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大咖雲集的北宋書壇,我們已經看過許多精彩人物的精彩故事。今天介紹的這位大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大名鼎鼎的一位,在中華書壇、文壇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遺憾的是,在世人乃至後世的眼中,他卻總活在自己哥哥的光環之下……說到這大家應該猜出來了,他就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弟弟,“三蘇”中的蘇轍。

蘇軾的名聲,那是大到無可復加的。這是種什麼程度?提及蘇洵,人們就說:蘇東坡的老爸嘛!提到蘇轍,人們又說:蘇東坡的老弟嘛!再往深裡說,可能很多人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了。同為“唐宋八大家”的蘇門父子,蘇洵和蘇轍卻沒有多少存在感。老爹蘇洵倒還好,至少還擔了個“培養出一代大文豪”的美名。蘇轍呢,自小生長在哥哥的光環之下,那體驗感,真是相當之複雜了。

但其實,蘇軾主角光環背後的兄弟蘇轍,真的很優秀。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蘇轍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首先,我們從才華方面說起。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知道蘇軾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科場學霸。一場進士,兩場制科,逆天的成績,奠定了蘇軾一生的才名,傾慕其才華者有如滔滔江水不絕而來。在這光芒背後的蘇轍,心情多少有些黯淡。

我們都知道,蘇轍和哥哥蘇軾是同榜進士。第一次進士中舉時,蘇軾二十二歲,蘇轍才十九歲,相當年輕了。只中個進士,對於博學多才的老蘇一家來說,當然遠遠不夠。所以進士考試以後,蘇軾蘇轍兄弟倆人很快又手牽手參加了一場技術含量更高的制科考試。怎麼理解這個制科考試的技術含量之高?試看前後三百多年兩宋歷史,進士中舉的考生多達四萬餘人。那麼制科中舉的呢?卻統共只得四十一人。千倍的差距,這個難度係數下,蘇家的兄弟倆還能雙雙中舉,其才華可見一斑。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科舉考試

當然,世人更愛津津樂道的,還是蘇軾的“戰績”——北宋開國以來唯一一個名列三等者。(三等為當時的實際最高等級)蘇軾自己也很得意,拍著胸脯表揚自己:我這膽兒老大了,有啥說啥,委曲求全,那是不可能的!

其實,相比較蘇軾,文章寫得更為犀利的是弟弟蘇轍。他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當朝皇帝宋仁宗,直斥其“沉湎於酒,荒耽於色,晚朝早罷,早寢晏起,大臣不得盡言,小臣不得極諫”,對於宮禁朝廷之事,皆是毫不避諱,議論激烈,甚至還連列了一串昏君來諷喻,其言辭之犀利,情緒之憤慨,簡直要躍出紙上來。

這篇策論一出,很快就刷爆了京城各類“頭條熱搜”,引起了軒然大波和廣泛爭議。

白紙黑字把皇帝諷刺成這個樣子的考生,還真是活久見。考官對於怎樣給這篇論文評級,也是意見不一。

最為推崇這篇策論的是司馬光,他的意見是:蘇轍這小夥子太好了,又有才華,又敢說話,朝廷需要這樣的人才。不如給他個三等,以示嘉許!

而另一位考官胡宿則持不一樣的態度:不行不行,連皇上都敢罵,這考中了還不得上天?我看就不能讓他中舉!

兩撥主考官的分歧如此嚴重,最後還是範鎮和蔡襄跳出來打圓場:“保守起見,給他個四等吧!”

就這樣,本該和哥哥蘇軾一同站在高峰的蘇轍,最終以四等的成績中選。不過,這已經非常難得了。就連蘇軾自己也說了:“子由之文實勝僕,而世俗不知,乃以為不如。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我弟的文章啊,比我還贊。只是人家低調,不說!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全民偶像”蘇軾

萬古風流蘇東坡。試想,如果蘇轍不是蘇軾的弟弟,抑或與他岔開年代出現,或者也會是引領時代風騷的焦點人物。可惜,他有一個光芒萬丈的哥哥。在哥哥的光環之下,他總如一個聚光燈後的陰影,靜默地存在著。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論才華,蘇轍與哥哥蘇軾相差不多。論性情,這二人卻如秋葉夏花,各有各的風華。

