一带算得上是有影响力的人家。

郑毓秀是家里的幺女,她从小聪明伶俐,很招家人疼爱。

郑家是旧式家庭,女子缠足便成了重要的事情。郑毓秀长到五六岁,家人便要给她缠足。但是,不管家人如何劝说,郑毓秀就是死活不肯缠。拗不过她的家人忧心忡忡,毕竟“天足”是遭人耻笑的事情,可是对她又无计可施,只得作罢。

郑毓秀不光不肯缠足,她还非常叛逆,她13岁的时候,得知自己居然在年幼时,就被祖母许配给了两广总督的公子。这让她大为不满,瞒着家人写了封信给对方,要求解除婚约。

这可引发了轩然大波,毕竟当时包办婚姻才是主流。女子讲的是三从四德,就算是退婚,往往也由男子提出。那种被退婚的女子,往往会受人白眼,甚至再嫁都非常困难。

郑毓秀的举动让男方家勃然大怒,好歹男方家权势显赫,是极有脸面的人家,所以对方不依不饶。最后闹得郑家无可奈何,只得悄悄把郑毓秀送到天津读书才算了事。

在天津,郑毓秀读的是女子教会学校。受西方思想的影响,郑毓秀渴望成为更为独立的女性。1907年,她随姐姐一起到日本留学。

郑毓秀在日本的时候,接触了大量孙文领导的革命思想影响,并通过好友的推荐,加入了同盟会。

此时的清政府腐朽衰败,对内欺压百姓,对外奴颜婢膝。虽说父亲在朝中为官,但郑毓秀深刻地认识到,想要国家有希望,必须推翻清政府。所以不久后,她便回到国内,积极组织反清活动。

民国外交官想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何被一女子,用玫瑰花枝逼停

(同盟会成立)

不过,革命工作并不顺利。

虽然同盟会数次发动武装起义,但是都遭到了清政府的镇压。不光白白牺牲了不少革命同志的生命,还让康有为等保皇党在报纸上大肆嘲笑革命领袖们远居外洋,安享富贵,却让国内革命者送死等言论。

一时,一些革命者受其蛊惑,退缩不前,甚至退出了革命队伍。

为了重振革命士气,汪精卫决定刺杀摄政王载沣。

不过,当时清政府虽说江河日下,但北京火车站的盘查还是极为严格的。要想携带炸药进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郑毓秀得知汪精卫的难处后,想到父亲在京为官这层关系,便毫不犹豫表示,由她把炸药带进城中。

这个提议虽然好,但炸药毕竟是危险品,所以汪精卫犹豫不决。倒是郑毓秀将炸药绑在身上,并利用外国友人的帮助,轻松蒙混过关。

汪精卫的刺杀,由于缺乏经验,最终事泄被捕。

1912年1月,为了能顺利推翻清政府,郑毓秀决定暗杀身任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

不过,就在准备向袁世凯扔炸弹的前夕,她接到上级指示。上级告诉她,真正阻碍革命进程的并非袁世凯。

郑毓秀停止了暗杀计划,但是没想到有人告密,引来大批军警。不少参与暗杀活动的革命者被抓,郑毓秀机敏脱逃。此后,她迅速找外国友人保释,先后救出了7人。

不过,郑毓秀的身份也已被暴露,所以她遭到了袁世凯的追杀。

民国外交官想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何被一女子,用玫瑰花枝逼停

(袁世凯)

危险关头,郑毓秀只得避难法国。她在巴黎大学潜心攻读法学硕士学位,之后又继续拿下了博士学位。

郑毓秀在法国时期,不光成绩优异,还极擅长社交。为了让国外更多人认识到真正的中国,她经常面对数以千计的民众发表演讲。许多外国人,正是通过她才了解到中国的传统美德及璀璨文化等。

1920年,29岁的郑毓秀受南方军政府的邀请,回到国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郑毓秀都致力于女权运动。她极力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鼓励女子接受教育,甚至还帮助留洋的女学生筹措学费。

此外,郑毓秀还被军政府委任为外交调查名誉委员。这可是开了“女子参政”的先河,虽然已经是民国时期,但封建思想残余,还是让很多人认为“牝鸡司晨”于国不利,所以对郑毓秀参政一事,议论很多。

郑毓秀对此并不争辩,反而以她的工作成绩,证实了“女子有才才是德”的新观念。

民国外交官想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何被一女子,用玫瑰花枝逼停

(巴黎合会上的中国代表团)

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

会上,日本坚持要继承德国在山东一带的权益。当时中国国力衰弱,其它战胜国无视中国权益,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这让参会的外交官员陆徵祥、顾维钧等人非常犯难,一直拒绝签署和约。

然而在北洋政府的压力下,陆徵祥最后还是打算接受日本人的要求,打算在和约上签字。

当时,郑毓秀是代表成员之一。

郑毓秀极力反对,她把玫瑰枝藏于袖中,并用玫瑰枝顶在陆徵祥的腰际,威胁他说,敢签和约,就别想活命。

陆徵祥最终没敢在和约上签字。

民国外交官想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为何被一女子,用玫瑰花枝逼停

(郑毓秀和魏道明)

1926年,郑毓秀和新婚不久的丈夫魏道明在上海法租界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此后,郑毓秀受国民政府邀请,担任过上海审判厅厅长,党部委员等职务。

1942年,魏道明顶替胡适担任驻美大使。郑毓秀又以外交夫人的身份活跃在外交舞台上。她优雅的风度和能言善辩,在国际上赢得一片赞誉。

1947年,魏道明被委派到台湾担任台湾省主席。

郑毓秀随同前往。

不过仅过了一年,魏道明便辞去公职,与郑毓秀移居美国。

客居他乡的郑毓秀,从此既没能回大陆,也没能回台湾。心情郁闷的她,最终因癌症在美国病逝,卒年68岁。

(参考资料:《不寻常的玫瑰枝:郑毓秀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