相比蘇軾,其實很多時候,倒是小蘇蘇轍的表現更像一位哥哥。比起過於直爽豁達的蘇東坡,進入官場後的蘇轍擁有了另外一種沉穩而靜默的氣質。當年蘇家兩兄弟一同參加科考後,宋仁宗曾喜笑顏開說:“從此朕得了兩位宰相之才!”但是後來,真正成為宰輔的,是弟弟蘇轍。而哥哥蘇軾,則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遠。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宋仁宗趙禎

兩人同在官場時,蘇轍總是苦口婆心地相勸哥哥蘇軾,話不要亂說,朋友不要亂交。官場是大染缸,沒有幾個清清白白的真朋友。

蘇軾表示不同意,拍拍胸脯發表自己的見解:“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轍:“……”

後來,“烏臺詩案”的爆發,老哥蘇軾鋃鐺入獄。蘇轍則像個大哥一樣,有條不紊地展開了營救蘇軾的行動。首先,在京當官的蘇轍派人八百里傳書到湖州報信,好讓哥哥蘇軾有所準備;其次,他連夜書寫奏章,請求罷免自身的官職,以贖兄長之罪:

“臣早失怙恃,惟兄軾一人,相須為命。……臣欲乞納在身官,以贖兄軾,非敢望末減其罪,但得免下獄死為幸。”

——《為兄軾下獄上書》

蘇軾入獄期間,長子蘇邁每日為其送飯。父子二人偷偷約定好,平日只送肉和菜,一旦蘇軾被判死罪,則送魚告知。結果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有天蘇邁有事不能送飯,便委託友人前去。友人不知情,送了尾魚給蘇軾改善伙食。蘇軾見了魚,悲從中來。想到昔日弟弟蘇轍對自己的叮囑,真是悔之不及。悲慟之餘,寫下兩首絕命詩託人送給蘇轍:

“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百年未滿先償債,十口無歸更累人。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後牛衣愧老妻。百歲神遊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蘇轍看了詩,勉強壓抑下內心的悲痛。他知道,這兩首詩在自己手裡價值不大,但是如果能夠上達皇帝手中,或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後來,經過一番努力,這兩首詩終於被送達宋神宗手中。看到詩中的手足情深之情,神宗感動得都要哭了:“一個這麼有情有義的人,朕怎麼能殺他呢?”就這樣,皇帝就坡下驢,在眾人的求情之下,釋放了蘇軾。

後來,蘇軾開始了自己一路貶謫流放的生活。而蘇轍,則一路為他打點生活,照顧家人,貼補生計。正是因為有了蘇轍這樣一位“知心弟弟”在背後默默的支持,才能成就蘇東坡一生的樂觀曠達、自在灑脫的傳奇。

蘇軾一生詩詞,寫給弟弟蘇轍的不計其數,最著名的應該就是那首《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兄弟二人情深不朽,由此可見。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一直以來,蘇轍打著“蘇軾弟弟”的標籤行走在青史之中。但其實,蘇轍真的有很多不容忽視的發光點。論詩詞文章,誠如蘇軾所說,蘇轍下筆宏大淡泊,而秀傑之氣終不可沒。此外,蘇轍和蘇軾一樣,都是蘇門蜀學的集大成者。蘇氏的蜀學與王安石的新學、二程的洛學相對立,是北宋中期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時代潮流的產物,是當時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派別。在書法上,蘇轍和哥哥蘇軾也是旗鼓相當。他的運筆結字和蘇軾十分神似,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試列蘇轍兩幅書作如下,透過其字,我們依舊能看到他與東坡相似的書法傳承脈絡。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蘇轍《致提刑國博執事》局部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蘇轍《致子璋秘丞尺牘》局部

萬物皆有光。光源背後,也有璀璨。惟願,我們在仰望傾慕東坡之時,也永遠不要忘記在他背後,永遠站著一個沉穩而不失溫暖的蘇轍。

中華書脈·秀傑之氣終不可沒:蘇轍

下期預告:

下一期文章將為您帶來

“ 中華書脈·科場學霸:宋庠”

本文已在本心書法APP中發佈,

各大應用市場搜索“本心書法”即可下載。

微信搜索“本心視界”關注訂閱號,獲更多書法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